胡發雲專文:台灣,我漂移的故鄉

2017-02-08 07:10

? 人氣

林語堂先生也是我非常喜愛的文人。(胡發雲提供)
林語堂先生也是我非常喜愛的文人。(胡發雲提供)

林語堂和錢穆的故居,包括後來遊覽過的齊東詩社,都是年久失修、人去樓空了,後來有關機構幾乎要推倒另做它用。時任臺北市文化局長的龍應台女士極盡努力,終於將它們保護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錢穆先生故居。(胡發雲提供)
錢穆先生故居。(胡發雲提供)
  這座掩映在綠蔭深處的小樓房,是蔣介石最後的棲身之處。(胡發雲提供)
這座掩映在綠蔭深處的小樓房,是蔣介石最後的棲身之處。(胡發雲提供)

說說兩個墓園的故事

 一個是「六張犁」公墓。

日本學者橫地剛在《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臺北市的東南偏東方向有一個叫做六張犁的丘陵。在這裏可以眺望到臺北市的街容。這裏長眠著201名20世紀50年代白色恐怖的犧牲者。大多數墓碑都已被土掩埋,上面長著竹叢。據說已經有將近四十年的歲月沒有人走近這裏了。」

六張犁公墓。(胡發雲提供)
六張犁公墓。(胡發雲提供)
六張犁公墓。(胡發雲提供)
六張犁公墓。(胡發雲提供)

墓園門口,豎著一塊水泥碑,上面寫著「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穿過公墓牌坊,右側有一塊很大的黑色大理石照壁,頂上橫書「人民忠魂」4個金色大字,兩邊分別鐫有「民主統一走向富強壯志未酬」、「愛國愛鄉改造社會死而後已」,中間刻著一朵碩大的向日葵花。照壁的左側旁邊是臺北市政府2002年立的一塊漢白玉碑,碑文是:

「1950年代在臺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在這個史稱『白色恐怖時期』的五年間,遷臺不久的國民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共產黨員及其同情者進行全面檢肅。在當時國際冷戰與國共內戰的大環境下,人性受到扭曲,程序正義不受重視,以致社會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特別是不少理想色彩濃厚的年輕知識份子,在『肅清匪諜』的行動中,未經正當審判程序或未有充分證據,即被處決,造成許多家庭暗夜飲泣,整個社會噤若寒蟬。往後近四十年間,臺灣經濟快速成長,教育全面普及,自由民主的思潮成為社會主流,這段埋冤九泉的歷史記憶逐漸破土而出。為了撫平受難者家屬傷痛及平反這段歷史,中央政府在民國八十七年制定了《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也成立了基金會推動相關工作。而臺北市政府乃配合將當初埋葬受難者遺骸的這塊墓區重建為紀念公園,自民國八十五年開始規劃並匯整受難者家屬意見後,八十八年編制預算,九十一年興建完成。我們希望透過對這些逝去靈魂的悼念,使家屬長達半個世紀的傷痛,得以紓解。我們更希望:在這塊我們深愛的土地上,人性不再扭曲,恐怖不再肆虐,自由得到尊重,人權永獲保障。」

帶領我們去的,是當年一位受難者家屬,她可以講出其中許多碑石下面的故事。其中也有共產黨人。曾有大陸的家屬,在她們的幫助下尋到了親人的骨殖並移回大陸安葬。(胡發雲提供)
帶領我們去的,是當年一位受難者家屬,她可以講出其中許多碑石下面的故事。其中也有共產黨人。曾有大陸的家屬,在她們的幫助下尋到了親人的骨殖並移回大陸安葬。(胡發雲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