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博觀點:慘敗後的國民黨應如何浴火重生

2020-01-19 06:50

? 人氣

20200115-國民黨青年支持者15日前往中常會外抗議。(盧逸峰攝)
國民黨在這次大選失去絕大多數的青年選票。圖為國民黨青年支持者前往中常會外抗議。(盧逸峰攝)

四、改變中常委的結構和產生方式,建構能切實反映民意並 能有效發揮決策功能的中常會

國民黨在蔣經國和李登輝領導的時代,中常委可說人人都是一時之選,也都是在黨政或工商文教界極具聲望的人士,中常會本身頗受各界重視,也能發揮應有的決策功能。但國民黨目前型式的中常會在馬英九擔任黨主席的時代早就有人形容它實為馬英九教授的講堂而已,因為只能聽馬主席在高談闊論,並未能有任何的決策作用。到了現在,中常會的成員多數都沒有深厚的民意基礎,更有不少在社會上知名度不高而影響力又小的萬年中常委,中常會除了可以讓中常委們高興地大發議論之外,已根本無法發揮真正反映民意的決策功能。之所以如此,問題出在中常委產生的方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依現行制度,中常委是由所有黨代表票選出來的,因此有人就說只要有心,只要肯全國到處去拜訪黨代表,只要逢年過節按時對黨代表送禮,只要懂得去搞甚麼換票聯盟,要當選中常委並不太難,這就產生了不少被外人認為條件聲望都非常不足而社會影響力又極小的所謂「萬年中常委」。此種產生方式,也使很多經過選舉洗禮、有社會知名度、有民意基礎的直轄市縣市首長、中央民意代表或地方民意機關的首長和具優秀專業條件又有社會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和從業人士,不願甚或不屑去參選。

中常會要真正成為黨的決策機構,一定要能接地氣、具真正的民意基礎,其組成分子要能反映國家社會的人口和職業結構,也要對國家大計、民生問題有深入的了解、體會和因應並可提出好的對策。因此,國民黨如真要改革,就要改造中常會,改變中常委的產生方式,確保前述那些經過國家選舉所產生的政府和民意機關首長,及立法委員可在中常委中占一定的比例,並切實杜絕目前那種透過勤跑送禮和換票聯盟以競選中常委的怪象歪風,使其可擁有確實接地氣、有見解、有影響力的成員,而真正能發揮為黨作決策的功能。

五、革新基層黨務建設完全可以接地氣在地方生根發展的組織體系

國民黨在這一次大選慘敗中,在不少被認為是藍軍的基本地盤、藍 軍的堅強堡壘的選區也嚐到了落敗的苦果。顯示基層黨務工作也出了問題,必須重新加以變革強化。今後的地方基層黨務工作,應該切實做到在地化,盡量用本地人去經營黨務,也應盡量擺脫傳統那種依賴派系、依賴家族的經營模式,用務實而與時俱進並與廣大群眾可以相連結的方法去發展組織,同時也應在推動黨務基層工作之時,重視網際網路發達和網軍及網路聲量已可左右選情的社會現實,在工作方法上做必要的因應與調整,才能為國民黨建立穩固的地方和民意基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