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醒醒吧國民黨!92不是共識,和解另謀它途

2020-01-18 06:50

? 人氣

面對2020選舉大敗,92共識受到質疑,國民黨應重新省思兩岸政策。(資料照,簡必丞攝)

面對2020選舉大敗,92共識受到質疑,國民黨應重新省思兩岸政策。(資料照,簡必丞攝)

選舉已過民進黨大勝,如果小英想自詡政績卓著勝選,那就太無知或者太鴕鳥心態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6席,得票率 40.70%)不到民進黨一半席位(13席,得票率 47.55%),到了「2018年九合一選舉」主客異位,國民黨(15席,得票率 48.79%)地方執政,超過民進黨(6席,得票率 39.16%)。高雄市號稱派西瓜出來都會當選,還被韓國瑜以10%15萬票的差距,大勝勝券在握的陳其邁。

民進黨已成為既得權益階層,注意力集中在派官、分贓,籠絡人民只有一招就是“撒錢”,不重視地方建設及規劃,更改統計方法,發佈不實或者誘導性統計資料。

事隔一年,多處地方已經交出政權,中央政績不可能翻轉。蔡英文以57.13%的得票率,大勝韓國瑜的38.61%得票率,大贏265萬票,關鍵因素非常清楚:“國家未來不能交給高舉92共識的國民黨” 。如果國民黨還想將來92共識還有翻盤機會,就太天真了。

20200111-民進黨黨部開票之夜,總統蔡英文成功連任。(簡必丞攝)
2020總統大選,民進黨蔡英文以817萬票大勝國民黨韓國瑜。關鍵因素就是「92共識」。(資料照,簡必丞攝)

92共識其實就是「一個中國」的共識,台灣方面對一個中國的認知,是基於1992年8月1日國統會通過的「一個中國」的涵義。陳水扁總統在2006年2月28日批示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宣佈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國家統一綱領也「終止適用」。馬英九上任之後並沒有恢復國統會,以後也不會有總統恢復國統會,92共識早已名存實亡了。

大勢底定,以後兩黨都不需要再在這個議題上爭論,92共識已死不會再復生了。

兩岸接觸

國共因政治立場,打了一場内戰,死亡人數超過1000萬,比抗日戰爭中、日死亡人數總和還多。1949年國共分居海峽兩岸,還想繼續殲滅對方。

1956年春中共對台發動了第一波和平攻勢,提出了「國共第三次合作」的呼籲。周恩來委派與國共都有淵源的章士釗,赴香港接觸主持《香港時報》國民黨文宣的許孝炎,希望蔣中共中央的一封信,轉交給蔣介石。其後,周恩來又委託張治中、傅作義寫信給蔣經國和陳誠,轉達中共中央關於和談的方針和政策。章士釗復於1962和1964年再度赴港溝通國共兩黨和談。1973年在毛澤東及周恩來主導下, 91歲高齡的章士釗於5月再度銜命乘專機啟程赴港協調兩岸和解,但因過勞及年事已高於6月病逝於香港,爲兩岸和而談鞠躬盡瘁。1975年及1976年蔣介石及毛澤東相繼離世,國共第一代領導人從國民黨撤退台灣之後再沒有見面,也無從和解。

1981年宋慶齡病逝於北京寓所,宋美齡強忍悲哀,未接受大陸邀請奔喪。兩岸骨肉分離,無法往來,與南北韓民衆相仿,因不同的政治立場形成人爲悲劇

1982年7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公開致電「經國吾弟」,要求基於雙方私誼,促成國共第三度合作。宋美齡在紐約發表復「承志世侄」公開信:「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明確拒絕國共合作。1983年,廖承志心臟病突發逝世,從此國共大老介入的國共接觸告終。

1987年蔣經國宣佈解嚴並宣布開放大陸探親,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臺灣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登記,兩岸人民開始恢復直接接觸。

兩岸調人李光耀

李光耀1976年首次訪問大陸,當時毛澤東疑似罹患柏金森症,雖獲接見但無法深入會談,只能跟華國鋒接觸。鄧小平接班之後,於1978年10月訪問新加坡,對新加坡贊賞有加,並認識到李光耀與台灣兩蔣間的特殊友誼。鄧小平委托李光耀轉達他的口信,希望能和繼任的蔣經國合作。從此李光耀穿梭兩岸,成爲雙方都能接受的兩岸調人。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成為兩岸的溝通窗口。(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1988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1989年3月出訪新加坡,當時新加坡媒體為避免中共的反應,以「來自台灣的李總統」稱呼,而非「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留下這句「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名言。促成李登輝開始執行務實外交政策。從此台灣當局在國際交流及組織國家名稱上,不受限於意識型態,採取彈性立場,重視實際交流內容。改變兩蔣時代漢賊不兩立態度。

兩岸密使

根據陳三井所寫「迢迢密使路:穿梭兩岸密使群像」一書,李登輝時代兩岸繼續透過密使經由香港、美國、及其它地區進行和談溝通。台灣密使有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蘇志誠尹衍樑文建會主委鄭淑敏,大陸方面則有代表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的中央台辦主任楊斯德汪道涵江澤民

兩岸1990年12月31日至1991年元旦第一次在南懷瑾香港寓所密談。1992年8月大陸密使許鳴真以探親名義來台訪問,面見李登輝密談數小時。雙方各持己見許空手而歸。此後兩岸密使會晤達27次,直到1995年新黨立委郁慕明立法院的質詢密使而曝光才告終止

兩岸交流正式浮出臺面

為因應兩岸民間交流衍生出的海上犯罪、偷渡走私、文書查(驗)證、財產繼承、婚姻關係、經貿糾紛等諸多問題,1991年兩岸成立海基會海協會作爲兩岸民間準官方溝通組織,接受陸委會中臺辦的管理及委辦業務。

1992年海協會致函邀請辜振甫訪問大陸,海基會回覆同意。1992年11月兩會在香港舉行預備會議,將會談定位為民間性、事務性、經濟性與功能性,商討「文書驗證」及「掛號函件」…等交流實務。關於中國統一議題,海基會首先推出「書面協議」方案:“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大陸方面表示無法接受,要以「一個中國」為原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也不為台灣當局接受。

海基會隨後推出第二方案,按照1992年8月1日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一個中國」的涵義:“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台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則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也被大陸拒絕。

雙方先後交換13個版本的表述方案,都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或簽署任何正式文件。

香港商談結束後,海基會與海協會就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進行了一系列函電往來。海協會提出口頭表述方案:「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海基會對海協會的復函表示歡迎,強調將根據「國家統一綱領」及國統會「一個中國」的涵義表述。但未答覆是否接受,也未留下正式簽署公文。

92年大陸及台灣各自都提出自己「一個中國」的版本,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在「一個中國」的表述上都包含對方的領土。

1993年4月在李光耀的協助下海基會及海協會在新加坡舉行了第一次辜汪會談。雙方簽署兩岸公證書查證協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及辜汪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事務性協議。

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兩岸經官方授權達成協議,象徵兩岸關係解凍,引起國際社會關注、華人世界歡迎。

92共識意涵

92年兩岸都同意「一個中國」,大陸有大陸説法,台灣採用的是國統會所定義的「一個中國」。國統會的法源依據是《國家統一委員會設置要點》,隸屬中華民國總統府的任務編組單位,於1990年10月7日由李登輝總統宣佈成立。

2000年陳水扁總統上任之後不再召開過國統會議,把國統會預算刪減到象徵性的新台幣1000元,2006年2月27日陳水扁主持國家安全會議以主席身分裁示作成決議: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cease to function),不再編列預算,原負責業務人員歸建;國家統一綱領也「終止適用」(cease to apply),次日陳水扁總統批示同意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

20200103-前總統陳水扁出席一邊一國行動黨「台灣國家與台灣總統命運」影片發佈會。(蔡親傑攝)
前總統陳水扁上任後不再召開國統會議,2006年國家統一委員會更終止運作,「國家統一綱領」也終止適用。(資料照,蔡親傑攝)

92共識裏國統綱領所定義的「一個中國」,已經在陳水扁執政時終止,除非台灣再恢復或重新定義「一個中國」,否則目前只唯一存在大陸定義的「一個中國」。

兩岸正式對立

1995年初,李登輝總統對外釋出想至美國康乃爾大學訪問的訊息,駐美代表魯肇忠與黨產出資雇用的卡西迪公關公司,共同對美國朝野及國會進行游說,終於贏得柯林頓總統批准,讓李登輝以私人身份到訪美國母校。1995年6月李登輝得以成行,成為臺灣第一位訪問美國的在任國家元首。

中共為報復李登輝以現任總統訪美, 從1995年7月21日到1996年3月23日中共在台灣海峽進行飛彈發射及軍事演習

1996年李登輝繼任總統,提出戒急用忍政策,不准臺商從事「高科技、五千萬美金以上、基礎建設」的投資。對正在規劃的海滄計畫的臺塑集團下達通牒,若繼續投資政府將停止台塑股票交易、下令相關銀行凍結台塑集團資金、與限制台塑集團高層主管出境。王永慶被逼停止海滄計畫,成爲他的終身遺憾。

當時筆者在台灣工作,熟悉政府經濟規劃程序,從未聽過任何評估或主張戒急用忍的説法。戒急用忍不單字面難以瞭解,執行内容也空無一物,李登輝一人提出戒急用忍,就立刻成爲國家政策,為兩岸對立開了先河。

李登輝為一己之私,不滿中共打壓自己,禁止臺商在大陸進行大規模投資,停止密使會談,改變過去接觸、對談的做法,採取對立態度。

2006年陳水扁總統未經討論,決定終止國家統一委員會運作,把過去團體決議的共識及法源,用一個行政就把它們廢除。

與大陸關係運作方式及目標可以改變,但是需要經過詳細分析及討論。憑一己意氣,改變兩岸對策,冒失也沒有效果。

反觀蔣經國總統謹言慎行,發表重要談話時都會邀集行政院長、國民黨黨主席密商。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發表重要談話,如大陸政策,更會廣邀學者、外交專家,字斟句酌,也會會報總統府。孫運璿行政院長六年任期少說多做,施政得以延續,國家可以正常運行。

2014年一群青年占領立法院展開太陽花學運反對服貿立法。這群人不明白服貿實質内容,也非學有專精的知識分子,被當時在野的民進黨鼓動,以暴力破壞民主制度,加深兩岸對立。

20140319-JW104-反服貿學生2-立院主席台-(吳逸驊攝)318太陽花學運
2014年因反對兩案服貿立法,學生佔領立法院,展開太陽花運動,加深兩岸對立。(吳逸驊攝)

和解另謀它途徑

民進黨執政如果認爲不承認92共識還能維持現狀,就太天真了。一廂情願維持現狀,還要問問大陸是否答應。一旦大陸決定以武力解決,必須為把前途托付給你的人民負責,不要陷台灣同胞於萬劫不復。

蔡英文總統當選之後,接受BBC專訪中明確表示希望與對岸重回對話,希望大陸方面做好面對現實的準備,台灣方面也要做好準備、發展自衛能力,並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大陸雖然可能採用武統,但她認為台灣有相當不錯的國防能力,大陸侵略台灣將要付出非常龐大的代價。

實力是一切談判的籌碼,國防力量更是談判堅實的後盾。李登輝時代開始大幅裁減國防預算,民進黨又一貫把軍隊及軍眷視爲國民黨鐵票來源,能打壓就打壓。讓軍人倍感被視爲米蟲,不知為誰及爲何備戰。民進黨過去不僅沒有培養軍事方面的人才,面對造艦弊案也不認真解決,只會推説是前朝弊端。推諉塞責是民進黨一貫的伎倆,前朝有弊端 就讓他們下臺,選你不能做事,只會推脫一事無成,下回就該你下臺。

大陸方面作戰準備按部就班,發展長程飛彈、轟炸機及航母預備遠程機動打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立之後,不怕美國關掉GPS,可以獨立監控戰情,導引飛彈做精準破壞。民間的大疆創新無人駕駛飛機無論作爲消費產品或控制產品都居世界牛耳,軍事無人機也積極研發可以做軍事監視、突擊之用。

台灣在國防科技領域要積極吸引優秀人才,提高國人警覺、憂患意識。蔣經國時代成立的中山科學院,從基礎上建立國防人才,如今台灣防空飛彈密度全世界第二,他的遠見及軍事科技人員的奉獻功不可沒。

美國航空公司優先讓軍人搭機、劃位,全體國民對軍人的尊敬及各方面的禮遇,讓軍人充滿驕傲及榮譽感。美國人對海豹部隊綠扁帽部隊三角洲部隊的成員敬佩有加,台灣的蛙人、特戰、空降部隊的成員應該得到同等的禮遇。台灣應該提升對軍人犧牲、奉獻的崇敬,吸引更多優秀的人願意加入軍隊接受精銳突擊訓練。以色列軍方非常注意培育優秀軍事人才,主動在青年之中選拔優秀人才,讓他們接受有系統的軍事、醫藥、生物、科技培訓,到博士學位的學習過程都由國防部出資。

如果執政者不能確保台灣人民的基本安全,無論提出什麽主張都是斷送台灣前途的罪魁禍首。

用腳投票才是王道

國民黨從李登輝開始就不培養人才、重用人才。這次好不容易黨外人士張善政也投身選戰,當像他這樣對民進黨失望。再對國民黨失望、灰心囘美國定居不玩政治之後,國民黨就可以徹底宣告破產解散。

20200106-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張善政出席國民黨後援總會動員會議。(蔡親傑攝)
時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邀請黨外人士張善政(見圖)一同參選。(資料照,蔡親傑攝)

民進黨雖然再度執政,但是許多臺面上的人物,無論品德及能力都無法令人尊敬。有位媒體工作者說民進黨不怕罵,我還要加上民進黨也不怕鬧笑話。像謝志偉、郭時南柯建銘劉世芳…者流屹立不搖,不是沒有人才,就是内部權、利分贓

哪一個黨能吸引優秀人才,哪一個黨將來才有希望。

至於私心嚮往92共識的人也不需要擔心,想去大陸做生意、探親的管道依然暢通,大陸還是會持續向臺胞統戰,歡迎回歸“祖國”,給予國民待遇。如果真想留在大陸,祖國一定會替你想出辦法,不需要經過移民程序。不想留在大陸,兩岸直通十分方便,比從台灣西岸到東岸還方便,你想兩岸都住,毫無困難。腿長在你身上,用腿投票簡單。

*作者為旅美管理學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