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所代表的深厚時間感,教人無法自拔:《埃及的革命考古學》選摘(3)

2020-01-23 05:20

? 人氣

一天下午在販賣亭附近,他向我走來。「你會講中文,對吧?」他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回答說會,只是我實在不曉得他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我有東西想找你幫忙看看。」他說。

「是什麼東西?」

「不要現在講,」他講話變得小聲。「最好在晚上講。跟藥有關係。」

我告訴他,晚上八點有空。

***

我就像其他人一樣,對「阿拉伯之春」的爆發大為驚訝,這真的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來埃及之前,我在中國生活超過十年,也在中國認識我太太萊絲莉(Leslie)(何偉的夫大為台裔美籍作者,中文名為張彤禾)。萊絲莉也是新聞工作者,我們的出身背景很不一樣:她生於紐約,是華人移民的女兒,而我則出生於密蘇里中部;但某種類似的不安於室,驅使我們離開美國,先是歐洲,而後亞洲。直到二○○七年一起離開中國為止,我們成年後的生活幾乎全是在海外渡過的。

當時我們做了計劃,打算搬到科羅拉多州西南的鄉下,從都市生活中暫歇,還想生個孩子,之後再到中東生活。我們對於去個完全陌生地方的點子都很喜歡,也都想再學一種豐富的語言。我很期待造訪中東的考古遺址,因為在中國時,古蹟所代表的深厚時間感總教我無法自拔。

一切的計劃都還不具體,像是生小孩,以及到底要去哪個國家。我們也許去埃及,也許去敘利亞;也許生男孩,也許生女孩。好像沒什麼差別?但當我提到要搬去埃及時,紐約的編輯警告我說,去過中國之後,埃及看起來可能就太平淡了。「開羅簡直就是一灘死水。」他說。但我就喜歡那種印象。我期待以放鬆的步伐,到一個無事發生的國家學習阿拉伯語。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作者何偉及書封。(八旗文化)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作者何偉及立體書封。(八旗文化)

*作者何偉(Peter Hessler),自2000年至2007年間曾擔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同時也是《國際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的長期撰稿人。2011年至2016年擔任駐開羅記者,為《紐約客》撰寫中東報導。著作《消失中的江城》曾獲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入選200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這兩本書與《尋路中國》共同構成了何偉的「中國三部曲」。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埃及的革命考古學》(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