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考》賈葭:勇敢一點,你京滬深的房子該賣了

2017-01-31 06:50

? 人氣

文昌胡同位於北京金融街南部邊緣,著名的二小即位於此。曾經34萬一平米的天價紀錄,早已泯然於過去,取而代之的是40萬一平米。(西洋參考)

文昌胡同位於北京金融街南部邊緣,著名的二小即位於此。曾經34萬一平米的天價紀錄,早已泯然於過去,取而代之的是40萬一平米。(西洋參考)

因勇敢,得幸福。

今天來說說房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京的房子又漲了,看了看各區價格,深感北京儼然已是宇宙中心。十年前的三五千塊的樓盤,現在都是八九萬。這些年,要不是房價漲了,真懷疑呆在北京完全就是賠本買賣。

有時候會覺得,你在一個陌生城市打拼多年的一切努力,最終衡量其價值的尺規,居然不是你個人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創造了什麼價值,而只不過是有幸趕上了房價翻番的快車。從這個角度說,你在這個城市,與那些炒房客有什麼區別?

你的名牌大學學歷,曾經鶴立雞群、揮斥方遒的優越感,在房子面前都是一種優雅而華麗的偽裝。我們都曾經半夜躺在被窩裡,用手機計算器上的房價來安慰自己的破碎的夢想。回首大學剛畢業北漂時的那些豪言壯語,過去這十幾年,就是一場刺激而難受的過山車。

該到終點了。

假如過去的一切是為了房子,那麼,你的房子,就是你未來的一切。京滬深的中產階級們,時間不多了。

暫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裡

我一個好朋友,下手早,2006年買了北京東二環的房子,那時候8000塊出頭,我們都說買貴了。他有著福建人天生的商業敏感,說地段不可複製。

他除了缺一個北京戶口,一切都很完美。在與居委會和派出所打過幾次交道之後,他非常鬱悶地說,我無法理解暫住證這個東西。我掏錢買了房,房產證是我的名字,但是我在法律上是「暫住」在這個房子裡的。

這是不是很荒謬?

好幾年後,孩子上學,他又沒辦法讓孩子在附近學校上學。因為沒有「北京工作居住證」這個東西。原因很簡單,我們當時工作的媒體,其本部在深圳,北京只是辦事處,嚴格意義上說,他是工作在深圳的。

我們深更半夜在三裡屯把彼此灌得爛醉如泥。這個城市的燈紅酒綠似乎跟我們都沒有關係。

夜晚的三里屯。
夜晚的三里屯。

我們整天在雜誌上憂國憂民,以為自己妙手著文章鐵肩擔道義,自詡是這個國家的文化精英,可事臨到頭,連孩子上學的事情都無法解決。我也不缺錢,我也沒少做貢獻,我遵紀守法,為什麼我的孩子要遭受這樣的結果?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嗎?

我說這就是天問了。

一個社會因為制度設計的原因,會給個體發展製造一個看不見的天花板。你會被限縮在這個天花板之下,在有限的空間裡拼命折騰。你會像一隻沒頭蒼蠅,在這個玻璃天花板上使勁的撞,直到撞到頭破血流,才相信那個天花板真的存在。然後你的孩子繼續去撞這個天花板。

北漂,北京夢,要儘早看到這個天花板。你以為你的努力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儘管你並不貪心),然而,這是錯的。南柯一夢,遲早要醒。

這位朋友去年賣了房,辦了澳大利亞移民。

時機有多重要

賣房的時候,他太太說還能漲,要等等。問我的意見,我說,錢多少,本身只是一個數字。重要的是,這筆錢能給你帶來什麼價值。千萬的房子,你賣了創業是一種價值,養活幾十個員工,做一個好的互聯網產品,造福億萬線民,這個概率大概是2%,看你願意不願意了。

深圳軟體產業基地,既有互聯網巨頭進駐,也吸納了大量創業公司。
深圳軟體產業基地,既有互聯網巨頭進駐,也吸納了大量創業公司。

房子賣了移民,舉家換一個環境,孩子上學也解決了,剩下的錢搞點資產型投資,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不至於坐吃山空,做一個無聊但幸福的外國標準中產,也是一種選擇,也是看你願意不願意。

假如1000萬的房子,一年後能賣1200萬,這200萬就是你為等待一年所獲得的收益與獎勵。但同時,你的移民計畫就要因此延宕一年,孩子學習語言,習慣新的環境,也會晚一年。這就是時間成本,是你的付出。

2016年上海各區新房成交資料,來自樂居網。
2016年上海各區新房成交資料,來自樂居網。

那你是要200萬呢還是晚一年?這就取決於你對時間價值的判斷。我又問她,假如你早去澳洲一年,用這一年做好相關準備,抓住了什麼澳洲的發財機會,日後可以賺更多錢,那麼等這200萬的收益是不是必要?

對時間價值的判斷水準,大體能反映一個人的階層差別。農民工兄弟願意花一整天在車站排隊買票,你給協力廠商加三十塊就瞬間拿到了。你肯定不會為省三十塊去排一天隊,因為你認為你的時間值錢。

車站排隊買票的人。
車站排隊買票的人。

時間是單向的,所謂寸金難買寸光陰就是這個意思。一個人對價值的判斷,歸根結底取決於對時間的判斷。拿錢買時間,大概是這個世上最划算的買賣。比如前一陣要漲價的EB-5項目,如果在2016年辦了,那就是省80萬美金。你晚一年,雖然人民幣收益多了200萬,但是你要在2017年多付出80萬美金。

所以光有對價值的判斷還不行,還有對時機的判斷。有人在1949年的夏天入黨,可是入了國民黨。假如他繼續生活在中國大陸,入黨這個時機就不是很對。有人在2塊錢的時候賣掉了所有的騰訊股票(這個人我還真聊過),時機也不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實在太難了。

不過說難也不難。任志強老師提到北京的房子,十幾年來就一句話:「隨時買。」要說移民這個事情,我也是一句話:「越早越好。」兩句話加起來看,假如你在北京、上海、深圳有兩套房,隨便賣掉其中一套,移民這事兒根本就不難辦。只有一套房的,那就看決心了。

中國人的投資方式本來就少,囤房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收益最高的一種。這種收益,現在到了「鋼要使在刀刃上」的時候了。你在北京十多年打拼下來,假如你最多的資產就是房子,那麼一定是要用房子換一個美好的下輩子。

是輪到中產階級考慮下輩子的時候了。

克服不確定感

我很多年前在一篇文章裡說過,一個典型的中國夢是,鄉下人到縣城混,縣城人到省城混,省城人到北上廣混。北上廣的人呢,說來說去,還是得到外國混。

這就是階層的流動與成長,一個家族,一代要比一代好,恐怕是大家都認可的狀態。每個家長都會希望孩子比自己過得更好。你從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了北上廣深,已經超越父輩,是時候考慮把孩子放在一個更好的起點了。

高考場外等待的家長。
高考場外等待的家長。

在兩次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後的黃金十年中,獲益最大的群體是六零後和七零後,現在這兩代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掌握著資產與資源。他們的下一代,九零後,如今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與上一代人不同的是,城市的九零後不需要房子,父母早就有好幾套房子等著。

不論如何,得承認北京的房子短期並不會降價,甚至,連“增長放緩”這樣的描述也不要相信。未來除了北上廣深這些特大中心城市外,別的城市對房子的總體需求是下降的。一方面中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人們的房子亟待消化;另外,一胎政策使得人口在二十年內不可能有增長(比如上海生育率不到1.0),那麼可預見的趨勢就是,房價不可能一直上漲。

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浪花,可是如果能看清楚整體的、長程的趨勢,那麼安身自保是不成問題的。要把自己放在一個長程的歷史時段裡去看,到底未來與自己的關係是什麼?在迅速的變革中,到底自己能不能一直像過去那樣順利呢?

其實,能抓到機會的人總是少數。我跟很多移居海外的朋友們聊天,他們出去除了因為孩子教育、生活品質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要克服對未來不確定感的恐懼。這個我以為是中產階級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前幾天,甲骨文北京裁員,希捷也在蘇州退出;去年飛利浦照明關閉了深圳工廠。種種跡象顯示,有大量外資在撤出。自入世以來,中國是貿易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國,黃金十年中,相當數量的外企和大型民企中,誕生了一大批中產階級,托全球化之福而富裕起來。

年關門將屆之際,全球最大硬碟製造商之一的希捷集團旗下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卻突然宣佈關閉了。
年關門將屆之際,全球最大硬碟製造商之一的希捷集團旗下希捷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卻突然宣佈關閉了。

請想一想,這樣的狀態是一直可持續的嗎?

黃金十年中,有一個巨大的隱憂:中產階級養成了一種思維假像,認為高增長和高速發展是必然的,薪資和收入會逐年增長,房價也會不斷上漲,高消耗的生活也會一直持續。於是就有人敢買月供三四萬的房子,做十幾倍於年薪的房貸。

如果我們遇到了蕭條期呢?失業了呢?我常常覺得中國的中產階級的危機感不夠。一是大部分人對未來的判斷過於樂觀,認為還會有黃金年代,二是對自己生存的狀態過於樂觀,為營造了一個楚門的世界。

蘭州取消限購,現數千人排隊搶購新樓開盤。
蘭州取消限購,現數千人排隊搶購新樓開盤。

霧霾來了,買五六個空氣淨化器,戴最貴的口罩。三鹿出事了,為孩子買進口奶粉。食品安全堪憂,只去進口超市。學區房買不到,送去國際學校。滿以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綜合系統,沒有人可以置身世外。

最近兩個月的新聞,不管是什麼足浴店人命案,還是外匯政策,足以讓我們深入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用錢買到一個安心的下半輩子?那種強烈的不確定感和焦慮感怎麼化解?

最近半年,我讀了很多關於移民的書籍,都是國際上的知名學者寫的。我發現,移民的人群,才是最有創造力和勇氣的一群人,真正有判斷、識時務、懂趨勢的。比如印度的理工科人才,在互聯網經濟崛起前,移民到加州,見證了矽谷的成長。二戰後的百萬英國人,遠涉重洋在澳洲奠定了這個發達國家的基礎。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勇敢。他們對過去的生活與環境不滿意,於是就換一個環境,這期間克服了很多常人很難面對的障礙,但也因此換來了更好的生活。他們值得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也配得起他們曾經的努力與勇氣。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首發於冰川思想庫(bingchuansxk)/外邦科技。更多好文請掃描《西洋參考》二維條碼。

更多好文請刷《西洋參考》微信公眾號二維條碼。
更多好文請刷《西洋參考》微信公眾號二維條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