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年,世界天翻地覆:《謝謝你遲到了》選摘(3)

2017-01-27 05:20

? 人氣

麥克費又說,廣義來看,勞力和機器是互補的。布林優夫 森則論道,到了第二次機器時代:「很多認知任務和控制系統 都自動化了—要用動力來做什麼,是由控制系統決定的。今 天,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人工智能機器所做的決定已經優於人 腦。」人類與由軟體驅動的機器,不再是互補關係,人腦愈來 愈有可能被機器取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機器何以變得如此神通廣大?兩位作者論道,根據摩爾定 律,電腦的運算能力呈現指數型成長。摩爾定律是英特爾共同 創辦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在 1965 年的預測;他認為,微晶片的速度與效能,也就是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大約每年會 倍增,後來他修正為每兩年倍增,但每一代需要花費的成本只 會增加一點點。其後五十年間,摩爾定律的發展大致上依循這 個模式。

為了說明這種指數型成長,布林優夫森和麥克費說了一個 故事。有一個有名的國王,很欣賞發明西洋棋的人,決定要獎 賞他。國王對他說,你要什麼都可以,於是那個人便說,他只 要有足夠的米,可以養家活口就好了。國王說:「沒問題,我 答應。你要多少?」那個人只要求國王在棋盤的第一格放一粒米,隔天在下一格放兩粒米,接著放四粒米,以此類推,每格都是前一格的兩倍即可;國王欣然同意。布林優夫森和麥克費 說,但國王不知道的是,到了第六十三格時,這樣的倍數成長 已是一個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一百萬的三次方再乘以十 八,等於一千八百萬兆。這就是指數型變化的威力,如果某個數值每年都倍增,五十年後,你將會看到變得極其龐大、讓你 目瞪口呆的變化。

兩位作者論道,摩爾定律才剛進入「棋局的後半盤」,倍增效應又大又快,前所未見的力量和能力即將在我們的眼前展現。無人自動駕駛車輛已經上路,會思考的電腦已在西洋棋賽和全美益智問答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擊敗人腦, 甚至在圍棋人機世紀之戰中勝出—圍棋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是全世界公認複雜度更甚西洋棋許多的棋盤遊戲。麥克費 說,會有這樣的發展,是因為「改變速率和其加速度同時變 快,但我們還沒有看到真正的發展樣貌!」

所以,我對世界這部機器今日如何運作的看法,一方面是 站在布林優夫森和麥克費的肩上,以他們的洞見為基礎,透視 摩爾定律持續加速對科技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我認為世界這 部機器今日的運作要複雜得多。這是因為進入棋局的後半盤, 我們要面對的,不只是純粹的科技變化,還有兩股巨大的力 量,即市場(Market)與大自然(Mother Nature)的加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