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者:川普上台「美中關係必有動盪」

2017-01-19 10:00

? 人氣

學者認為川普與蔡英文通話挑戰了中國核心利益。(圖/美國之音)

學者認為川普與蔡英文通話挑戰了中國核心利益。(圖/美國之音)

一些學者認為,美國準總統川普去年12月破例與臺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最近暗示不必受“一個中國”政策束縛,這些挑戰中國底線的做法顯然已經拉緊了北京的神經,他的不可預測性註定將讓新一年的美中關係充滿動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者:美中關係前景悲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達巍1月17日在一次視訊會議上表示,川普(Donald Trump)當選後「大尺度」突破底線的做法讓北京方面對他的擔憂有增無減。

達巍說:「當選總統川普已經浪費了北京很多人對他的良好期待。主流看法認為,中國預計今年對美中兩國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動盪、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希望這一困難不至於讓兩國走入攤牌的境地。」

達巍表示:「希望經過一年的動盪時期後,美國方面能逐漸回到長期以來兩黨都堅持的對華策略,然後讓雙邊關係回到正常,可能是明年的某個時候,也可能要兩年後。」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跨國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崔大偉(David Zweig)也認為,基於川普固執己見的個性和美國的政治商業環境,有理由對短期的美中關係感到悲觀。

崔大偉說:「我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個人他不讓步,不道歉。值得記住的一點是,川普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新的貿易委員會裡幾乎人人都不喜歡中國。以前美國總統幾乎都有的一個共同點是:他們在上任的頭六個月會出面攻擊中國,但之後會在商業團體和身邊的外交幕僚影響下退讓一步。川普身邊沒有這些能讓他冷靜下來的溫和派,現在的美國商界也不是很親中,所以他們不會推動川普去改善美中關係。」

北京學者: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很危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達巍說,自從尼克森總統1972年訪華以來,美國的主流對華政策已逐漸演變成以接觸為核心、在合作的同時處理分歧的長期架構。達巍認為,中國雖然對這個架構不完全滿意,但可以接受。他說,川普挑戰所謂中國「核心利益」議題,以此作為工具,是對這個架構的挑戰。

他說:「最近的事態發展讓我擔心的原因是,川普似乎是在試圖挑戰這個架構。美國和中國作為世界上兩個主要大國、兩個核大國和世界數一數二的經濟體,這個軌跡的發展方向是很危險的。」

達巍警告說,川普如果進一步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這將是一條不歸路。

他說:「臺灣問題是川普能發出的最消極的信號,在臺灣問題上進一步的言論和行動會被北京視為挑釁。他已經說了一些,也做了一些,但他還是候任總統,可以說還是一名普通公民——可1月20日以後,你就不是普通公民了,中方就會把你要說的話和要做的事看待得非常嚴肅。除了臺灣問題外,如果川普把南海和西藏等問題同樣當作對付中國的工具,從中國的角度看來,這是很負面的。」

美軍介入南中國海?學者:雷聲大雨點小

美國下屆政府國務卿提名人提勒森(Rex Tillerson)1月12日在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上的聽證會上表示,美國應該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造島行動和部署武器的做法表現出強硬姿態。提勒森甚至威脅,美國可以阻止中國靠近這些爭議海域的島嶼。

美國國防部長提名人選、退休上將馬蒂斯同一天表示,美軍目前沒有足夠軍力應對重大安全挑戰,川普主張的擴軍方案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達巍認為,不需要太擔心美國加強軍力。他說:「這裡有三個理由:第一是金錢,我不知道川普能從哪裡得到加強軍隊的錢;第二是時間,我不知道他是否有足夠時間真能壯大軍隊,要擴充海軍我想至少需要五年、甚至十年的時間,所以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最後一點,中國不從對稱的角度來看待與美國的軍事力量對比。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尋求、今後也將繼續尋求與美國軍力的非對稱平衡。」

香港《南華早報》1月13日援引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劉衛東的話說,中國應該保持冷靜,不要只因為美方強硬喊話而加劇南中國海局勢,美國的鷹派言論還沒有付諸實際。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者張哲馨也在同一篇報導中表示,美國的強硬姿態既反映了對中國在亞太地區作用的擔憂,也反映了美國國防部的官僚利益,因為國防部希望獲得更多的經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