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年輕人!用選票衝出老人政治的枷鎖

2020-01-04 06:20

? 人氣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舉行「『回家以後』——2020青年民主返鄉列車」記者會,各校學生代表合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提供)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舉行「『回家以後』——2020青年民主返鄉列車」記者會,各校學生代表合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提供)

今年(2019)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UN Climate Action Summit)上,一位16歲的瑞典少女桑柏格(GretaThunberg)為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議題大聲疾呼,說到激動處,她甚至怒斥在場的各國領袖與代表「How dare you!」,她控訴的正是老人政治面對未來全球氣候惡化的毫無作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演講的前一年(2018),桑柏格發起的罷課行動,引發超過71個國家、700個地區、上百萬的年輕人嚮應。這是全球年輕人的怒吼,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桑柏格現象」。但是,為什麼一個16歲的少女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潮?這當然是因為現在人類所面臨的許多重大議題或政策,早已不僅限於單一國家的利益或民族主義的狹隘思想,而已經是涉及全人類或全球物種的生存危機了,例如能源、永續、環境、氣候、污染、人口、貧窮、水源、空氣、物種……等。可是,我們若仔細看看目前各個國家的政策制定或未來規劃,卻哪裡有半點想真正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勇氣,幾乎所有的國家(不論是領導人、政治高層、公務體系、或一般公民)都仍舊是鴕鳥心態般地避開這些重大課題,而仍僅著眼在一些短期利益的糾葛與政治權力的分贜上。無怪乎桑柏格登高一呼,馬上引起全球所有年輕人的響應。

問題來了,既然這些重大議題都迫切緊急,為何各國領袖、官員及一般公民卻幾乎毫無作為呢?試想:這些全球課題是馬上就會爆發生存危機嗎?或是立即就有覆滅人類文明的危險嗎?顯然沒有,雖然目前所有學術研究均顯示人類正面臨一場巨大的自然災害或環境變遷,但它並不是立即的,而是在三十到五十年之後才會發生,可想見地,依著人類「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惰性,那又何必太早「杞人憂天」呢!更何況,這些災難的發生預估是在三十年後,目前位居決策高層的領導人或政府官員們,年紀平均都在五十歲以上,三十年後的事又關他們什麼事呢!

但是,現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卻不能也這麼想啊,因為三十年後,他們都正值壯年,正該是力求人生發展與生命價值意義得以彰顯的年紀,可是等著他們的卻極可能是一個殘破不堪的自然環境與世界文明,這叫他們如何能忍受呢?!

2019年3月4日,德國杜塞道夫民眾響應瑞典少女通貝里發起的氣候抗爭示威行動(美聯社)
2019年3月4日,德國杜塞道夫民眾響應瑞典少女通貝里發起的氣候抗爭示威行動(美聯社)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老人政治下的青年悲哀」。如何改變?其實在歐洲已經有許多國家的年輕人不斷地站出來,試圖改變這樣的情況,這些年輕人或者投身社會運動、或者支持環境保護行動、或是乾脆直接參與政治活動,他們都想為這股暮氣沈沈的老人政治注入一股年輕的活力與思維,開始為未來的世界進行準備。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以四十歲不到的年紀接掌國家領導人之位、芬蘭新任總理馬林(Sanna Marin)以三十四歲新女性的姿態準備執掌芬蘭國家行政事務,在在都說明年輕勢力的崛起,他們不願意把他們的未來命運交託給現在的老人們,他們決心要由他們自己開始做起,來改變他們未來的命運。現在的歐洲正在掀起一場年輕人參政的趨勢與風潮。

但是,在亞洲、在華人地區、在台灣,年輕人都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既不見像桑柏格這麼的大聲疾呼者?也沒有願意挺身投入政治或社會改革的青年呢?是亞洲的老人政治在本質上就是排拒年輕人的參政?還是年輕人的自我矮化不願意或不敢改變現狀呢?以台灣為例,其政治權力的勢力分佈,除國民、民進兩黨在中央部會的輪流執政外,地方上的政治家族與派系亦為左右鄉鎮發展的重要推力,數十年下來,這些掌權者莫不已逾六十高齡。雖然近年來開始有年輕人加入政治圈,但也多為上述這些政治勢力或家族的第二或第三代接班人,鮮少是真正的年輕庶民參政,其政治勢力的傳承,猶如古代貴族的世襲或黑幫老大的火拼結果。原因為何?

首先,在過往的政治文化氛圍中,多數民眾總會以為年長者有智慧、經驗和實務,把決策的權力交給他們,比較有保障。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如果台灣的老人政治真如民眾所預期的那樣,那麼現在的台灣社會應該是一片榮景才是,可是事實卻非如此,現在台灣社會充滿了各種長期累積下來的重大問題,如貧富差距、空氣污染、低薪高工時、教育沈淪…等問題,不就是過去的老人政治下的產物,不僅到目前為止都無法得到解決,甚至還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這叫我們如何能再奢望依靠這些老人們繼續掌握權力來解決呢?!

相較於老人,年輕人最可貴之處,就是那一顆尚未被社會與政治污染的初心,以及破除陳疴的改革決心。不過,為何一般民眾不願相信年輕人呢?大概就是年輕人給人的感覺是沒有社會經驗、智慧不足、處事不夠圓融…等等看法,尤其時下還流行著「草莓族」一詞來形容年輕人驕貴軟爛的特性,言外之意,就是年輕人不足以擔當大任,惟有讓年輕人在老人智慧的帶領下,逐步培養熟悉政治運作的生態,然後再經過一、二十年的歷練,才能將國家大事交棒給他們。這道理看似合理,但我們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此一來,這些年輕人也都變成了原先老人政治的複製版了,不僅年紀變老了,而且連思想也固著僵化了,換言之,就是被這個政治大染缸給污染了。那麼,原先老人都不能解決的問題,難道換成這個老人政治的複製版就能解決?

2019年12月,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AP)
2019年12月,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不到四十就躋身國家領導人之列。(AP)

如何結合老人的社會歷練和年輕人尚未被污染的服務初心?或是如何調和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衝突呢?筆者就以本次2020年的總統及立法委員大選為例,嘗試提出一個可能解決上述矛盾的構想。

距投票日已經不到十天了,對總統人選,我想多數人心裡應該都已經有默定的人選了。這個默定的人選,或者可能來自您個人的政黨傾向,或者是因為您真心認同他/她的政見與能力,亦或者像許多名嘴所說「在全部都是爛蘋果堆裡挑一個比較不爛的」,甚至可能僅僅只是受到親友的請託,反正此時再多說什麼,大概都無濟於事了。再說各區域的立法委員選舉,情形大致也與總統選舉相仿,所差別者,大概就是再加入地方的政治勢力因素,尤其是國民與民進兩大黨的地方勢力版圖,大概就已經決定國會立法委員約八成的席次了,而且近年來除了原有的老面孔立委外,也開始有政二代甚至政三代的新面孔加入,政治勢力的世襲意味濃厚,也象徵著地方政治勢力版圖的根深蒂固。對此,筆者只能說,除非民眾能擺脫地方這些政治世家的操控,不然此次大選的結果,大概也依舊是藍、綠兩大黨瓜分國會的情況。

其實筆者真正著眼的是此次大選的政黨票。在此,筆者真的要呼籲台灣民眾,捨下原來藍綠對決的成見,把自己的這一票政黨票,投給與自己政治理念相近的小黨。為何?以下筆者嘗試分析之。

首先,我們都知道國民、民進兩大黨長期把持國會殿堂的情形,造就了這一批又一批的老人政治,年輕人除了政二代及複製黨國大老意志外,幾乎沒有任何機會參與政治。光是選舉保證金,動輒數十萬到百萬元,根本不是一般年輕人負擔得起,更不用說,如果沒有政黨推薦背書,年輕人也根本不會有機會得到提名。換言之,在目前台灣兩大黨把時國會的老人政治生態下,幾乎沒有年輕人參政的生存空間。

但是,台灣近年來有許多的小黨成立,如社民黨、綠黨、樹黨、時代力量、民眾黨、新黨、基進黨…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開始在兩大黨的政治版圖狹縫中找尋定位,苦苦求生冀期爭取超過5%的政黨票門檻(即二位立法委員的席次)。雖然有人說這些小黨也不過就是藍綠鬥爭下分支出來的小藍和小綠,跟原來的藍綠對立情形並無差別,但是,我們如果仔細審視這些小黨的政見主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除了大方向上有一些藍綠色彩外,其實它們都各自有其非常明確的政黨主張,而且通常都是代表一些特定的弱勢群體發聲。

或許有人會說:就這麼幾張新面孔,這麼少的人進入國會,能改變些什麼?這說到了關鍵。試想,如果國民、民進兩黨在國會的席次能因小黨林立瓜分票源而都沒有過半數獨大的空間,那麼在許多法案上,它們就必須尋找理念相近的小黨來合作,如此一來,小黨便能運用這些合作的機會,順勢推出自己政黨的主張,讓那些長期被忽視的弱勢法案,得到大黨的支持而進入國會審查甚至通過。這便是多黨政治生態的建立,也是台灣政治未來發展的新出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小黨都沒有原來藍、綠兩大黨的政治包袱、派系紛爭與利益糾葛,純然就是為了一個理念而組黨,所以特別能吸引年輕人加入。有了這些小黨的政黨背書和推薦,年輕終於有了參與政治的管道和途徑,如此終於開啟了能與原有老人政治對話的青年參政權益。在此次黨政投票的不分區名單中,筆者就看到許多年輕的新政治面孔,他們不僅認同自己的政黨主張,而且鼓起勇氣加入選戰。他們已經決定要為台灣的未來而努力了,但是台灣的民眾,您們準備好接受這些熱情的年輕生命了嗎?你們準備改變這個長期把持國會的老人政治了嗎?

如同青年馬克思曾在《共產黨宣言》(1844年)裡宣稱的:這是一場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階級鬥爭,是工人從資本家手中奪回屬於他們勞動力價值的階級革命。因為「工人才是當代工商業行為的主角,而非商人或資本家。」在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工商企業的過度發展、全球資本主義盛行、環境極端惡化、人類文明出現危機,這是一場老人政治與青年參政的拉距革命,未來人類的命運,到底要由誰來決定?我們正站在歷史的轉捩點!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