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長照十年2.0 需要更多社區支援系統

2017-01-17 06:50

? 人氣

宜蘭羅東的瑪利亞長照中心被視為優質單位,但照服人力依然是一大問題。(朱淑娟攝)

宜蘭羅東的瑪利亞長照中心被視為優質單位,但照服人力依然是一大問題。(朱淑娟攝)

在一個難得沒雨的宜蘭冬日,衛福部長林奏延走進羅東鎮的「瑪利亞老人長照中心」,在參觀過環境後他說:「國內的長照中小型機構如果能像瑪利亞一半好就很好了。」長照法修正案上周通過,只待下會期再通過遺贈稅法及菸稅法,財源問題已不大,但如何建構一個完善的社區長照支援系統,還需要很多努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瑪利亞是一個由教會轉型的長照機構,由郭宇心修女主持,她將奉獻的信仰投入長照工作。現在有106床,同時設有日間照護中心,公共空間寬敞明亮、沒有一般養護院讓人隱隱不安的味道,而且不論照顧者、被照顧者都有笑容。

70歲的游先生說,癌症手術後醫院都放棄他了,剛來這裏時只有33公斤,走路、拿匙筷、交談都有困難,五個月後他胖到55公斤,各種狀況都改善,還能主動幫其他人,他說:「因緣際會來到瑪利亞,給我希望,我很感恩。」

離去時林奏延在門口遇到一位老先生,他每天來這裏探視妻子2次,他自己則獨自住在附近的自家。一個好的長照機構,可以免去老人照顧老人的壓力。

宜蘭縣衛生局長劉建廷說,瑪利亞是宜蘭最好的長照機構,他經常無預警訪視長照機構,有一天晚上12點來看到郭修女還在忙讓他很感動。瑪利亞能做到這種程度,是結合了信仰,不會用一般的商業模式去計算經營成本,不過多數長照機構還是營利機構,建立一個可以運轉且優質的商業模式是很大的挑戰。

長照專業人力是一大挑戰

財源、人力被視為長照成功與否的兩大關鍵,財源看起來問題不大,原本設計五年經費120億,去年公務預算已提撥177億,再加上遺贈稅63億、菸稅225億,已超過400億。但人力的問題就比較大了,薪資、職涯規劃都是阻礙。

20170104-健保署「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銜接長照2.0無縫隙」記者會.會場播映練練阿嬤受照護.圓夢人生最後旅程.(陳明仁攝)
健保署「健保居家醫療照護整合銜接長照2.0無縫隙」記者會,會場播映練練阿嬤受照護,圓夢人生最後旅程.(陳明仁攝)

而即使像瑪利亞這樣的機構也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很多照顧服務員都是受到郭修女的感召,一做就是十幾二十年。白經蘭小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這裏擔任照服員已14年半,現在最讓她擔心的是,她們也漸漸老了,而願意進來服務的年輕人卻非常少,她很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入照服工作。

目前長照人力有兩大來源,一是從2003年起各地推動的90小時照服員課程,二是大學長照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前者,衛福部統計有11萬人結業並取得證書,但只有2萬多人實際從事照護工作。另外有45所學校有長照相關科系,但畢業後從事長照工作的比例也不高。林奏延提到,目前一位照服員的薪水大約3萬多,礙於預算不可能提高很多,必須從照服員的職能分級做起。

讓社區成為支援網絡中心

長照十年2.0的目標是實現在地老化,這需要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才能達到,各地情況不同,做法也不一樣,宜蘭縣的做法是成立「長照服務管理所」,結合社政、衛政,包括申請、評估、審查、服務都整合到單一窗口。

宜蘭縣的12個衛生所也成為執行社區長照的中心,不只照護,更重要的是預防,預防做得好,就可減少進入長照體系的人口,長照支出也會減少。目前12鄉鎮都有為老人設計的平衡班,還有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足療服務,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截肢。劉建廷計畫未來每個衛生所都需要職能或物理治療師。

衛生局跟縣內112家中、西、牙醫合作,針對65歲以上老人做評估,可以提早2年得知可能的情況。劉建廷說,2年來做了18,000個篩檢,發現老人30%是口牙問題。另外宜蘭縣也廣設關懷據點,動員社區1000位保健志工服務。

宜蘭縣頭城鄉一位王阿嬤,原本由頭城衛生所附設的居家護理所提供照護服務,她另有其他疾病必須定期到附近診所就診。負責照顧的媳婦說,阿嬤每2周要換一次鼻胃管,跑一趟醫院總是勞師動眾。去年9月轉到健保局「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她說:「這對我們的幫助真的很大。」

林奏延說,在宅醫療很像4、50年前老醫生騎單車出診,因為很多長者生病後無法到醫院,台北市就有四成公寓沒有電梯,要去醫院一趟非常困難。衛福部次長呂寶靜在12日的記者會中提到,未來希望培力1300家小型機構,讓他們的服務能從機構延伸到居家醫療服務,成為守護社區的據點。

預估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4.5%、343.4萬人;2026達到20.6%、488.1萬人,人口老化的速度好驚人,現在才注意長照已經晚了,但現在不做以後會更可怕。長照系統要建構,預防工作很重要,很多醫療觀念也有待突破。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