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烏克蘭會挺台灣嗎?兼談中俄烏的三角關係

2020-01-05 07:20

? 人氣

史特茨柯為「反布爾什維克民族集團」設計的匾額,上面有白俄羅斯、愛沙尼亞、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烏克蘭的國旗。這幾個國家在蘇聯解體並重獲獨立後,都在第一時間內選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絲毫沒考慮過中華民國的感受。(照片來源:Tim Green)
史特茨柯為「反布爾什維克民族集團」設計的匾額,上面有白俄羅斯、愛沙尼亞、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烏克蘭的國旗。這幾個國家在蘇聯解體並重獲獨立後,都在第一時間內選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絲毫沒考慮過中華民國的感受。(照片來源:Tim Green)

倒向中共的烏克蘭

自1972年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總統訪問北京以來,最大力推動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美國外交官幾乎都是東歐裔的美國人。比方說擔任卡特(Jimmy Carter)總統國家安全顧問,並推動與中共建交的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便是1928年出生華沙的波蘭人。同樣的道理,中共與蘇聯的翻臉也促使東歐流亡人士改變了他們對中共的態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69年的珍寶島戰役,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終究還是一個民族主義高於共產主義的執政團隊,而且還不惜與蘇聯紅軍大打出手。西歐國家早從50年代開始就追隨英國的腳步承認中共,如今自由世界的老大哥美國都已經動搖了,東歐流亡人士又怎麼可能不改變立場呢?更何況遠在歐洲的他們,雖然飽受過蘇聯的清算折磨,卻與中國共產黨毫無冤仇。

或許中共曾經接受過蘇聯的領導,但看在大多數東歐人的眼中,尤其是本身也與納粹勾結過的「班德拉份子」眼中,那也只是毛澤東爭取國家民族獨立所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如今毛澤東證明了自己是一個「紅皮白心」,就與「班德拉份子」過去「利用納粹」的勾當一模一樣,雙方自然就掃除了合作的障礙。史特茨柯與中華民國政府的蜜月期,也隨之結束。

雖然沒有退出「世盟」,史特茨柯仍在1971年宣佈關閉「反布爾什維克民族集團」於台北的辦公室。配合北約政策拉攏中共抗俄,成為這個集團的全新目標。此刻正值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之際,「反布爾什維克民族集團」的態度也稱得上是絕對的翻臉無情。另外一個讓史特茨柯對台灣失望的原因,可能是在於國民黨對珍寶島事件的態度。

中共與蘇聯大打出手後,國民黨政府採取了譴責北京為侵略者的立場,令許多西方觀察家跌破眼鏡。關於台灣拉攏蘇聯對付中共的傳聞,獲得歐美媒體的廣泛報導。不只是蘇聯特務進入台灣與蔣經國接觸的消息頻繁傳出,就連華沙公約國組織會員也開始與中華民國政府的駐外機構索取關於大陸的情報。相信此舉對史特茨柯等流亡民族主義者而言,是絕對難以容忍的。

包括俄羅斯人在內的歐洲民族主義者,向來把爭取民族團結視為自己奮鬥的終極政治目標。當中國共產黨與蘇聯打起來,他們下意識認為國民黨應該站在同為中國人的立場,與北京共同對抗蘇聯才對。結果除了老立委胡秋原在他創辦的《中華雜誌》上隱晦提出這種主張外,國民黨幾乎無人敢給予響應。他們不得不擔心起,台灣可能會為了對抗中共轉而成為蘇聯傀儡。

東歐流亡人士的擔憂是多慮了,最終中華民國政府並沒有因為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而投效蘇聯陣營。可是這樣堅決力挺自由陣營的立場,外加在經貿領域上取得的奇蹟,並沒有阻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西方世界的外交主流。伴隨著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解體,重獲獨立的烏克蘭沒有與中華民國建交,而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出更為緊密的戰略夥伴關係。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