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二次冷戰的新戰略三角

2020-01-04 07:00

? 人氣

作者認為,前蘇聯的崩潰,是因軍備擴張拖跨了經濟;但冷戰後的世界大國,似乎沒有記取足夠的教訓。新冷戰形成的戰略三角關係,有可能掀起另一波的軍備競賽。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左)。(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前蘇聯的崩潰,是因軍備擴張拖跨了經濟;但冷戰後的世界大國,似乎沒有記取足夠的教訓。新冷戰形成的戰略三角關係,有可能掀起另一波的軍備競賽。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左)。(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關係因完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談判,在年關收盤前不致全面翻黑,但無人樂觀預期新冷戰會因此告一段落。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弗格森(Niall Ferguson)本月於《紐約時報中文網》撰文指出,有人認為2014年莫斯科向烏克蘭派兵時,一場與俄羅斯的新冷戰已經開始。但是,與過去幾年來不斷升級的中美對抗相比,俄美關係的惡化相形見絀。由於中美貿易戰在2019年加劇,使全球市場陷入不確定狀態,因此弗格森表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二次冷戰是從2019年時候開始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使用「新冷戰」來形容2019年後的中美關係,可能有待商榷;但不容否認,中美戰略對抗確實是影響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重要變數。回顧過去一年的中美關係,中共外長王毅在年終記者會上說:「今年正值中美建交四十週年,雙方理應共同紀念,攜手開創未來;但美方卻在經貿、科技等諸多領域對中國設限打壓,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的一系列問題上干涉抹黑,不僅損害了四十年積累起來的中美互信,也衝擊了世界的穩定和發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美聯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資料照,美聯社)

與中美關係比較,王毅對於中俄關係卻做出完全不同的評價,他表示「環顧當今世界,中俄組合堪稱最緊密、最牢固、最成熟、最穩定的一組大國關係,為各國和睦相處、合作共贏樹立起典範。中俄關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中俄合作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

無獨有偶,俄羅斯總統普丁12月19日在莫斯科召開的年度記者會上,也對中俄關係表達了高度的讚賞,認為雙方的互信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普丁認為,中俄關係「在經濟、太空合作和其他領域都取得成功。這對世界秩序而言很重要。」

中俄關係在2019年確實有很大的進展,習近平6月對俄進行國事訪問,與普丁發表聯合聲明,把雙方的關係提升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對於中俄關係這項新的定位,中共官媒強調是基於「安全戰略的要求」,並引述中共前駐俄羅斯國防武官王海運的話說:「在單極霸權沉渣泛起的國際背景下,個別西方大國視中俄為主要戰略對手和威脅,實施『圍堵』和『封鎖』。維護國家安全的需求要求中俄深化戰略協作,肩並肩、背靠背、手拉手、心連心,做到守望相助、相互信任,協作共赢。」僅管中俄關係有了新的定位和新的任務,但雙方都強調不會也不打算建立軍事同盟。

2019年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與俄國總統普京會晤。(AP)
作者指出,僅管中俄關係有了新的定位和新的任務,但雙方都強調不會也不打算建立軍事同盟。圖為2019年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與俄國總統普京會晤。(資料照,AP)

由此可見,中美俄三邊關係發生變化,除了上述中美關係緊張和中俄關係加強外,就是川普政府採取與中俄「兩面為敵」的政策。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12月7日在一場國防論壇發言時表示,他會繼承前任防長馬提斯(Jim Mattis)的方針,將美國軍方的關注焦點轉移到與中共和俄羅斯競爭。艾斯培形容中共及俄羅斯是「修正主義強權」,企圖在一些小國中增強影響力,對國防及經濟擁有「否決權」。艾斯培並表示,他把中共視為美軍部署和作戰的最高優先目標,「會從其它地區撤軍,然後將他們重新部署到印太地區與中共對抗」,他強調美國「要競爭、威懾,在必要時參戰並取得勝利。」

雖然中俄都強調不建立軍事同盟,但中俄美三方關係此刻已出現冷戰時期的「戰略三角」雛形。所謂「戰略三角」,這是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上世紀七○年代提出的概念,用中共慣用的術語來說,是一種「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當時中共和蘇聯雖同屬社會主義國家,但中共視蘇聯為最嚴重的地緣政治威脅,中共無法以一己之力與之對抗,只好採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與美國這個過去被它指為「帝國主義的凶惡敵人」暫時修好;而美國在當時也面臨蘇聯擴張和越南戰爭帶來的沉重負擔,「聯中制蘇」成為推進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動力,戰略三角於焉成形。

在這上述三角關係當中,美國依自己的利益需求,可以在中蘇之間左右逢源,也可拉一方打一方,可說處在三角形的頂端地位。但隨著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世界政治體系已從兩極朝多極化的方向發展。美國雖在「一超多強」的國際戰略格局中,成為世上唯一超強,但仍無法以單邊主義遂行其國家意志。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國際地位,但美俄中三角關係並沒有出現冷戰期間「兩方聯手對抗第三方」的狀況。

2019年12月18日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宣布彈劾川普總統,當時川普正在密西根舉行造勢,痛斥民主黨沒事找事做。(AP)
作者指出,美國雖在「一超多強」的國際戰略格局中,成為世上唯一超強,但仍無法以單邊主義遂行其國家意志。圖為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AP)

2019年因二次冷戰出現新的戰略三角,除了上述三個雙邊關係的變化外,就是彼此的「力量對比」(correlation of forces)並未朝有利於美國政策的目標方向發展:意即川普的「美國優先」面臨「中國崛起」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是軍事力量。俄羅斯國防部12月27日宣布,已部署新型「先鋒」(Avangard)超高音速武器系統,它可以躲過美國所有飛彈防禦系統的雷達偵測,擊中任何地點,是全球首款部署的洲際超高音速武器,已超前致力開發這項武器的美國。

讓美國感到擔心的是,普丁曾在10月透露,俄羅斯正在協助中共建立飛彈攻擊預警系統。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甘寧(Sergei Luganin)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訪問時指出,幫助中共的目的是要建立戰略平衡;而該所高級研究員卡申(Vasily Kashin)更直接表明,協助中共建立飛彈攻擊預警系統,能使俄方獲得中共在南部和西南部建設中的基地台數據,進而提升面對美國核潛艦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可能對俄羅斯發射飛彈攻擊的安全性。同時,中共也可以獲得俄羅斯在北極圈內的基地台訊息,爭取預警時間。

前蘇聯的崩潰,是因軍備擴張拖跨了經濟;但冷戰後的世界大國,似乎沒有記取足夠的教訓。新冷戰形成的戰略三角關係,有可能掀起另一波的軍備競賽。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