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歐巴馬的戰爭與和平

2017-01-11 06:30

? 人氣

美國第44位總統歐巴馬(AP)

美國第44位總統歐巴馬(AP)

2009年12月10日,當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總統歐巴馬以「一個正義而持久的和平」為題,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的市政廳發表得獎演說。今年1月5日,外交關係協會(CFR)發布統計報告:2016年美軍在世界各地投下2萬6171枚炸彈(飛彈),平均一天72枚,一小時3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諷刺的是,即將卸任的歐巴馬可能是美國近代最反戰、最厭戰的總統,2008年他能夠在民主黨的黨內初選中擊敗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關鍵之一在於小布希總統2003年3月發動、愚蠢至極的伊拉克戰爭──時任聯邦參議員希拉蕊在國會投下贊成票,但他從頭反對到底。在他8年總統任內,面對海外新出現的重大衝突,「不派地面部隊」是他的金科玉律。

更諷刺的是,歐巴馬從手中接過阿富汗與伊拉克2場惡戰,念茲在茲要在任內一舉了結,然而事與願違,阿富汗與伊拉克至今仍是遍地狼煙,讓美國抽身不得,而且歐巴馬還多了一場戰爭要「移交」給繼任者:敘利亞內戰──二戰之後死傷最慘重的一場內戰。

「告別歐巴馬 迎向川普新紀元」專題報導

3場戰爭意義各有不同,但是都將在歐巴馬的歷史定位上留下深刻印記。阿富汗戰爭2001年10月開打至今超過15年,已超過越戰而成為美國歷來參與時間最長的戰爭。與伊拉克戰爭不同,為報復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而發動的阿富汗戰爭符合歐巴馬對於「正義之戰」(just war)的定義,他曾經寄予厚望,也做了許多努力,只是軍事與政治的結果都遠遠不如人意,而且過程深刻影響了歐巴馬的「戰爭與和平」思維。

伊拉克戰爭的「終結」曾經是歐巴馬的傲人政績。美國派駐伊拉克大軍在2007年11月達到17萬人的高峰,4年之後的2011年12月,歐巴馬從伊拉克撤出最後一批美軍戰鬥部隊。遺憾的是,伊拉克仍然是「國家建構」(nation building)的失敗案例。短短2年半之後,敘利亞內戰「外溢」到伊拉克,巴格達政權搖搖欲墜,美國被迫再度軍事介入,2014年8月開始空襲從敘利亞反攻伊拉克的伊斯蘭國(IS)。

換言之,伊拉克戰火再熾的起燃點在敘利亞。不僅如此,如果要說歐巴馬8年任期在國際政治上有何「污點」、「敗筆」,從2011年3月延燒至今、奪走近50萬人命、驅迫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的敘利亞內戰,當之無愧。

阿富汗戰爭──歐巴馬的「正義之戰」

2009年12月前往奧斯陸的歐巴馬,雖然領的是諾貝爾和平獎,但演說中卻費了很大的工夫來解釋何謂「正義之戰」:是最後手段或者自衛之舉、依循適當的比例、盡可能保護平民。

歐巴馬心中想的就是阿富汗戰爭。奧斯陸演說之前9天,他在西點軍校(U.S. Military Academy)宣布,美國將對阿富汗戰場增兵3萬人,讓駐阿富汗美軍總兵力達到10萬人的規模。

有伊拉克戰場的前車之鑑,美國軍方與國安高層希望這支大軍不但要追剿神學士(Taliban)游擊隊與基地(Al-Qaeda)恐怖組織,還要為阿富汗各地人民修橋鋪路、興建學校、建立政府、爭取民心。換言之,這部「戰爭機器」要兼職「國家建構」的工作,為阿富汗的長期和平奠定基礎。

立意不能說不佳,但成本之高昂也不難想見,歐巴馬從一開始就抱持懷疑態度,而且對增兵計畫設定嚴格期程:到2011年7月就要開始撤退。美軍很快就回歸正規的軍事任務,也一度取得顯著的戰果,2011年5月更獵殺躲藏在鄰國巴基斯坦的賓拉登(Osama bin Laden)。

但是阿富汗中央政府不但嚴重貪腐,而且號令不出首都喀布爾(Kabul),時任總統卡札(Hamid Karzai)與歐巴馬關係惡劣,美軍來了又走,阿富汗政府軍無法獨當一面,神學士聲勢再起。

歐巴馬辛苦了8年,阿富汗戰爭還是結束不了,在他卸任後,當地美軍仍將維持近萬人的規模,一方面為政府軍提供訓練、諮詢與情報,一方面續續打擊恐怖組織與游擊隊,除了宿敵神學士與基地,現在又多了新威脅──伊斯蘭國。至於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要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沒有人知道。

阿富汗戰爭本來有可能為歐巴馬樹立歷史的豐碑,但他得到的是沉重的歷史教訓,讓他對於運用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干預其他國家的內部衝突、與戰亂地區各方勢力打交道、在戰亂地區建立最基本的民主法治體制,更加戒慎恐懼。可以這麼說,美國在實務上已經完全放棄「國家建構」的使命。

也正因如此,歐巴馬成為「無人機」(drone)的最忠實客戶,當美國軍事介入的唯一目的只是反恐,但是又無法在短時間內抽身,精確、隱密、低成本的無人機攻擊行動,自然大行其道。除了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葉門、索馬利亞、利比亞與敘利亞,都看得到美軍無人機盤旋。

敘利亞內戰──到底是誰受制於不可跨越的「紅線」?

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風潮湧入敘利亞,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阿勒坡(Aleppo)、荷母斯(Homs)到達拉(Daraa),許多大城都有民眾走上街頭進行和平示威,要求政府推動開放改革,阿塞德(Bashar al-Assad)總統如何回應?下令軍隊開槍血腥鎮壓。

敘利亞軍方擁有大批化學武器。2012年8月20日,歐巴馬警告阿塞德不得動用化武,否則就是跨越「紅線」,將招至美國的軍事行動。隔年8月21日,阿塞德政權彷彿是要「紀念」歐巴馬講話周年,對大馬士革近郊人煙稠密、反對勢力控制的古塔區(Ghouta)以沙林毒氣(sarin gas)火箭發動化武攻擊,造成近千人(一說1800人)死亡,其中有許多是兒童。

然後呢?原本就被美國即其盟邦制裁、孤立的阿塞德政權,受到的唯一懲罰是在其後台老大哥俄羅斯的斡旋之下,交出全部庫存的化武,由「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監督銷毀。至於歐巴馬信誓旦旦的軍事行動,自始至終只聞樓梯響。

當時與現在的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上星期在華府舉行告別記者會時,特別重提紅線事件,強調這絕非歐巴馬的敗筆,美國之所以按兵不動,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反戰、厭戰氣氛仍然濃厚,一方面是因為最重要盟邦英國臨時抽腿。凱瑞還聲稱讓阿塞德政權交出化武,比軍事行動「更有效果」。

什麼效果?讓許多專制獨裁國家看到美國「紙老虎」的一面;只要不是直接侵犯美國的利益,就不會有踩「紅線」的問題;美國的警告與威脅都是可以打折扣甚至不兌現的。

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陰影之下,不難理解歐巴馬的決策為何會如此瞻前顧後。他實在不願意再大費周章去推翻一個政權,陷入長期作戰的泥淖,因此連略施薄懲也免了。

不只是紅線事件。敘利亞內戰一路延燒,美國與遜尼派穆斯林國家(土耳其、灣區國家)雖然支持溫和派反抗軍,但力道遠遠不如支持阿塞德的俄羅斯與伊朗(與阿塞德集團同屬什葉派)。對於軍事行動,美國始終只是「不排除」,俄羅斯與伊朗則是劍及履及。

當然,不可諱言,敘利亞反抗軍始終是烏合之眾、政出多門,其中不少派系甚至與恐怖組織掛鉤並犯下戰爭罪行;這些因素都讓美國及其盟邦多所顧忌。後來美國的確是在敘利亞展開軍事行動,但打擊目標是伊斯蘭國,不是阿塞德政權。

去年12月,反抗軍最重要據點東阿勒坡(East Aleppo)被政府軍喋血攻陷,阿塞德成為最大贏家,「必須下台」的威脅已成過去式。另一個大贏家俄羅斯巧妙運用國際情勢,與土耳其化敵為友,在去年結束前斡旋出停火協議,最新一輪和談這個月23日在哈薩克召開,各主要國家幾乎都會參與,唯一的例外是美國。也就是說,歐巴馬政府不但始終未在軍事上著力,如今連在外交上也成了局外人。

過去許多位美國總統,都曾對解決區域血腥衝突遲疑逡巡,甚至袖手旁觀,小布希與蘇丹達富爾(Darfur)、柯林頓與盧安達、老布希與波士尼亞……但敘利亞內戰不只是一場區域衝突,它讓伊斯蘭國得以快速崛起,成為比基地組織更嚴重的威脅;它引發的難民潮衝擊歐洲社會,導致民族與民粹主義大行其道,宗教與文化緊張關係日益升高。

或許可以這麼說,歐巴馬一心避免衝突,反而因此製造了更多衝突。他雖然從阿富汗與伊拉克撤出數萬大軍,但高度倚賴的無人機經常造成無辜平民死傷。他的遲疑與迴避固然優於小布希盲目傲慢的窮兵黷武,但是並沒有因此讓世界變得更和平、更安全、更有秩序;而且,他的繼任者是川普。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