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至少等5年! 聖母院主教:移除鷹架恐壓垮3個拱頂

2019-12-27 12:00

? 人氣

巴黎聖母院今年歷經4月大火,因為建築本體脆弱與含鉛粉塵存留,往年聖誕彌撒改自附近教堂舉行,也是這座法國地標自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結束後,首度停辦耶誕彌撒。(AP)

巴黎聖母院今年歷經4月大火,因為建築本體脆弱與含鉛粉塵存留,往年聖誕彌撒改自附近教堂舉行,也是這座法國地標自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結束後,首度停辦耶誕彌撒。(AP)

巴黎聖母院今年歷經4月大火,因為建築本體脆弱與含鉛粉塵存留,耶誕彌撒改在附近教堂舉行,也是這座古老地標自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結束後,首度停辦耶誕彌撒。法國總統馬克宏曾宣示在5年內完成修復,迎接2024年巴黎奧運,但聖母院主教認為,移除剩餘鷹架後,五成機率可能會壓垮拱頂,將嚴重破壞建築結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黎聖母院(The Notre Dame Cathedral)主教肖維(Patrick Chauvet)告訴美聯社(AP),聖母院目前結構脆弱,而且未來有「5成機率」可能無法保存現有結構。他解釋,由於大火前已裝置用來修復尖塔的鷹架,可能在未來移除時倒塌而壓到拱頂。

據美聯社報導,即便主體健在,但此次大火導致建築材料釋出逾300噸含鉛物質,產生有毒粉塵,因此在巴黎聖母院內舉行宗教儀式仍然太危險。

巴黎聖母院(The Notre Dame Cathedral)主教肖維(Patrick Chauvet)。(AP)
巴黎聖母院(The Notre Dame Cathedral)主教肖維(Patrick Chauvet)。(AP)

肖維指出,修復工程最快要到2021年才能開始,他看到巴黎聖母院今年無法舉行耶誕彌撒「十分心痛」。不過神職人員、合唱團與信徒仍發揚它的精神,他們24日改至附近的聖日耳曼奧塞爾教堂(Saint-Germain l’Auxerrois)舉行耶誕彌撒。聖日耳曼奧塞爾教堂在巴黎也是標誌性建築之一,曾隸屬於羅浮宮。

即便樣貌不如昔日,聖母院的魅力依舊不減。教堂官方預估,今年耶誕節假期能吸引全球約200萬旅客。遊客可以在附近的堤岸拍攝聖母院,但他們無法聆聽教堂的管風琴演奏,或是近看石雕與玫瑰窗戶的傑作。

巴黎聖母院附屬的牧師、合唱團與信徒24日改至附近的聖日耳曼奧塞爾教堂(Saint-Germain l’Auxerrois)舉行聖誕彌撒。(AP)
巴黎聖母院附屬的牧師、合唱團與信徒24日改至附近的聖日耳曼奧塞爾教堂(Saint-Germain l’Auxerrois)舉行耶誕彌撒。(AP)

《紐約時報》發表社論惋惜,未來幾年「我們再也看不到孩子凝視聖母院入迷的神情,再也沒有深夜燭光陪伴管風琴彈奏夜之彌撒(Messe de la Nuit)的震撼回音,也看不見廣大人海開心地敘述,他們如何在歐洲熟悉又美好的地標度過耶誕節。」

鷹架恐壓垮3拱頂

肖維24日向美聯社表示:「(聖母院)目前還沒有脫離危險,但如果我們移除剩餘鷹架,將有崩塌危機。」他補充,「如今我們可以說,或許有一半機率能保存它,同時有另一半機率是鷹架壓到3個拱頂。如你所見,現況建築體本身十分脆弱。」

美聯社指出,另一個移除鷹架的難題是,目前約有5萬條支架交叉支撐建築體背部,但有部分在大火中已經損毀。如何移除它們而不造成其他問題,將是清理過程中極為困難的挑戰。

肖維說:「為了整個建築體安全,我們必須要移除全部鷹架,才有機會在2021年開始重建教堂。當鷹架移除之後,我們還必須評估教堂的狀態,計算需要重新填補多少石磚。」

5年內修復完成? 屋頂及尖塔樣式尚未有共識

據《紐時》報導,修復團隊負責人承諾聖母院2024年4月16日將能重新舉辦彌撒,馬克宏也宣示要在2024年巴黎奧運前修復完成。不過,專家質疑這個時程表的可行性。

「The Local」法國網指出,修復預算並不是問題,早在餘燼降溫前,世界各地已經湧入共約10億歐元的私人捐款。目前最大的爭議是關於聖母院的屋頂及尖塔修復樣式。《紐時》稱,眾多提議包括重建成玻璃屋頂,屋頂可以發射「光箭」甚至是屋頂游泳池。國會兩院意見分歧,下議院傾向考慮所有選項後再決議,但上議院堅持依照原樣直接重建。

巴黎聖母院價值:訪客能自由詮釋它所傳遞的訊息

具有800多年歷史的聖母院,今年4月15日發生嚴重火災,中央尖塔與大部分屋頂都付之一炬。起火原因直到今日仍無法查明,曾傳有工人丟棄菸蒂不慎引發火苗、電線走火等,但沒有一說成立。據「The Local」法國網報導,調查單位相信這是一場意外,但仍在調查修復尖塔的承包公司有無犯罪嫌疑,同時也在調查教堂火警系統延遲警報的原因。

《紐時》社論表示,聖母院不只是教堂、中世紀建築的傑作,也不僅是這座偉大城市的象徵。「就像是地球上許多偉大的文化地標,它有自己的生命軌跡;它是活生生的藝術、文學、音樂、傳奇代表,也是一處行人隨時能進入短暫休憩與安靜思考的地方。每位訪客都能自由詮釋它所傳遞的訊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