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1年資本支出3千億、還要配息2,500億,為何它不必向銀行借錢?

2020-01-07 09:50

? 人氣

結論-回應財經網美和投資網紅的爭論

台積電資本支出的錢哪裡來?實際狀況是因為營業規模和資本支出一直在變化,每個階段都不太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過去3年(2016-2018)而言,淨利超過資本支出,就算淨利扣掉股利後也可以支應5至6成的資本支出,加上折舊就因應自如,還有多餘的錢可以降低金融負債部位(長期金融負債已從2015年底峰值2,150億減少到2018年底918億,而2016年至2018年間台積電資本支出是9,742億元!),這種狀況下,真要說台積電完全拿自己的淨利來支應資本支出,也沒什麼不對,但相對的,就要把付股利的錢解讀成來自於折舊費用貢獻的現金。

用更直觀的數字(淨利-股利+折舊-資本支出)來判斷,其實2014年至2018年連續5年,這個數字都是正數,代表擴充不需要仰賴外部資金,而2010年至2013年連續4年都是負數,代表這時的台積電擴充仍需仰賴外部資金。簡單的說,就是2014是轉捩點,當年度由於淨利大幅攀升、且資本支出與前一年持平,又台積電還沒開始提高股利,故很明顯帳上現金就是從那個時間點開始變得更充裕。

20191014-總統府記者會,張忠謀出席。(盧逸峰攝)
台積電帳上現金從2014年開始變得更充裕,但由於半導體產業性質加上對於金融風暴心有餘悸,多半會保留高額現金已備不時之需。(資料照/盧逸峰攝)

但若把時間點拉回到2011年至2013年,因資本支出在這三年都達到淨利的150%-160%左右,淨利減股利加折舊也只佔資本支出的8至9成、還不足以完全支應資本支出,故這幾年間台積電的長期債務部位就大幅從2010年的50億,增加到2013年末的2,100億,長債增加金額2,050億,而同期間資本支出總和近7,500億,這段期間的確是有接近3成的資本支出,仰賴外部資源。

有個很有趣的點是,台積電帳上現金一直很充足(過去十年現金佔總資產比重在20%至30%左右),真的認真計算會發現:台積電帳上現金始終是超越所有金融負債(現金扣掉所有金融負債後是淨現金!),但這不代表台積電就不用舉債經營。

因為真的把時間拉回到2010年至2012年左右,當你一年只賺1千多億、但規劃隔年要投資2千多億時,只要是稍微有腦子的管理層都會規畫配套的外部融資方案,而非全數仰賴內生資源來支應;因為一旦內生資源(隔年利潤)跟不上、讓擴廠計畫受阻,不單會影響未來營收,搞不好還會大幅傷害企業競爭力和產業地位。

況且,半導體本身是一個變化快速未來能見度不高的產業,作為晶圓代工第一大廠,那些留在手上的高額現金部位,原本就是抵禦產業波動風險的救命錢,管理階層當然更不會假設未來一定就能有那麼好的利潤和現金流量,支持龐大的資本支出;現實狀況是,2010年至2012年,距離2008的金融風暴還沒過去幾年,多數管理者對金融風暴時資金緊縮的慘況都心有餘悸,會做保守的財務安排是很合理的。

作者為資深金融業人士,原標題為「台積電資本支出的錢從哪裡來?」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銀行家尼莫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