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耗資349萬臺幣動員10人陣仗完成的醫學論文品質如何?

2017-01-07 06:45

? 人氣

至於所謂「95%>CI: 0.57, 0.69」相當於說「我有 95% 把握確定比率在0.57至0.69之間」,這種科學表達方式在氣象報告或民調報導都一定會出現。再如圖3下面的「86% vs. 95%, p<0.001」意指中醫師的罹病率是 86%,一般大眾是 95%,而且,對這個估計結果的可能失誤比率小於0.001。就我斷定,這二篇SCI論文的確是碩士論文的水準,也的確是改作自二位同學的碩士論文,再補上長串的構建人脈網路機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4:八人作(2008)SCI期刊成果來自第二作者的吳同學碩士論文。取得碩士論文全文。(圖/文 劉任昌)
圖4:八人作(2008)SCI期刊成果來自第二作者的吳同學碩士論文。(圖/文 劉任昌)

八人作(2008)與九人作(2009)都是八頁,也都是呈現四個表格,我現在利用圖4呈現八人作的Table 2與吳同學碩士論文的「表6」截圖。看到沒?腫瘤(neoplasms)、循環系統(circulatory system)、呼吸系統(respiratory system)、內分泌系統(endorcrine system)…數字都一樣。我在圖4說明中,提供吳同學碩士論文全文網址,讀者可以下載該碩士論文,也可以google取得這篇八人作(2008)。

我暫時寫到此,免得臺灣的人文學者繼續看下去,可能會被氣死。最後,我只提醒一件事情,八人作(2008)與九人作(2009)告訴我們中醫師的死亡率或罹病率低於一般大眾,這是了無新意、大家都想得到的結果!耗費如此多納稅人的血汗錢,動員如此多人力,至少該是比較「中醫師」與「西醫師」對腫瘤(neoplasms)、循環系統(circulatory system)、循環系統(circulatory system)、呼吸系統(respiratory system)…如此才能提供建設性的知識,讓大家參考各類病症可能是「中醫」或「西醫」比較適合?因為病症的屬性,會反應在「中醫」或「西醫」利用專業知識的對抗,而其對抗的效果,就會反應在「中醫」或「西醫」的「死亡率」與「罹病率」。

所以我說,就算讀者僅有小學畢業程度,就可以斷定這二篇文章的學術價值,更可以提出具體改善方向。評審應該要求這10人「研究團隊」,再提供「中醫師」與「西醫師」的比較,才有刊登的價值。

我們想得到以上的簡單道理,為何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院想不到?別意外,教授、學者、主編、評審也是人,也會犯錯;不然,《Scientometrics》這個影響係數超過2的期刊怎會刊登錯誤、抄襲、變造的論文

在學術舞弊橫行,群魔亂舞(對舞弊行為的包庇與掩護)的當前,我不得不揭發我所看到的荒腔走板生態之一小部分,下次再持續談《科學共和國》關於論文評審制度的意義與目的,以及研究資金與補助分配議題

*作者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