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來觀點:滙豐、德意志銀行大裁員,負利率大刀揮向歐洲?

2019-12-27 05:50

? 人氣

20191220-乾隆來觀點配圖二。(作者提供)
據歐洲央行數據,即使央行指標利率為負,仍提供一般存款戶正利率。(作者提供)

研究報告的結論是,雖然沒有明顯的證據顯示負利率會導致銀行獲利能力(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總資產報酬率)下降,卻不能排除長期維持負利率最終的負面衝擊。而銀行面對負利率所採取的各種策略,包括裁員等縮減成本、擴大手續費業務等,顯然是避免獲利衰退所必須採取也相對有效的措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IMF:超低利率是長期現象

雖然商業銀行對於零利率環境還能因應,「資產價格風險」卻不斷升高,極低的利率迫使擁有大量現金的投資人追求稍微較高的收益,股票市場本益比因此大幅上揚,債券價格則來到前所未見的新高。特別是對於必須追逐名目報酬率、以各種指數作為績效評比的專業投資機構,將投資人的巨額資金投入在風險更高、流動性更低的資產,或是透過快速擴張的財務槓桿來追逐較高的名目報酬率。

市場集體擁抱高風險、高槓桿、高收益率資產的結果,使得資產價格的波動性大增,金融市場的風險驟然升高。今年9月17日,美國金融機構往來的短期附買回利率突然飆升到10%,迫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進場注資數百億美元,緩和市場資金緊縮。美國聯準會(Fed)已經有超過10年未曾干預市場,在聯準會持續降息、全球貨幣供應氾濫的大環境下,華爾街竟然出現資金緊俏、金融機構周轉困難的意外,而且持續十天高燒不退,正是零利率對金融安定潛藏威脅的重要訊號。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10月提出《全球金融安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以「更低、且更久」(Lower and Longer)為題,探索在長期超低利率的環境下,如何因應金融市場的風險升高危機。IMF的報告怵目驚心,在針對29個對市場安定有重大衝擊的大型經濟體(Systemically Important Countries)進行風險測試的結果,在監管較為鬆弛的企業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竟然瀕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警戒線。

20191220-乾隆來觀點配圖三。(作者提供)
IMF探討在長期超低利率的環境下,如何因應金融市場的危機升高,並指出風險已經超過金融海嘯時期。(作者提供)

IMF的警告非常明確,資產價格在超低利率環境下的劇烈波動,監管較為鬆弛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與企業,槓桿倍數大增,而這些都是商業銀行的客戶,一旦出現系統性的信用風險,對於銀行體系將帶來難以控制的局面。商業銀行固然可以藉由擴大放款、提高手續費收入、裁員降低成本等手法來因應負利率的風險,但是,真正的威脅來自資產價格波動,這正是負利率時代,銀行經營者最大的挑戰。

*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