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拚大選竊國買票經濟學

2019-12-11 07:10

? 人氣

林佳龍(簡必丞攝)+蔡英文(蔡親傑攝)+陳吉仲是這次大選的政見(策)撒幣三人組(顏麟宇攝)

林佳龍(簡必丞攝)+蔡英文(蔡親傑攝)+陳吉仲是這次大選的政見(策)撒幣三人組(顏麟宇攝)

花公家錢,買自我黨私選票,是2020這次大選最讓人作嘔心瀝血的國家恥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家的公然組織化制度性花錢騙選票

半世紀前參選人會自掏荷包「私下買票爭勝選」,近幾十年則「竊盜國庫錢財」假借「福國利民」的政經名目公共政策慨諾事項「公然組織化制度性買票爭勝選」,這正是現代自由民主政治體制越趨腐壞頹敗的關鍵腫瘤,即使今天最先進社會,都再也票選不出像樣的國家級領導人,更產生不出什麼「世界級領袖」人物來;在臺灣,相同的情境狀況,自有「總統直選」後,更是越來越發偏邪嚴重;尤其,這次2020大選更毫不避諱地以「當家的最鬧事」,更是醜態畢露,讓人欠難恭維。

每逢大選熱戰,必然有人大開福利支票慨諾搶劫國庫財政拋錢撒幣收買選票,也果然都勝選得志,以平庸之資坐上掌權治國大位;這正是廿世紀90年代以來,所有先進民主國家越來越發劣化的普遍趨勢現象,凸顯民主政治「民粹主義化」病變正在惡化。令人倍感驚心的是,臺灣也大踏步跌進這一淌惡水污濁之中了。

競逐勝選已開出口頭支票逼近一兆元

最近三個月來熱烈競選總統的兩大參選人競爭大撒幣,合計開出「競買選票」的承諾政策支出事項,累算已經超過九千億元,高占中央政府年度預算的45%,勢必大大衝擊扭變國家財政秩序,甚至嚴重破壞國家財政紀律之虞,值得一談。

當明年一大選總統參選人確切底定之後,尋求連任的蔡英文早已利用當權執政黨地位優勢,正忙不迭強強推出「擴大內需方案」到「0到6歲國家一起養」的一大堆「掏用全民百姓繳納稅款買單蹭選票」型態之「小確幸濫補貼」政策,倘若再加上「長照2.0升級」「老農津貼躍升級」及「完全不計經濟成本效益性」的軌道交通建設事項,初估英派慷慨濫撒「大家的錢」累計已經超過了九千億元,固然比不上風電計畫兩兆二那般大手筆「空國庫」之慷慨,但也夠令人瞠目結舌。

在野韓國瑜則祇能略用政見發表方式,節制進行「競選總統競爭大撒幣」措施,份額加總最多不到兩千五百億元,搆不上蔡英文的三成。

20191209-國民黨正副總統召集人韓國瑜、張善政9日出席選舉號次抽籤。(盧逸峰攝)
韓國民黨正副總統召集人韓國瑜、張善政開的更見支票,份額不到蔡英文總統的三成。圖為韓張兩人出席選舉號次抽籤。(盧逸峰攝)

最乏前瞻性也無經濟加值的「移轉性支出」亂撒幣

但是這當中,已顯現出兩位總統參選人「競選大撒幣蹭選票」事項之中的確存在若干重大的「大撒幣經濟學之經濟正義與經濟悖理」爭議。

這次兩大主要參選人的「大撒幣」承諾實施事項,有許多是屬於根本不具生產力,不具經濟加值涵度,毫無前瞻性可言的「移轉性支出」,亦即所列貼補支出,祇是從全民納稅人繳交稅額中一手轉一手給予「有限且特定的私人家戶或個人」,毫無經濟生產力與經濟加值之增生,正是一向現代民主政治體制的莫大治國禁忌;然則,特別是蔡英文的「大撒幣」施作事項,在「移轉性支出」方面更誇張無度,已然到達肆無忌憚地步,濫肆摧毀國家財政秩序及毀國家財政紀律之殘忍程度,最大可能嚴重肇致「債留下一世代子孫」的遞延性經濟社會禍害,最令人髮指。

「負稅收」肇致無效能無效率的負向生產力挫敗

這種移轉性支出,與經濟屬性上不具有任何「生產性」或「任何經濟加值意涵」;最典型的正是這一波蔡英文選前半年撒出的種種消費補助、福利金或老年津貼,本質都是透過政府機構將納稅人繳納稅款直接移轉給予受補助或受津貼者手上。不過,這種移轉性支出的施與受中間過程,並非是一種對等的均一同額函數關係;亦即取出納稅人所繳交的1000元稅款,交到受補助者手中的津貼補助金,很可能祇剩下500元甚至300元而已,以致往往需要從收到的稅款中拿出2000元,甚至4、5000元,也就是四五個納稅人份額,才夠支付該一1000元補助款到預定的受挹注者身上。

這中間的折半耗損,或所謂「移轉過程成本」的發生原因,乃是過程中間的確存在諸多減項因素所致:包括主事機關到地方政府末梢繁複多層級行政手續成本、政府機關X-無效率性所肇致的「不效率成本」,倘若更嚴重的碰上「官員貪污」或「官員挪借用公款所造致的利息浪費或時間遞延成本」,當然更加可能肇致多數「移轉性支出」事項的普遍化「無效能亦無效率」的負向生產力挫敗。

公共財「片面性圖利」個別族群或家戶私人之誤謬

由於「轉移性支出」在制度經濟學上具有十足的「單方向」「無償給予」特徵,因此,很多睿智經濟學者都把國家財政「轉移性支出」拿來與「國家定制稅收」相對比,而稱之為是一種「反向負稅收」的財政錯失;主要是「國家定制稅收」乃全體國民和工商企業將私人資財無償轉移繳交政府,而「轉移性支出」則是從政府手中,將國庫公共財使用資金以政策性無償轉移方式給予了特定家戶或個人,不啻是以國家公共資產「片面性圖利」特殊個別族群或私人,因此必須限度節制。

類似今天臺灣2020大選前夕敢於公然運用執政優勢,冒用政經福利事項名義,做為爭勝連任國家領導人的大選政見,實質操作「大撒幣買選票、買支持率」,已是當今現代民主政治社會越來越趨「激化民粹主義」國家選舉領導人的共相;祇是今天臺灣之情境,一般惟在最落後專制的自命是「自由民主」社會乃得能見,而且在這類落後專制「自由民主」社會的境況,初始猶會就所開出的選舉支票,含蓄保留一點「虛飾化空間」,對外祇用些「文青式」響亮動聽的口號名目喧嚷,頂多也祇敢承諾給予一些「間接性福利措施事項」,不若今天臺灣之放肆不拘。

20190905-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台南文旦行銷活動。(盧逸峰攝)
農委會是撒幣補貼的大戶。圖為主委日陳吉仲出席台南文旦行銷活動。(盧逸峰攝)

大肆風行的「大撒幣買選票」競爭潮

然而越是進入廿一世紀全球化知識經濟社會,民主政治國家反而變得越發激進民粹主義化,而社會百姓也因為貧富差距越來越拉大的影響,對於個人及家戶小確幸的「直接性福利措施」渴望與感官滿意也越來越高,漸漸偏好「直接性福利」的好感與有感,以至回過頭來促使爭奪治國大位的領導人參選人,對於「間接性福利措施事項」越感覺「不管用或已棄置不用」,尤其廿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世代,不要說相對上民主政治不夠成熟的新興市場國家,甚至連絕大多數成熟老牌民主政治國家,也紛紛大肆風行「大撒幣直白買選票」競爭潮。

所謂「直接式福利措施事項」的最核心作法,就是藉用公共政策的調適扭變,逕用「移轉性支出」名目手段,直接給現金鈔票予以個體家戶與個人,即社會上手中持有選票之人。

大撒幣勝選領導人越趨平庸化惡劣化

當然這次兩大總統參選人競爭大撒幣,固然有其大環境背景之存在,在全世界處於「民粹主義」勢燄炙盛時代,正大膽竊取全民納稅人繳交公款「公然大方」包裝成為「福國利民政策」名目「大撒幣收買民心選票」,而懂得操作的參選人,果然也在「大多數善良無知的諸多選民盲目支持下」,都能順利博取票投而勝選。以致1990年代以降,甚至於連一些號稱老牌最先進國家社會,也都不免淪陷在這種「絕對不文明不理性的污臭陷阱中」,馴至每一個現代「越是民主政治國家」的歐美社會,幾乎也都祇能選出「越來越不像樣的」國家領導人,而競相慨歎。

被大肆用為競選大撒幣手段的「轉移性支出」,在號稱自由民主政治發展不過兩百年歷史上,在許多西方先進國家財政支出的占比,一直屬於偏小的支出類項,惟自二戰之後的1950年代以來,其占比份額才開始出現明顯「量的跳躍」變化。

「轉移性支出」特別是其中對國民福利性的直接補助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份額才從10%不到水準向上增大,若干社會福利國家則更占財政支出一半以上。

肆意大撒幣必讓臺灣淪為典型「經濟侏儒弱國」

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看,任何國家經濟治理戰略的公共支出組合,通常都應該把「直接福利措施」移轉性支出,匡限在20%以下,俾免肇致國家經濟「羸弱不振」。

做為持續審視臺灣經濟發展成長歷程之中治國政策演進狀況的制度經濟學家,個人過去曾經不太理解:為何兩蔣治國時代,總是嚴限社會福利支出「祇占9%,最高不逾15%」的規矩何來?甚且做為長達40年國家財政秩序維繫的「潛規則」,乃至做為守護國家財政紀律的「標竿」?

年事漸長通達博參世界經濟發展驗證結果得知:凡是能夠管控在20%以內的,才有可能成就為經濟強國,成為世界級大市場的競爭力國家;其逾越20%上限值的國家社會,則或可以成其為「社會福利大國」,也必然祇是「經濟侏儒弱國」。

臺灣經濟發展歷程,到李登輝「黑金」掌政,大幅左傾採行「民粹治國」政策,社會福利支出開始突破15%上限而翻越20%,陳水扁「鎖國」政權更超過30%,到了馬英九「怯志治國」,則更將社會福利支出占比挺進到46.6%的危殆水準,以致使得過去30年時間,臺灣總體經濟力越來越羸弱乏力,經濟魅力轉暗淡,對外競爭力頹退;究其根柢癥結,自是宏觀經濟構面的致命性缺失所拖累。

依這次2020大選的競爭戰略訴求,倘若蔡英文承諾的9000億元大撒幣政策,果然悉數成真,則臺灣經濟社會際遇,勢必更加淒慘淪落典型「經濟侏儒弱國」。

20191208-總統蔡英文(中)8日在台中連跑6場輔選行程,首站就是來到第3選區無黨籍立委洪慈庸(左)的大雅競總成立大會。(蔡辦提供)
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全台大撒幣。(圖為蔡英文為立委洪慈庸站台。蔡辦提供)

「臺灣墮落現象」的救贖

自從90年代後半解除戒嚴後的臺灣,在自我高舉標榜「亞洲最自由民主國家」的虛假名號之下,更也在自詡民主進步政黨政治的口號聲中,已然讓「這個國家」加速度徹底自我淪陷到這種「極不文明更不理性的污臭陷阱中」;這次2020年111大選前夕的大撒幣,更讓社會知識菁英普遍見識到這種嚴重「臺灣墮落現象」,令人無盡疾首痛心。

不過,也在這次「大撒幣」政見中,除有交通專業爭議的基礎建設事項之外,最具前瞻性、經濟社會加值涵度、潛在總體要素生產力、且有可持續性、實質國力增值價值力的「大撒幣政見」,是關於整體社會創新動力源「國家人力資本」之投資開發與成長進步發展事項,包括:適用全體庶民學生的「學貸免息」以及「大學生、碩士生出國交換學習一年以上」等;因為,在今天乃至可預見的未來,這個領域的加碼促進,撒下去的鈔票,並非給予個別家戶或個體私人,而是一個乃至生生不息的一個又一個「年輕新世代」的「加值未來性投資」,這樣的投資,正是臺灣的前瞻性繁榮昌盛與永續發展之最關鍵性寄望所在,未來的臺灣前景,必然是並轡須要「實體資本資金」與「人力資本創意」的共榮成長,乃足以有效支撐總體國力的永續延伸成長。

當然,我人無不衷心希望,無論在朝在野總統參選人,在「大撒幣」政見的擬議與提出,倘若都能嚴守自制自律「規矩」在「能夠創新國家經濟社會吸引力」以及「能夠創新國家社會對外競爭力」的兩大領域範疇之內,積極之設想、發想,才有可能在競爭勝選掌政治國之後,真正能夠穩健務實而且有效地造福國家社會,真正為未來這塊土地上的子子孫孫謀永續之福祉。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