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的華爾街】美國品牌在中國拉警報!

2019-12-06 13:59

? 人氣

(圖/ Pexels)

(圖/ Pexels)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不只貿易戰》美國品牌在中國拉警報!

許多美國品牌耕耘中國市場多年,在這個「應許之地」他們賺得盆滿砵滿,但現在,它們可能得趕快準備衝刺下個有潛力的市場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爾街日報指出,除了貿易戰等政治因素之外,本土品牌崛起、中國民眾經濟情況改變,都對美商影響力削減產生一定影響。例如中國本土品牌精進品質之餘也學會更全面的行銷手法,讓消費者認為選擇身份認同濃厚的本土品牌,其實和買外國品牌差不多。

再來,中國社會對於政治問題極為敏感,像近期NBA火箭隊以及日本運動品牌亞瑟士(Asics)的事件,分別導致中國官方與消費者抵制;其中亞瑟士為了保住中國市場,選擇公開道歉。最後,中國經濟成長趨緩、消費者的負債比率逐漸提高,導致終端消費的成長日益緩慢。

美國企業為扭轉情勢頻頻出招,美國影業IMAX和本土品牌合作就是一種典型的嘗試,此外,美國零售品牌沃爾瑪(Walmart)深度在地化的策略,是另一種常見的策略。但在中美對抗的大氣候下,美商各施各法能見到多少效果,恐怕仍難太過樂觀!

閱讀華爾街日報完整報導

撿便宜還是踩地雷?》敏感時刻「北水」為何熱捧港股?

(圖/ Pexels)
(圖/ Pexels)

香港從今年六月持續至今的反逃犯條例示威,確實讓社會撕裂、零售市況極為慘淡;但因此低迷的港股,反而加速引來資金買盤。將近200億美元被暱稱為「北水」的中國資金,持續流向香港股市。華爾街日報解讀,這除了反應中國投資人認為抗爭情勢應不會持久,另一方面也反應中國資金撿便宜的心態,顯示當前港股應該是被低估了。

根據港交所或恆生指數有限公司對港股預測,港股相對於A股報酬都比較低,換言之,同一家公司若在A股與港股雙掛牌,其A股估值較貴;因此不排除有些中國資金可能打算趁著這一波港股低迷期間,逢低買進有套利空間的雙掛牌股票,等待時機獲利了結。

當然,諸如騰訊、中國燃氣、領匯、匯豐銀行、長實等績優股,以及剛剛掛牌的阿里巴巴,這類標的既然內地股市從缺,又逢估值回落,確實也是「北水」逢低吸納的絕佳時機。

閱讀華爾街日報完整報導

外商不再夯》為什麼中國年輕人越來越不願進入外商上班?

「00後」出生的孩子,今年也已經滿18歲了,這群年輕人陸續進入社會,改寫了每個國家的勞動面貌。華爾街日報便指出,千禧世代中國人看待工作大不同於他們的父母、祖輩,而且本土企業提供不亞於外商的自由以及薪酬福利,讓年輕人才有跳槽到本土企業工作的趨勢。

報導分析,在陸資企業中年輕人才享有較多的決策空間,讓他們有主導全局、被重視的感覺;不可諱言,多數外商在中國的職務仍多屬於執行者,雖然有人才培訓計畫,但不如本土企業積極成長來的有挑戰性。根據貝恩資本(Bain)研究,大陸外商高層跳槽本土企業的比例已經高達40%,但這個比率在2016年還不到三分之一,顯示外商流失人才情況頗為嚴重。參照最上方美商在中國挑戰重重的報導。

閱讀華爾街日報完整報導

這才是大賣空!》橋水基金達里奧:想知道我做空多少?不告訴你…

(圖: Tech Crunch@flickr https:::reurl.cc:W4V2We)
(圖: Tech Crunch@flickr https:::reurl.cc:W4V2We)

大戶動態永遠是最受關注的市場消息,好比巴菲特這季買進多少富國銀行、蘋果?他如何評論美國GDP放緩、國債金額上揚?這些「聰明錢」的看法,總是能盤據媒體顯著版位。近年撰寫「原則」一書大為知名的避險基金經理人達里奧(Ray Dalio),就因一則內幕消息受到市場關注。

達里奧創立的「橋水基金」,是全球規模第一的避險基金,達里奧一舉一動正是因此備受矚目;華爾街日報指出,橋水基金花了好幾個月時間,透過高盛、大摩等華爾街大型投行建立一組成本約10億至15億美元的選擇權賣權,押注明年三月前美國標普500指數或歐洲STOXX 600指數將顯著下跌。

儘管這筆做空只佔橋水基金總管理資產1%上下,但金額之龐大已經讓許多華爾街交易員議論紛紛:畢竟金融市場有其獨特的「自我完成」性質,看多者心態越堅定、人數越多,市場越是會順著大眾預期而上漲,反之亦然;「世界最大避險基金強力做空」如果被媒體拿來大做文章,顯然會被當成「洞見未來的先知」,屆時看到消息便開始掛單賣出的膽小散戶,恐怕不在少數!

然而,達里奧事後全盤否認這則報導。他強調橋水基金沒有淨空單部位,認為華爾街日報誤解了他的言論。不過,達里奧也沒有進一步解釋橋水基金的詳細布局,畢竟這可是他吃飯的傢伙!

閱讀華爾街日報完整報導

本文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是資深科技人、媒體人及金融人。國家元首、各國央行官員、財星500大企業領袖,都是他們往來的對象。各類國際新聞報導獎、亞洲財經獎,也曾經是他們的囊中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

金牛幫幫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