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路線不改,學者林敏聰:只能每天上街頭

2016-12-19 11:39

? 人氣

他以丹麥的「彈性安全」體制為例指出,低階服務業等最弱勢的勞動族群特別受到照顧,國家並提供職業婦女足夠育嬰假等相關福利,使多數受雇者能在自主性學習的工作樣態中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工作與技能,發揮天賦與熱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家難再保障勞動 林佳和:全球化讓勞動與主權脫鉤

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談論「勞動與主權」的議題。對於吳啟禎提到北歐的「彈性安全」勞動體制,林佳和指出,台灣近10年來,每年都辦國際研討會,邀北歐國家代表來台分享經驗,這幾年他發現連東歐的後社會主義國家波蘭也有成功經驗,但台灣每年的會議結論都是北歐經驗「太美了、太棒了」,「但不適用台灣」、「如果彈性安全暫時不適合我們的話,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模式?」

他指出,在保障勞動權益上,國家原負擔保任務,國家會創造勞動、保障勞動,全球化改變這個邏輯,國家競相以犧牲對環境、勞權的保障、減免租稅等作法吸引投資,國家的主權被淘空,全球化最大的困局就是勞動與主權、國家、社會、市場、金錢都脫鉤,又例如金錢不再做真實資本投資,而拿來做熱錢炒作。

161218-「更新主權的想像 實踐當代的主體」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甘岱民攝)
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表示,國家原負擔保任務,國家會創造勞動、保障勞動,全球化改變這個邏輯,國家競相以犧牲對環境、勞權的保障等作法吸引投資。(資料照,甘岱民攝)

林佳和指出,談到勞動問題,沒有辦法只聚焦在國家主權的面向,但不可能逃避這個面向,「不可能有人談勞動問題,卻說國家主權不重要」;台灣作為主權空間,面對國際與全球資本分工體系,要如何自處?另外,台灣至少有100萬人在中國工作,到底在不同的主權體之下,要如何處理勞動問題?

他引述德國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的話指出,最重要的任務是「重新發明政治」,政治出現問題,做不到承諾,必須重新找回政治,在勞動議題上,處理個別勞工保護、勞動市場如何安排「彈性安全」體系,雙邊、多邊秩序如何處理勞動移動,「國際勞工組織」如何找到對勞動力最好的管制等議題。

至於台灣與中國的問題,林佳和指出,主權看起來好像不存在,但並不是真的不存在,前國民黨政府曾想要簽訂兩岸勞動合作協定,這也許不是很好的名詞,但至少代表,「政府一定要做些什麼」,在此議題上,政府不能袖手,必須找到應有的做法,也許不令人滿意,也許有很多批評,但政府非做不可。

161218-「更新主權的想像 實踐當代的主體」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甘岱民攝)
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引述德國社會學家貝克的話指出,最重要的任務是「重新發明政治」,政治出現問題,做不到承諾,必須重新找回政治。(資料照,甘岱民攝)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