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KPI、心戰喊話都沒用,精誠總座用這招轉型成功:想說服員工,老闆先閉嘴,系統龍頭多賺4成關鍵

2019-12-03 09:10

? 人氣

「你寫e-mail沒有用,叫大家合作、讓利,沒有人理你啦!」林隆奮苦笑,每次講完課、罵完人後,員工就忘記了,因為他們不曉得為何而戰,「演講只有7分鐘有效。」林隆奮這才發現,雖然大家都知道組織轉型,靠的是溝通再溝通,但重點,不是急著「說服」,而是先「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手過招是,你先出招,我知道你的痛點,我才給你回應嘛,不是嗎?」他形容。

他怎麼聽?
導入對話工具、成立講師團

於是,他閉上嘴巴開始聽。他聽到,員工跨界合作,最大的痛點在於,大家都從不同的利益角度出發,很難有共識。例如,常有的狀況是業務拿到訂單,但財務不答應付款條件、法務不同意罰款條件等。

於是,他導入新工具、幫大家快速建立對話平台。例如,透過企業溝通工具Zoom、Slack開線上會議,直接討論問題癥結點,並搭配視覺化商業分析軟體Tableau,有爭議時,立刻打開圖表,以圖示出做每件事的機會成本等。

當業務坦白,根本不知道怎麼賣別人的產品時,他就幫大家搬磚頭。

5年前,精誠成立講師團,從幾百人當中選出100位跨部門的高階主管和高潛力人才,組成每組5人的跨部門小組,幫助業務賣他們不熟悉的產品。

但這群講師初始也會抗拒,他先傾聽真正的原因為何。原來,因為這是跨部門合作,顧問怕老闆不知道他們來做這件事,不理解他們的貢獻。所以林隆奮找來這些事業單位主管列席,讓老闆先知道派講師團的意義。

他也聽到,這群講師怕出去助攻後,失敗會丟臉,所以他找人專門在內部說故事。每次有人出團後,不論成敗,他都會請同仁大講,「這團出去,傳遞我們公司的價值,值得鼓勵。雖然沒有成功,我們也是把它的價值放大出來,給所有人聽。」

業務怎麼聽?
先跟客戶談長期經營戰略

一次、兩次,次數多了,「正向力量出來後,我文化就出來了。」林隆奮說。在這些講師團助攻下,現在,已有業務可以一人賣到多達40種產品。

這些講師團到客戶端,因為各有專業,「我們不談業務,而是談長期的發展戰略,我們去,就是給他5個成長方案,告訴(他)這五項改完之後,業績會增加多少?會員增加多少?」林隆奮說。

每名大客戶平均在精誠的預算因此增加,甚至有的還翻倍。「更好的不是金額,而是客戶把他未來的經營規畫策略告訴我們,」林隆奮說。

有家電業顧客原本只想跟精誠買ERP系統,但精誠不跟客戶談ERP,而是ERP如何和電商、數據整合,才有辦法轉型成O2O的電商。

對講師團成員來說,從剛開始感覺是被推出去,到後來也有所收穫,因為他們得以直接面對客戶,更知道產品盲點在哪,可以優化產品設計。「這對我們有發展成長壓力的人,是很大的誘因。」蕭維鈞說。

內部先願意合作了,這幾年,精誠開始積極展開外圍購併,光是過去3年,就至少投資7間公司,從金融起家的精誠,才得以把領土延伸到各行各業。現在,其他同業,如敦陽、聚碩、中菲,每家都有自己深耕的產業領域。

但他的挑戰是,精誠想打破部門藩籬、鼓勵業務賣別人產品的做法,並不簡單,「的確公司整合是好的方向,只是非常不容易。」一名資訊服務商副總經理說。

20年前,精誠靠垂直整合,把毛利衝高,如今,他們想靠內部跨界、生態整合再走下去。「客戶的生態圈在擴大,你不可能依靠一個垂直或一個水平(存活),它是一直在重新的跨業。」

這是林隆奮平均花6成時間,在內部溝通的原因:他得讓大家習慣互助,才得以不斷變形。

閉上嘴巴,聆聽對方的痛點,是門智慧。當看到改變後,又不吝於張開嘴巴,大聲讚美,則是另一門修行。但是好的轉型,就是在這聽、說的拿捏智慧中,逐步展開。

作者/張庭瑜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