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國勢衰而不潰 臺灣需要韜光養晦

2016-12-15 06:30

? 人氣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指出自己日前接聽蔡英文的來電並無不妥,又認為中國在多個議題上對美國的態度不見得合作,質疑國家未來是否應受「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約束。(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指出自己日前接聽蔡英文的來電並無不妥,又認為中國在多個議題上對美國的態度不見得合作,質疑國家未來是否應受「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約束。(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再次語出驚人,在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訪問時指,自己日前接聽蔡英文的來電並無不妥,又認為中國在多個議題上對美國的態度不見得合作,質疑國家未來是否應受「一個中國」的政治論述約束。德國多份傳媒表示,川普不按常規出牌,已使中國陷入了防禦一端。美國媒體有見及此,亦開始對之稱讚有加。整件事件來得如此突然,臺灣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陸不滿蔡英文有關「九二共識」的表態

總統蔡英文在2016國慶大典發表演說。(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履任後,大陸就對她甚感不滿,認為她沒有果斷承認「九二共識」,於是對之頻頻給予警告。(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履任後,大陸就對她甚感不滿,認為她沒有果斷承認「九二共識」,於是對之頻頻給予警告。上月,香港執法人員在貨櫃碼頭「查獲」九輛裝甲運兵車,經新加坡官方確認,實為於臺灣訓練後運送回國的軍備。事件備受香港市民關注,當地通訊社「傳真社」引述消息人士指,貨櫃輪船在抵港前先路經廈門的碼頭,當時大陸的港口人員一早發現船上載有軍火,惟無即時處理,而是通報香港海關,後者於是採取行動。值得細嚼乃外交部耿爽回應事件的言論:「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與合作。我們要求新加坡政府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新加坡故然遭殃,但箭頭明顯對準臺灣。然而,借新加坡含沙射影絕非中國對蔡英文施壓的首例。中國先是在她上任不久後停止官方的交流,又阻礙臺灣參與國際會議或發表演說,並利用「藍營旅遊團」和「習洪會」作離間,更發言「嚴打台獨商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及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於近日疑因此婉謝出任資政。不能否認,臺灣的生存空間,除了連繫於美國的國勢,也與中國的國力有關。

鄧小平 軍裝
鄧小平等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提倡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勢如破竹,有關數據節節上升。(資料照)

迄二○○一年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出版《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不少政經界人士都揣測中國「到底可以強盛多久」。有人對中國發展遠景仍感樂觀,當然持悲觀態度者亦不乏。不過,即使「中國崩潰論」在二○一二年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被列為十大最糟預測之一,猶記得上年三月中國兩會期間,美國著名漢學家沈大衛在《華爾街日報》撰寫文章〈中國即將分崩離析〉(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仍瞬間引起國際輿論界的注意。的確,自從鄧小平等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提倡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勢如破竹,有關數據節節上升。然而,這種「讓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方針卻加劇了貧富懸殊,還有不建全制度所導致的人口老化、環境污染、貪腐文化、外資流失等種種問題,加上全球需求下降,中國似乎陷入盛極而衰的窘況。這令人憶起清代的乾隆。那時皇帝對着外國使節,意氣風發,在敕諭直言:「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但不到數十年,天朝就被西方國家恃强凌弱了。《周易‧象傳》有云:「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清朝衰敗之快,正好提醒今日的中國政府,不要因為一時風光,就咄咄逼人。所謂浮雲世態,政局的潮漲潮落,變化莫測。那麼,展望臺灣的未來,其生存空間會否隨着中國的轉弱,和川普近日親臺的態度而變得樂觀?又未必。

現實主義為川普對華政策的中軸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AP)
川普是商家出身,他的思維與現實主義密不可分。他並非完全否定「一個中國」,而是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資料照,AP)

先從世界政局的趨勢來看。乾隆晚年起,清廷勢力遞減,反而西方國家如日方中,她們在全球各地大肆殖民,政治及經濟有欣欣向榮的本錢,與中國構成一種「此起彼落」的現象,加速了滿清崩瓦的時間。但是,今日的國際格局卻與之迥異,皆因全球化令世界各地連結起來,成為一種另類的「命運共同體」。上文提到,現今的中國有轉弱的跡象,問題是:歐美多個西方國家在同一時間都遭遇難題。無論今年被稱為「黑天鵝」(The Black Swan)的英國脫歐,以及川普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右翼和保護主義在西方的橫行,某程度緣於民眾對國家經濟的不滿。二戰後的資本主義黃金時代(Golden Age of Capitalism)已一去不復返,全球經濟衰退,令西方同樣面臨管治的危機。也就是說,縱觀當今形勢,一個國家能盡量減低衰退速度,就是力爭國際地位的不二法則。這種情況下反而對中國有利,因為就算它難以阻止經濟的衰退,只要有方法減輕走弱的速度,她仍能保持全球地位一段較長的日子。

其二,不應對川普一時的對臺言論有過大的反應。川普是商家出身,他的思維與現實主義密不可分。他並非完全否定「一個中國」,反之留下一條尾巴:「除非我們與中國在其他事情有協議,如貿易......」(unless we make a deal with China having to do with other things, including trade.......)若觀察川普的任命人選,就更肯定他並未有偏頗臺灣。誠然,準白宮幕僚長蒲博思(Reince Priebus)與臺灣關係不錯,但不要忘記,川普亦任命與中國關係良好的愛荷華州州長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為駐華大使。川普對華態度雖然看似較歐巴馬強硬,但將之定義為鷹派就不符事實。他無意推倒美國近年一貫的兩岸方針,則既利用臺灣以牽制中國,又不與中國交惡,以免損害國家的利益。正如白宮在《紐約時報》的特派員Mark Landler在該報撰寫的標題:“Trump Suggests Using Bedrock China Policy as Bargaining Chip”,由公開與蔡英文通電的消息,到威脅不承認「一個中國」,川普只是嘗試轉守為攻,加大自己就任後與中國談判的籌碼而且。如此看來,中美關係嚴重惡化的機會也不大,而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仍是舉足輕重,臺灣依舊需要在政治寒冬中掙扎。除了盡力保持與美國的友好關係,臺灣別無他法。昔日中國採用的「韜光養晦」,臺灣看來要范水模山了。

*作者任職於香港中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