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因港警「進攻」校園逃回台灣!BBC專訪赴港台生:看到警察還是敏感,下一秒才想起身在台灣

2019-11-27 12:50

? 人氣

「很難想像。」陳屏兆說,他真的很難想像,會在校園內會發生衝突,他強調,從9月到11月,「我的想法一直是不管外面發生什麼事情,學校都不會受到波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中文大學抗議者
香港示威從從街頭抗爭延伸進校園,至少已有368名留學香港的台灣學生返回台灣。

「宛如歷史重現」

同樣也以為香港警察不會進入校園的黃行,今年22歲,他在台灣念完高中後就赴香港中文大學唸書,今年大四,剩一個學期就要畢業。

看著香港警察與學生的大規模衝突,他形容是「威權時代的歷史,在眼前發生。」他對BBC中文說:「我一直覺得大學是神聖的,即使是極權政府也不會用這樣子大規模武力、封路的情況進校園。」

黃行
黃行在香港中文大學唸書,今年大四。看著香港警察與學生的大規模衝突,他形容是「威權時代的歷史,在眼前發生」。

黃行說:「實在不可置信,若要抓捕學生,不需要用到這樣的武力去大規模『進攻』校園,看起來更像是蓄意行為。」11月12日前一天,他因為討論報告在校園渡過一夜,接著就被困在學校。

回憶衝突升級的那天,黃行看到警方施放催淚彈,就像雨一樣從空中落下,才意識校園成了戰場了。他說,從救援角度而去幫忙,像是搬物資或是協助被催淚彈波及的同學處理善後,「這是我們能做最多的。」

台灣人在香港示威中不是主角,大部分台灣學生也不會實質參與其中。黃行解釋,因為安全問題,台灣學生不會太高調,他說:「我們支持的方式,是讓台灣朋友知道香港的現況,或私底下討論和分析,但絶對不會莫不關心。」

黃行說,看到香港這幾個月的示威,心中難免會感到難過,覺得若「香港政府或北京政府更有智慧,是不是就不會讓民怨到達這個程度,香港社會也不會撕裂地如此嚴重」。他說,很多人因為立場關係,與朋友或家人感情撕裂。

在香港生活超過三年,黃行觀察到了香港的轉變。他說,過去香港給他的感覺是政治冷感,金錢至上,現在卻看到很多人為了自由走上街頭。他並舉例說,「香港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很高,因此認識到表達以及政治參與的重要性。」

香港大學網站上的公告。
香港大學網站上的公告(資料截圖)。

台灣近期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是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當時黃行才高中一年級,並未有太多接觸,香港示威反而促使他思考民主及社會運動,給他帶來了不少思想上的衝擊。

黃行的宿舍在沙田,是香港常發生示威的地點之一,像是新城市廣場常會有示威者聚在一起唱歌、喊口號,有時會看到防暴警察進來,會感覺有點害怕。

他說:「最近在香港大部分都是防暴警察,帶著盾牌,有距離感,兇神惡煞,有種不知道他們會做什麼的感覺。」

香港示威大大扭轉了黃行對港警的想像,他以前在電影中看到的香港警察是專業、高效率且敬業的一群人,「但這幾個月看到的情形,及社會所批評的行為,都很不能相信這是港警」。

回到台灣後,黃行對警察的警覺性竟然也無意中升高了,他說,「在校園看到巡邏警察時,還會有點敏感,但下一秒才反應過來,知道現在他在台灣,沒事。」就連在路上看到人戴口罩,他都會多想一點。

香港街頭的示威及警民衝突,早已成為黃行的「日常」,再熟悉不過,回台灣後他反而有些不適應,他笑著對BBC中文說:「台灣很安全且寧靜,有時反而會覺得奇怪。」

黃行計劃大學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面對香港未來情勢的不確定性,他的家人希望他回到台灣就業,但他仍說還會觀望。

赴港交換的台生陳屏兆則還有一個學期的交換生涯,但他還不確定學校是否會如期開學,對香港他還是充滿期待,仍希望回到香港把剩下的課程上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