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斷奶就被裝箱賣到中國!被爆帶頭賣小象 辛巴威政府辯稱:氣候乾旱, 販售收入可以救大象!

2019-11-26 09:00

? 人氣

萬基國家公園內大象因水源不足渴死。(AP)

萬基國家公園內大象因水源不足渴死。(AP)

辛巴威西部的萬基國家公園是非洲大陸上觀賞龐大象群的絕佳景點,近期卻傳出辛巴威政府帶頭將小象賣到中國。儘管《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今年的會議決議禁止辛巴威再將非洲象賣到中國及其他不是非洲象自然生存的地區,但這可能讓辛巴威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動物保育主義者也擔心此舉會讓大象交易地下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生物學者:「遭圈養大象平均存活壽命與生育率都較低」

辛巴威(Zimbabwe)的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是著名觀象景點,但就在國家公園距離大門不遠的地方,竟出現一個在動保團體間惡名昭彰,用來賣大象的大型茅草建築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稱他們驅車前往消息來源提供的座標,試圖靠近建築物邊緣尋找小象,該單位經理被問及用來關押待轉移小象的獸欄時,他僅表示不清楚此事並馬上請記者離開。不過,「辛巴威國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ZNSPCA)資深督察齊卡達亞(Chrispen Chikadaya)曾成功潛入此處。去年年底,齊卡達亞就已聽聞國家公園圍捕正在繁殖的象群、並抓走還未成年的小象賣到國外。

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是著名觀象景點。(AP)
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是著名觀象景點。(AP)

目擊者向齊卡達亞透露,這些人專門挑剛斷奶但體型還小,可以塞進貨運箱運到中國的小象。齊卡達亞認為此舉會使這些小象受壓力所苦,因為牠們不像在野外一樣可以自由活動,他指出若把大象關進籠子裡,就等於扼殺了他們體內的野性。從一段由「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發布的影片中就可看到一隻小象做出大象焦慮時常見的舉動,不斷前後踱步,這段畫面也引發軒然大波。

辛巴威野生動物管理局(Zimparks)發言人法拉沃(Tinashe Farawo)斷然否認外界虐象的指控,他批評這根本是子虛烏有的說法,大眾表現得好像他們不愛這些動物,「但這不是真的,我們把動物照顧得非常好。」他表示數十年來辛巴威一直都合法的把動物轉移至動物園、馬戲團、保護區,過去也很少有人會對此大驚小怪。他表示辛巴威一直都會把動物運到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這在這裡不是什麼新鮮事。」他還表示人們應該要更理性,而非被感性牽著鼻子走。

但研究大象超過數十年的著名大象生物學者浦爾(Joyce Poole)對法拉沃的說法嗤之以鼻,她指出大象是非常聰明的生物,不適合被關起來。「有人批評我們把人類特徵加諸到大象身上,但事實並非如此。」浦爾表示大象有同理心,能自我覺察,了解死亡並有惻隱之心,「辛巴威忽略了這些科學證據。」她解釋大象就和人類一樣是擁有高度社交能力的動物,一旦被關起來,大象就會覺得無聊消沈,產生侵略性甚至生病。

通常被圈養的大象之壽命與生育率都比較低,且更容易受關節炎等疾病所苦。另一名研究動物園環境的學者林賽(Keith Lindsay)解釋,有些動物確實更適合被人類飼育或住在動物園,因為動物園可以滿足牠們的生理需求,「但我沒看過任何一座動物園能提供大象所需的生活條件。」隨著科學家對大象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社會大眾對大象的態度及政府政策也開始轉變,例如美國家喻戶曉的玲玲馬戲團(Ringling Bros. and Barnum & Bailey circuses)在熄燈前一年(2016年)就已廢除大象表演。

辛巴威總統姆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今年6月公開稱辛巴威需要對外銷售野生大象以挹注保育動物的經費。該國政府5月時對外公布出售給杜拜與中國的90隻大象替他們賺進美金270萬元(約新台幣8242萬元)。辛巴威近年來找到有意交易活體大象的中國買家,但「辛巴威國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指控交易動物的細節和狀態都遭當局故意隱瞞。

齊卡達亞向CNN透露,2018年10月傳出國家公園要把大象運出口時,他和「辛巴威國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夥伴開了7小時的車回到萬基,儘管法律賦予他們隨時視察受圈養動物的權力,卻遭國家公園官員強行阻攔。隔天一早政府人員竟趁著督察睡覺時把大象們塞進貨箱運出國家公園。

齊卡達亞強調買賣動物流程應該要透明化,「我們有權知道政府送走我們的動物」,並強調政府有責任解釋圈養這些動物有何益處。CNN指出,辛巴威野生動物管理局後來終於公布了一些基本資料,如大象的下落與販售大象所得的用途,法拉沃稱過程一切透明,販賣大象的金錢都用在購買車輛和制服等物品。

關懷大象命運太奢侈 辛巴威1/3人口靠食物救濟維生

乾季時,辛巴威1/3人口必須倚靠食物救濟才能維生,不少人認為「30頭大象的命運」是第一世界才會煩惱的問題。法拉沃表示萬基國家公園必須自給自足,除了觀光收入外,另一個財源就是販賣大象。法拉沃表示大象應該為牠們的開銷負責,且生活在萬基的大象數量是4萬5千隻到5萬3千隻之間,遠超過國家公園所能負荷的量。

萬基國家公園工作的資深護林員西班達(Patrick Sibanda)表示該地的降雨時間一年比一年晚,光是去年10月至今因飢荒而喪生的大象就達到200頭。西班達邊走向一具倒在水坑旁的大象遺骸,邊告訴CNN記者:「情況真的很糟,今年有許多大象死去。」辛巴威的乾旱是支持外銷大象到中國之陣營的其中一個主要理由,他們稱國家公園需要錢才能修復人造水坑,拯救大象。法拉沃表示萬基沒有水也沒有棲息地,「但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由於氣候變遷,辛巴威陷入乾旱危機。(AP)
由於氣候變遷,辛巴威陷入乾旱危機。(AP)

包含浦爾在內的生物學家認為萬基國家公園應該以慢慢減少水源點的方式降低大象數量,而非以不自然的方法維持大象的數量,但她也承認辛巴威面臨的困境確實不好解決。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今年於日內瓦(Geneva)召開會議,規定辛巴威不得再將非洲象賣給中國或其他沒有非洲象自然存在的地區。

此決定獲得歐盟和非洲國家的支持,也受到動保主義者的讚揚,但可能因此喪失關鍵收入的辛巴威國內卻大力抨擊這個決策。辛巴威野生動物管理局稱他們會暫時遵守這個條約,但姆南加瓦已透過國營媒體暗示該國可以撤出協定,許多動保主義者擔心大象買賣將轉為地下交易。

齊卡達亞對CNN表示,他明白辛巴威國家動物園的處境,但他相信一定還有其他出路。他強調這些野生動物屬於全體辛巴威國民,不屬於個人或任何組織,「它們屬於我們的祖先、下一代和未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