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密支那戰役與美國75遊騎兵團的前世今生

2019-11-24 07:00

? 人氣

1943年,為爭奪密支那與掩護修築的中印公路,爆發密支那戰役,死傷嚴重。圖為當時參與密支那戰役的大批C-47運輸機。(作者提供)

1943年,為爭奪密支那與掩護修築的中印公路,爆發密支那戰役,死傷嚴重。圖為當時參與密支那戰役的大批C-47運輸機。(作者提供)

在第二次大戰當中,盟軍曾多次使用CG-4A滑翔機參戰,首役是1943年7月的西西里島戰役、密支那戰役為盟軍第二次使用CG-4A參戰、而CG-4A參加最大的戰役則是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登陸戰(代號:「大君主作戰」——Operation Overlord)……

另參加密支那戰役的盟軍部隊分別是——新38師、新22師(以上均為新1軍)、新30師、第50師、第14師以及美國的麥瑞爾突擊隊,總兵力約3萬餘人。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1.png(作者提供)
Waco CG-4A 滑翔運輸機是由運輸機(主要是C-47)拖拽起飛,到達目的地之後再與運輸機脫鉤後自行降落,它可以及時將作戰人員(可以運送13名全副武裝的官士兵)、武器裝備及戰略物資運送到指定地點。其機身大部份為木製結構,外以布料包裝,製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作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不用考慮回收問題。而且它著陸所需的滑行跑距離非常短,只需要略微平坦點的地面(田地、道路……)就能完成降落動作,在戰場是相當簡易好用的運輸工具。不過最大的缺點是--運輸機在拖掛上CG-4A之後其飛行時速就不能超過於200公里,因此選擇出發的時間和空降地點是相當重要的,不然這些飛機將很容易的成為敵方空軍和防空高射砲的空中活靶。CG-4A在1942年試航成功後立即量產,總計第二次界大戰共生產13,903架。(作者提供,取自維基百科)

為支援盟軍反攻緬甸,美軍組建敵後長程滲透突擊隊——「麥瑞爾突擊隊或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

1942年(民國31年)5月,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兵敗緬甸後,盟軍退至印度,與日軍展開了一年多的相持階段。1943年(民國32年)8月17日至8月24日,美國羅斯福總統和英國邱吉爾首相在加拿大魁北克市(Quebec City)所招開的「魁北克會議(Quebec Conferences,會議代號為:「四分儀」)」中做出反攻緬甸之戰略決定——「首都計畫」,之後美英中(國民政府代表為宋子文)三國以「首都計畫」定出於1943年春發動代號「人猿泰山」又稱「安納吉姆(Anakim)」的作戰計畫——進攻緬甸。根據這個計劃:中國駐印軍(Chinese Army in India,CAI)——X部隊(X Force)自印緬邊境小鎮雷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中國遠征軍(Chinese Expeditionary Forces,CEF)——Y部隊(Y Force)則由雲南出兵翻越野人山,兩軍分頭夾擊緬北,英軍部隊則擔任助攻,其戰略之初期目標為——先收復緬北,打通中印公路(中國昆明——印度雷多),同時擴大並加強中印之空運運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掩護與協助盟軍反攻緬甸,在「魁北克會議」上英美兩國也決定編成的幾支敵後突擊部隊,根據這一代號爲「圓桌武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計劃,美國戰爭部(War Department)於1943年(民國32年)9月特別向各地區司令部發出動員令,徵求有叢林作戰經驗的老兵,能自願來加入這支暫時被命名為5307的臨時綜合作戰單位,戰爭部提供的獎勵是收復緬甸後可提前退伍。命令發出去之後,1943年(民國31年)10月各地的志願官兵陸續來到印度報到。統計顯示這支部隊組成主要來自以下各單位:

(1)加勒比海防衛司令部:960人(均受過嚴格的叢林作戰訓練)。

(2)美國本土地面部隊:970人(均受過跳傘訓練)。

(3)南太平洋司令部:674人(均為參與過瓜達康納爾島和所羅門群島戰役的老兵)。

(4)西南太平洋司令部:274人(均由麥克阿瑟將軍直接挑選有叢林作戰經驗的官兵)。

(5)加上CBI(中緬印戰區)支援人員(航空聯絡組和通信人員)。

全隊總計2,997人(註一)。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2.png(作者提供)

趕赴密支那、於叢林中穿梭的麥瑞爾突擊隊。憑良心說國內現有關於美軍第75遊騎兵團的前身──陸軍第5307團──即「麥瑞爾突擊隊」在緬甸戰場的描述都太過英雄化與簡單化(包含《維基百科》也是如此),反觀孫立人將軍在新38師的《戰場詳報》當中,就曾很不客氣的指出此部隊的三大問題:(1)是紀律不嚴、官兵各不相顧、生活互不相關、長官缺乏愛護部下之精神…(2)因物資充足、生活優裕、養成不事勞作而不能適應環境之習慣…(3)也是因為物資豐富,因此習慣隨意丟棄物品…。在1972年奪得非小說類作品普立茲獎、由芭芭拉W․塔奇曼女士(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所寫的《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驗1911~1945/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這本書裡,對於那些加入麥瑞爾突擊隊的美軍是這麼形容的──「這批所謂的志願加入突擊隊的美軍官兵,很多都是屬於性格粗暴和長期對社會或是軍隊心懷不滿的人」………「在美軍的醫療清楚中清楚的記載著──『我們希望來報到的都是精銳部隊。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很多長期患病的人……少數智商不足、還有很多人心裡有問題』。」所以「麥瑞爾突擊隊」真實的戰力與訓練並沒有──塞謬爾․富勒(Samuel Fuller,1912~1997)於1962年導演出品的《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別名:緬甸浴血戰;1962年3月16日於美國上映)》片中描述的那麼神勇與堅苦卓絕。不過這批人或許不是所謂的菁英戰士,但我們仍必須尊敬這些為抵抗侵略者而犧牲奉獻的友邦英雄。(作者提供,取自《World War ⅡDatabase》)

之後美軍將他們編成3個營、6個戰鬥小隊(每個戰鬥小隊平均440人,以紅、白、藍、綠、橙及卡基為隊色),其中有247人被編為支隊指揮部人員。同時為收集當地日軍情報,每一個營中都配備了兩名通曉日語的第二代日裔美國士兵。這支部隊由畢業於西點軍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和麻省理工學院(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軍事工程學系、且精通日語的法蘭克․麥瑞爾准將(Brig.Gen.Frank D.Merrill,1903~1955)指揮,因此被暱稱「麥瑞爾突擊隊或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簡稱「麥支隊Mer」),組成之初其部隊在美軍的正式番號是第5307臨時混合支隊(The 5307th Composite(Provisional)Unit,第5307暫編團),代號「格拉海德」(Galahad),直屬於馬歇爾將軍,之後再應史迪威將軍的要求而轉入其麾下。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3.png(作者提供)
第一次中國遠征軍主要戰役地點。(作者提供,取自亞洲週刊/25卷39期(2011.10.02))

日軍在緬北最大的防禦基地——密支那~麥瑞爾突擊隊在緬甸參與最後的戰役

麥瑞爾突擊隊在緬北戰場最艱苦的戰鬥、也是最後一場戰鬥是參與緬北的戰略要地密支那(Myitkyina)的之爭奪戰。密支那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分兩支,東支稱恩梅開江/NmaiHka,起源於大陸西藏察隅)西岸。往北通孫布拉蚌(Sumpura Bum),南可接八莫(Bhamo)至臘戍,西至孟拱(Mogaung)經卡盟可達胡康河谷,而與中印公路銜接,東經昔董(Sadung或Sadon,位於緬北克欽邦)通騰衝,兩地僅有一山之隔。其西北即聞名的庫芒山脈,將密支那地區與孟拱河谷間斷,形成最大的天然屏障。山中無道可尋,即有亦屬羊腸小徑,草莽叢生,步履艱難,實為防禦之有利地形(註二)。由於密支那為緬北的水陸交通樞紐,與孟拱、加邁,同為緬北戰略重鎮,因此在城北與城西都建有飛機場(北機場與西機場)。

日軍在緬北的駐軍有第18師團、獨立第24旅團、第53、56師團一部,共約6萬多人,主要兵力就分駐在密支那、孟拱、加邁等戰略要地,構成犄角陣勢,易守難攻。當時負責密支那守備任務的為丸山房安大佐所轄的第114聯隊(即丸山守備隊,日軍的聯隊相當於舊制陸軍之團級單位)。早期第18師團的作戰物資主要儲存於孟拱地區,但其中重要之一部份分置於密支那。因糧秣、彈藥倉庫仍在密支那,故在胡康作戰期間,第114聯隊還負有把密支那軍需品運送至孟拱的任務。但是在1944年3月上旬由奧德․溫蓋特勛爵所轄之欽迪特支隊空降緬北,密支那鐵路在莫罕附近被切斷後,對第18師團的補給路線改為經密支那,即供應胡康河谷的軍需品,需先經八莫運往密支那,再由密支那改裝火車運往孟拱。(註三)

因此盟軍若能順利攻下密支那,不但拔除了日軍在緬北的重要戰略基地、打通史迪威公路外,同時還可以在此建立一個空運基地,而且可以直接將緣華的輸油管延伸至此,也可加大駝峰航運的運輸量,估計在雷多公路完成前,援助中國的物資每月可望增加2,000噸;另一方面,對日軍來說,密支那一旦失守,代表第18師團的運輸和補給線將被切斷(註四)、已經入侵至滇西的第56師團遭到孤立,整個日軍位於緬北的防線將被瓦解,為此日軍必將拼命死守此地。

史迪威決定不理英國,單獨出兵攻佔密支那

密支那在1942年5月上旬被日軍佔領之後,經過第18師團——將近兩年的苦心構築,已經在此建立了許多四通八達呈輻射網狀的坑道碉堡,各工事間火力上下交叉配置,密集而幾乎沒有死角,其防禦設施不但堅固,而且射孔均設置的非常巧妙而隱蔽,若沒有遭到攻擊,你即便走到面前也很難發覺它的存在,尤其日軍狙擊手不但射擊技術精湛,戰鬥意志也相當堅強,他們躲在樹上時,會用繩索將自己兩腿綁在樹幹上,即使被我軍擊中身亡,也不會掉下樹來,若不被發覺他已死亡,仍會造成我軍官兵的心理恐慌,甚至還會浪費子彈與人力去對付樹上已死的日軍狙擊手,因此要奪取密支那並非易事。

當時擔任東南亞盟軍統帥的英軍蒙巴頓將軍(L.Louis Mountbatten,1900~1979,海軍元帥)就建議:盟軍的作戰目標應該是易攻的孟拱(Mogaung)河谷,而非密佈工事碉堡的密支那;不過這不單是英國人對於當地日軍的情報分析後所做的結論,最主要的是當時英國人心裡想的是──暫時放棄緬北(先不理會緬北),將盟國準備援助中國的戰略物資先轉去收復戰略位置較為重要的前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與蘇門答臘。為了避免橫生節,因而史迪威決定對英軍保密,他決定在中國駐印軍還在孟拱河谷與日軍第18師團激戰時,單獨下令國軍與麥瑞爾突擊隊共同進攻密支那,在緬北開闢第二戰場(註五)。

為此史迪威將軍在1944年4月下旬做出了一個大膽的突襲戰略決定:他以廖耀湘的新22師進攻甘馬因(Kamaing),孫立人將軍的新38師迂迴攻擊孟拱。21日,駐印軍總指揮部決定派出中美聯軍組成兩支突擊縱隊——K縱隊(隊長凱利生上校)與H縱隊(隊長亨特上校)(其編制如附表),從山區小徑挺進攻佔密支那西機場(代號為【眼鏡王蛇行動】),之後再下令盟軍使用C-47運輸機與CG-4A滑翔機從印度的雷多與新平洋運送駐印軍空降密支那西機場,最後則完全佔領密支那(註六)。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13(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資料摘自《(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22)

攻佔密支那部隊的指揮官原先決定由麥瑞爾(梅里爾)准將擔任,後來因他有病不能隨行指揮艱難的挺進任務。因此暫時由亨特上校指揮。28、30日,新編成的兩支突擊縱隊分別由孟關東南的大克里出發,由於緬北雨季提前到來,只能以每日8公里的速度隱密的穿越密支那北面的原始叢林,爬過懸崖絕壁的庫芒山(Kumon Bum),沿羊腸小徑,翻山越嶺穿越原始密林,十多天與外界斷絕聯絡,原定於5月12日到達密支那並佔領機場,但因途中在——在沙勞卡陽、雷班(Ritbong)、丁克路高(Tingkrukawng)等地與日軍第114聯隊(丸山房安所轄的密支那守備隊)的第2大隊(等於營級單位,大隊長山畑實盛少佐)遭遇,雙方發生激戰,所以直到5月16日深夜,H縱隊的先頭部隊--第50師(民國33年/1944年5月初剛由中國調至緬甸)第150團才到達密支那西機場以南的南圭河,隨即切斷了密支那至孟拱的公路,並繼續往機場前進。

到5月17日晨,美國第10航空隊對密支那進行了密集的轟炸,上午10時,150團所轄的1、3營正式對密支那以西約1公里距離的西機場展開攻擊,麥瑞爾突擊隊第一營則負責奪取伊洛瓦底江的渡船場。當時只有1個中隊(約100人)的日軍受到奇襲後倉皇應戰,不到1個小時便潰散,攻擊行動圓滿成功。部分日軍轉向密支那火車站退去。之後亨特上校向駐印軍總指揮部發出了「威尼斯商人」的信號,意思是──「我軍已佔領機場,運輸機可以降落」。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4.png(作者提供)
第一批降落在密支那西機場的美國工兵部隊。(作者提供)

駐印軍總指揮部立即命令開始空運增援部隊和火砲至密支那西機場,自下午3時30分起,第819航空技術大隊陸續利用——C47與CG-4A滑翔機空運中國駐印軍新30師第89團、第14師第42團及砲兵、工兵⋯⋯各部隊與彈藥補給到密支那西機場。史迪威也於18日上午帶著一群記者飛來密支那,《盟軍奇襲佔領密支那》的新聞傳遍全世界。(註七)曾經反對緬北作戰方案的東南亞戰區盟軍總司令蒙巴頓,這時也不得不向直接指揮這次突襲的史迪威發來嘉獎令,其中寫道:「這是一個非常傑出的成就,將載入史冊的一個功績」。(註八)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5(作者提供)
參與密支那戰役之C-47運輸機。(作者提供)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6(作者提供)
密支那戰役中美突擊隊作戰經過要圖。(作者提供,摘自《抗日名將潘裕昆(香港文匯出版社)》p85)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7(作者提供)
史迪威與麥瑞爾突擊隊之H縱隊亨特上校。(作者提供,取自《史迪威——中緬印戰區美軍統帥(星光出版社)》)

由於奪取西機場之役贏的太過輕鬆,以致麥瑞爾將軍誤判了日軍的整體兵力佈署,他忽略了經過長期的叢林跋涉,使得中美混合先遣突擊隊的情況變得很糟,很多人患了——痢疾、瘧疾、漾蟲病,戰鬥力已經快速下降,尤其沒有砲兵支援更是一大致命傷。最糟的是他誤以為密支那的日本守軍僅有300多人,輕敵導致指揮失當的結果造成——兵力分散、尤其未能確實切斷日軍的增援、補給路線,再加上日軍俘虜一個150團的伙食兵後得到進攻部隊僅有150團錯誤情報,使得原本計畫撤至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簡稱「伊江」,為緬甸第一大河,長2,288公里)東(右)岸佈防日軍,決定放棄撤退計畫而回過頭來強力反擊,結果源源不斷的日軍援兵衝入密支那,使密支那日軍的兵力猛增2倍多,達到5,000餘人(註九)。日軍兵力雖然仍比盟軍少,但由於日軍早在當地建有許多堅固且四通八達的堡壘和地道,盟軍錯失了以優勢兵力的奇襲機會後,就被逆轉成長期膠著、死傷慘重的壕溝爭奪戰。為了加快攻佔密支那,盟軍決定調撥第50師所轄之第149團接替原本的第14師第42團,42團則調回到雷多休整。同時增派新30師所轄之第89團、第90團投入密支那戰場。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8(作者提供)
麥瑞爾突擊隊之複製徽章。(作者提供)

5月18日凌晨,麥瑞爾將軍令——由麥瑞爾突擊隊第2營和英軍別動隊第6隊(主要由克欽族游擊隊所組成)合組的第3縱隊--M縱隊(共約600人)偕同第1縱隊(K縱隊)攻佔了北機場(現在的密支那大學校址)和錫塔普爾,並切斷了密支那與瓦劄(瓦劄位於密支那北方78公里處)間的交通聯繫。但不久卻遭駐瓦劄的日軍第114聯隊第2大隊的強力攻擊,麥瑞爾突擊隊戰線被日軍突破,第2大隊順利進入密支那市區與守軍會合,受挫之後的麥瑞爾突擊隊只能退守遮巴德一帶與第1縱隊會合,北機場得而復失。為此麥瑞爾將軍下令剛剛空運到之新30師89團第2、第3營在西機場西南至跑馬地一帶構築工事,以該團第1營守備機場;同時派出150團向密支那市中心及火車站攻擊前進。

團長黃春城受命後,以第1營為預備隊隨團部由中央方向進攻,第2營向新坡以東街口,第3營則在右線前進。但因為兵力分散,再加上美軍聯絡官孔姆中尉的陣亡而導致通訊不良,使得國軍得不到機場砲兵與空軍的支援,甚至還出現辨識不良而相互開火的慘況。因此第1營雖然攻進了火車站附近,沒多久反遭增援日軍的重重包圍而陷入險境,由於彈盡援絕,又得不到援兵,殘餘官兵只能在5月21日晚9時以肉搏的方式,並在第3營的全力掩護下,衝出車站,撤至附近的跑馬堤、河套一帶收容整頓,並負責對南圭河方面警戒。兩個營損失兵力過半,身先士卒的第3營營長郭文軒也因身中數彈壯烈殉國。趁著國軍潰敗,日軍乘機立即往前推進,不僅恢復了原來的戰線,也開始往機場方向攻擊前進。此時麥瑞爾突擊隊人員傷亡日漸加劇,80%的突擊隊員都患有瘧疾,每天空運出戰場的病號多達100多人,士兵倒頭睡在崗哨上。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9(作者提供)
麥瑞爾准將和突擊隊中的日裔翻譯士兵。(作者提供)

5月25日,亨特上校指責史迪威虐待他的突擊隊員(其實美軍原本規定到5月17日,攻下機場之初就應給予麥瑞爾突擊隊調離戰場回到印度休整),並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他強烈要求史迪威解散突擊隊員,但是史迪威考量當時的兵力調度與中國軍隊的作戰士氣,因此向戰地醫院下令:病癒者一律返回前線參戰。儘管戰地醫生強烈反對,但許多處於康復期的病人最後還是被史迪威下令送往前線加入戰鬥。(註十)

潘裕昆將軍決定組織敢死隊攻下日軍位於密支那的最後據點

由於戰事不順利,麥瑞爾竟以--中國軍隊戰鬥力低、軍官素質差為由,將敗戰責任全推給150團團長黃春城,並要求將其遣送回中國接受軍法審判,此舉惹火了奮力作戰的國軍官兵,群起抵制並認為美國人做事草率,行為武斷。史迪威將軍為平息眾怒,因此在23日偕副總指揮--鄭洞國將軍、新30師師長胡素將軍、第50師師長潘裕昆將軍(1906~1982,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參謀長伯特諾准將來到密支那,除了組織臨時指揮所外,同時對外宣佈:撤銷麥瑞爾准將所擔任的中美突擊隊司令的職務,送回印度雷多,另設密支那指揮部,由伯特諾准將代史迪威指揮作戰,如此才暫時平息這次的紛爭。(註十一)

同時史迪威也下令由新任5307混合支隊的麥根准將接替指揮密支那區域內所有部隊。但麥根少將也沒有對付陣地戰的辦法,依舊只能下令國軍強攻硬打。但正好碰上雨季提前來臨,大小河川經常因暴雨成災,造成補給、轟炸困難,天空多雲使得空軍活動亦受影響,再加上市區到處佈滿日軍狙擊手和詭雷,這讓國軍在密支那的市中心,就像碰上大屠殺一般,陣亡人數急遽升高,使得部隊的景況更是雪上加霜!23日,史迪威不得不再次撤了麥根的職,由柏特諾准將接替指揮。但柏特諾表現更糟,他不但沒有實兵作戰的經驗、又不敢親赴前線指揮,甚至完全看不起中國軍人,結果導致使國軍傷亡更加慘重,有時白天勉強推進幾十公尺,但官兵因為疲憊與給養不足,到晚上又被日軍從坑道發動的突襲奪回。

另外由於第89團到達密支那支援時,團長--王公略忽略立即佔領當地一制高點,結果被日軍佔領後造成國軍重大損傷,柏特諾就以指揮不當撤了新30師師長胡素將軍與王團長之職並將他們遣送回國,之後由新38師少將副師長唐守治將軍(1907~1975,黃埔第五期畢)接任新30師師長一職。但柏特諾未能及時接受中國軍官切斷日軍與孟拱、八莫通道的建議,不但使得密支那的日軍得以從這兩地得到更多的援助,第56師團步兵指揮官水源藏少將也趁此空隙,親率第146聯隊一部,自滇西趕來密支那增援。這些作為惹惱了史迪威,於是他在6月25日再度將柏特諾撤職,另以威爾斯准將繼任,但部隊的實際指揮任務則交由第50師與新30師兩師長親自指揮。威爾斯過去曾擔任美軍步兵學校教官,後來成為史迪威訓練國軍陸軍計畫的一員,是一位頗為活躍的美軍將領。威爾斯到任後,戰場情況開始略有改善。(註十二)

之後國軍後改以挖掘戰術的方式向前推進,並注意步、砲、空的協同,逐點摧毀敵人距點,於是盟軍的傷亡大減,包圍圈也逐步縮小。而到了7月,由於駐印軍已攻下--孟拱、加邁,密支那成爲一座孤城。國軍調整了部署,由第50師、新30師與麥瑞爾突擊隊從三面圍攻密支那。8月1日,國軍攻下密支那市區的7條主要街道,日軍被壓縮到城北及野戰醫院附近一帶頑抗。8月2日下午,第50師師長潘裕昆將軍(1906~1982,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接受了第149團團長羅錫疇(1902~2000,畢業於黃埔第七期)的建議,決定組織了一支104人的「敢死隊」(羅錫疇的回憶錄中載明的兵力為120餘人),在緬甸華僑寸世祖的帶領下,分成15個小組,繞道日軍背後,於3日淩晨3時配合正面部隊──150團同時發動進攻,腹背受敵的殘餘日軍,最後終於土崩瓦解,第114聯隊聯隊長丸山房安大佐率200多名殘兵(有一說是600多名人逃出)倉惶地逃出戰壕,用竹筏或游泳渡過伊洛瓦底江,向八莫方向潰退。

4日,聯軍完全佔領密支那及河對岸的宛貌。日軍密支那的指揮官--56師團步兵團長(即旅團長)水上源藏少將則於成功突圍、並順利安排傷員轉往安全陣地後,於他隆東岸的一棵樹下以隨身手槍自殺(死後追晉中將),他希望可以以自己的生命榮譽來換取那些脫離戰場官兵免受到「死守密支那」軍令的追究(註十三)。8月5日,持續80多天的「密支那戰役」正式結束,總計中美聯軍將守城的18師團114聯隊的主力,和56師團148聯隊及工兵部隊第12聯隊各一部全部消滅,共殲敵2,000餘人,並俘虜日軍官兵69人(註十四),而國軍(第14師、新30師、第50師)傷亡6,598人,其中陣亡2,405人,負傷4,193人,美軍陣亡272名,負傷955人(另有一說中美盟軍的死傷逾萬人)(註十五)。

如前所述,攻克密支那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駝峰航線」得以南移,避開山勢險峻的喜馬拉雅(Himalayas)主峰,改飛山勢較平緩的路線飛行,如此除了可以降低飛行高度,也大幅縮短航程,不但大大降低油耗量,也加大了空運量。當年5月的運量為1.3686萬噸,6月即猛升為1.8235萬噸,7月又增加至2.5454萬噸。到1945年1月,月空運量已經增為4.4萬噸,7月的空運量更擴大為9.1283萬噸。總計從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抗戰勝利為止,「駝峰航線」總共飛航8萬架次,從印度運送到中國的物資高達70萬噸以上……為了打通雷多公路,史迪威攻佔密支那的下一個目標將是攻占八莫……以期雷多公路的完工通車。(註十六)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10(作者提供)
1944年(民國33年)8月5日──重慶大公報報導密支那戰役1。(作者提供)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11(作者提供)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8月5日──重慶大公報報導密支那戰役2。(作者提供)

前面提過,早在5月17日--佔領密支那機場之後,麥瑞爾突擊隊的總兵力,已降至1,500人以下,80%的突擊隊員都患有瘧疾或其它熱帶疾病,每天空運出戰場的病號多達100人。而且依照美軍給予他們的承諾--早在5月7日就應予以休整,再不然佔領密支那西機場之後也應該讓使其轉移至後方休整。但史迪威在沒有部隊可以替換的情況下,不得不硬著頭皮要求要求麥瑞爾突擊隊病癒者(包含處於恢復期者)必須返回前線和中國部隊一起作戰。7月,美國國防部授予麥瑞爾突擊隊「傑出部隊褒揚令」--Distinguished Unit Citation,1966年改由國會頒發「總統部隊褒揚令」(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全隊官兵均獲贈「銅星勳章」(Bronze Star),另有多人獲得「傑出服役十字(Distinguished Service Cross)」等各種勳獎章,25位成員入選美軍遊騎兵名人堂。

密支那戰役結束後,美軍將麥瑞爾突擊隊撤離密支那,並依規定讓這些隊員退伍返鄉。之後美軍以新撥補入的人員(約800~900人)重新編成陸軍第475步兵團,取代原有麥瑞爾突擊隊所擔負的遠程滲透任務(或者說是麥瑞爾突擊隊改編為第475步兵團)。之後再以第475團為核心,另編入騎兵第124團(有山砲二營及400名之補充隊),而組成暫編第5332旅,代號為「火星突擊隊」(Mars Task Force,日本稱為:馬斯旅),成為密支那戰役後唯一一支參加緬北攻擊行動的美軍部隊。為了擴大戰力,不久又納編了駐印軍獨立步兵第1團,成為另一支中美混編的戰鬥部隊,也使得「火星突擊隊」擴充為一支師級部隊(註十七)。1945年春,緬甸戰事結束後,「火星突擊隊」轉進入中國貴州(貴陽花溪)駐紮,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軍在華作戰司令部所轄的唯一一支地面部隊。

戰功卓著的麥瑞爾突擊隊戰後改編為75遊騎兵團

1945年7月1日,第5307臨時混合支隊正式解散。1954年6月21日,美軍在沖繩重建第5307臨時混合支隊,並將其番號改編為陸軍第75步兵團,並繼承了原有5307臨時混合支隊在緬甸時使用的盾徽。1956年3月21日,陸軍第75步兵團奉命解散。之後為因應越南戰爭的需要,1969年1月1日,美國又重建的陸軍第75步兵團,並在其下組建了15個遊騎兵連(A~P,美軍為避免I與J混淆,因此不設J連的編制),之後美軍除了A、B兩連為預備隊佈署於美國本土外,其他13個遊騎兵連則是分散配屬在其他美軍部隊內,作為執行──遠程搜索、偵查、巡邏等特種作戰任務之用。由於績效卓著,因此到1973年,美軍決定建立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以應付世界各地可能發生的危機。

當時,美國陸軍對各國的特種作戰戰例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結果發現,麥瑞爾突擊隊在二戰時期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的戰例最有典範性。就這樣,當時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克雷頓․艾布蘭將軍(Craighton Abrams,1914~1974)下令在第75步兵團基礎上組建現代遊騎兵部隊時,當年麥瑞爾突擊隊青天白日徽章也一併保留下來,以紀念那段與國軍協同作戰的歷史。美軍遊騎兵部隊還將當年與國軍聯合作戰中的經驗作為座右銘:「SUA SPONTE」,這是一句拉丁文,意思是:「自發性的、出於他們的自願」。遊騎兵的格言則為:「Rangers lead the way」(遊騎兵帶頭)。第75遊騎兵團又稱「第75別動隊」、「突擊兵或特攻隊」。1984年之前隸屬於──民事與心理戰部隊司令部,之後改隸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縮寫作USSOCOM或SOCOM)。

20191122-賈忠偉觀點配圖12(作者提供)

第75遊騎兵團之盾章,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面徽章的中心是一隻金黃色緬甸傳說的神獸──欽泰(獅子的緬語發音),代表遊騎兵部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在緬甸戰場參與戰鬥。獅子背後的藍色圓圈代表遊騎兵部隊的前身5307混合支隊參與殘酷的密支那戰役後所獲總統頒贈的「傑出部隊褒揚令」--Distinguished Unit Citation。獅子下方的金黃色陣列代表遊騎兵曾參與越戰、六根短柱代表曾獲得六次「英勇部隊獎章」。中間的兩個紅色區域代表其所轄單位獲得兩次「值得稱讚單位嘉獎」;下部的徽章和第75遊騎兵團現在的徽章形狀涵義相類似(請參見上圖)。

第75由騎兵團盾徽最早於1954年7月27日批准給第75步兵團使用,當時只有下部分之徽章圖案。1974年5月23日進行修改,增加了上部分的徽章。1986年2月3日批准給新組建的第75遊騎兵團使用。(註十八)(作者提供)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自由作家

附註:

(註一):參見──巴巴拉․W․塔奇曼:《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中信出版社)。

(註二):參見──唐伯明、張勃、尚亭:《二戰交通史話~國家生命通道》(人民交通出版社),p96。

(註三)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431~432。

(註四):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20。

(註五):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21。

(註六):其實早期史迪威與蒙巴頓想法相同,他們兩人一致認為密支那難以佔領,即使佔領也難以確保,而且無固守的價值,因此一再反對佔領密支那。

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26~27。

(註七)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439。

(註八):當中美聯軍攻下密支那機場後,邱吉爾打電話給英東南亞戰區司令蒙巴頓中將,問:「是否預料到密支那之突然佔領」。無言以對的蒙巴頓只能含混的回答:「史迪威攻擊密支那的計畫只在某一場合聽到而已」。

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27。

(註九):最初密支那守備隊丸山房安大佐鑒於守備兵力單薄,乃決定其分針為,遭受優勢之敵攻擊時,至少在伊洛瓦底江東(右)岸,阻其攻勢3個月,爾後在萬不得已時轉移至該江西(左)岸進行持久戰。

參見──

(Ⅰ)《(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36。

(Ⅱ)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442。

(註十)參見--《百度百科》之【加拉哈德劫掠者部隊】

(註十一)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441。

不過在日軍戰後編撰的《(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中,麥瑞爾將軍後送雷多的日期是5月20日。

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35。

(註十二)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51。

(註十三):《(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65。

(註十四):參見──邱中岳:《抗戰時期滇印緬作戰(二)~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與畢生研究》(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451~452。

另在《(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中所記錄之日軍俘虜總數為187名,但其中大部為傷患。

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67。

(註十五):有關密支那戰役結果,紀錄稍有不同。本書採用:晏偉權、晏歡父子合著之──《魂斷佛國:日軍緬甸戰敗的回憶(1944~1945)》之紀錄。

參見--晏偉權、晏歡:《魂斷佛國:日軍緬甸戰敗的回憶(1944~1945)》(上海書店出版社),p58。

而國史館:《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會論文集(上冊)》(國史館印行,p248)中僅列了──駐印軍傷亡6,600餘人、斃敵2,000餘人。

另在中文《維基百科》之【密支那】詞條中所記載的各方死傷紀錄人數分別為:日軍3,000多人幾乎全數陣亡。美軍3,000多人其中272人陣亡,2,000多人傷病殘;中國遠征軍則傷亡達6,000餘人,分別葬於城北和城南三處墓地。

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密支那】。

(註十六):《(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p75~76。

(註十七):參見--許劍虹:《美軍第75突擊兵團與國軍的歷史淵源》(中時電子報/2016/02/05)。
(註十八)參見--飛鷹編著:《特戰精銳:揭秘美軍游騎兵部隊》(人民郵電出版社),p13。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