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芬觀點:責任投資與責任放貸—金融業的責任與機會

2019-11-22 05:50

? 人氣

其實不只台灣銀行業有定義不一的狀況,國際上也有這樣的問題,部分國家已注意到這個問題,陸續訂定統一的產業分類標準。歐盟於2019年6月發布了歐盟綠色金融分類標準(EU taxonomy),幫助投資人及企業能明確辨別綠色相關產業,希望能促進低碳經濟轉型。中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7部委也於2019年3月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對綠色產業明確分類,並提出發展重點。相信未來國際上對綠色產業的定義愈趨於一致,相信這將更有助全球環境永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際投資機構為何要做責任投資?

好的公司治理除了掌握商機,也要預防風險。社會與環境風險雖然不是財務性的,卻可能帶來財務影響。例如:勞工權益影響團隊穩定度、個資保護影響客戶安全感、網路安全影響公司留客與營運、忽略環境保護影響公司形象與訴訟風險、爭議性貸款投資影響金融機構形象、授信投資對象影響貸款資產品質與報酬。好的企業會將公司治理、社會共榮、環境保護當成責無旁貸的天職,而近幾年國際投資人更已經積極要求金融機構要有合宜的檢視制度評估所投資放款對象的 ESG表現,實踐責任投資與責任放貸。

以長期眼光來看,實踐責任投資與責任放貸的金融機構除了得到敬重,也有助吸引客戶,尤其新世代客戶與員工越來越重視所工作或往來的對象的永續作為,金融機構跟一般企業一樣,常常要回答的問題已經不再只是賺多少錢,而是賺錢的方式是否同時考慮社會責任,顯然企業價值觀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獲利性了。

大多數投資機構參考外部ESG評等機構所製作的ESG評等報告,進一步分析企業ESG表現。目前國際上比較知名的ESG評等機構,包含:DJSI、FTSE Russell、MSCI ESG Rating及Sustainalytics等。ESG評等機構各自發展其研究方法論,而資料收集的方式大致有二種:分析企業所公開之資訊(如:FTSE Russell及MSCI ESG Rating)、請企業填覆問卷(如:DJSI及Sustainalytics)。各家ESG評等報告是投資機構分析參考工具之一,因為大部分ESG資料庫是透過蒐集公司揭露之公開資訊來做評比,有時候會因為公司資訊揭露不足導致企業抱怨ESG評等分數未能真實反映企業實況,但透過這樣的機制,企業和投資機構溝通後,加強自我檢視,改善其資訊揭露後也有助提升少數股東權益。

責任投資七大類型

各投資機構的責任投資作法不盡相同,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將責任投資分類為七種作法,其中「負面/排除性選股(Negative/exclusionary screening)」是最常被使用的責任投資作法,也就是根據特定的ESG標準將某些企業或產業(如:爭議性武器產業)列入不投資名單中,而2018年全球投資機構所管理資產中有高達19.8兆美元採取負面/排除性選股。其次是「ESG整合投資 (Integration of ESG factors)」,係指投資機構在投資分析過程中,除了分析投資對象的財務績效表現及未來成長性等項目外,也會分析企業如何管理ESG風險及機會;ESG整合投資在全球的投資金額則高達17.5兆美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