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映照鄉村文革的一面魔鏡

2016-12-11 06:40

? 人氣

可以說,鄧連山是中國文學史上繼阿Q之後塑造得最成功的文學典型。老村既寫出了這個人物鮮明的個性特點,又通過他那令人吃驚的人格變化,反映出文革特定時期的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描述人們在喪失尊嚴感之後的變態心理,具有相當的共性與普遍性。凡是經歷過文革的讀者都知道,當年如鄧連山一樣因自我改造思想而喪失良知的人,為向共產黨表忠心告密陷害他人的人,幾乎遍及中國城鎮鄉村,甚至包括大城市的一些高級知識份子,但很少有人像鄧連山一樣為之自殺贖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村的其他作品。
老村的其他作品。

為鄉村最後的好漢唱一曲輓歌

中國鄉村社會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傳統道德,如善、孝、禮、勤等價值觀,在由中共所率領的農村地痞及烏合之眾手裡,短短十幾年時間,就被以摧枯拉朽之勢給摧毀了。但老村並沒有將歷史一筆簡化,而是以「嘔出幾升血來」的辛苦,思考那場浩劫中的鄉村之演變以及人的全部複雜性:那裡有奴役、有馴化、也有不屈的反抗。

忠實於生活的小說家,總是以塑造光彩熠熠的人物為旨歸。《騷土》中另一個人物典型,是具有悲劇英雄氣質的青年郭大害,老村視此人物為「黃土地上的真人」,將他的死亡視為中國農業社會梁山好漢式的英雄主義的終結。

老村娓娓道來,敘述了郭大害在礦山出事故後回村調養的故事。這個年輕人好善樂施救助鄉親,他在燈下癡心讀《水滸》,並與村中十三男兒結義為兄弟,一起舞槍弄棒。郭大害與啞女之間的純真美好的情意,是這本小說最溫暖人心的章節。

在小說後半部分,郭大害帶領村民開倉分糧之事件,無疑是這部文革小說的高潮所在。當時季工作組離村,幾個基層幹部勾結,偷偷私分集體小麥。氣紅了眼的村人找郭大害尋求主張,大害便想出一個「智取生辰綱」的主意,打個「借條」就撬開糧倉,讓各家分糧救濟饑荒。這樣,一群熱血青年即刻被打成「反革命集團」,大害本人被押到高崖下槍斃。

這位梁山好漢式的鄉間英雄,不是老村憑空虛構出來的。如前所述,老村童年時目睹了一個因打劫集體糧庫的農民被槍斃事件。中國自五十年代末的大饑荒到文革,因饑餓活不下去,農民的搶糧事件時有發生。例如四川漢子李文忠就曾持槍搶庫開倉濟民,自己因此被判重刑。

為在文革中反抗極權的鄉村青年,老村灑下了一掬同情淚。但老村書寫時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既熱情讚賞郭大害的勇敢仗義,也冷峻地看到他的局限性,認識到郭大害的農民性格有「阿Q式的厚道和狡黠」,此外還有「賈寶玉式的的乖張和良善」。在統治者擁兵自重的當代,這類年輕人所謂傳統的「水滸」好漢式的反抗,註定逃不脫失敗的命運。

一部《騷土》,是老村為在文革遭難的鄉村吟唱的一曲無奈而悲涼的輓歌,其中暗藏的是一把打開中國以及中共政治秘密的鑰匙,中共文學當局因此對此書三緘其口。儘管思想內容深沉凝重,但善於揶揄戲謔、有插科打諢的說書才華的老村,是絕不會讓自己的小說沉悶無趣的。他用通俗的喜劇手段寫悲劇,語言鮮活生動,雅俗共賞。這部奇特的小說有著深遠綿長的魅力,正如老村自己所期待的:「給備受勞苦的大眾帶去娛樂,帶去對歷史沉沉的正視。」

*作者為旅居瑞典的中國作家。(本文原載香港《爭鳴》雜誌/萬維讀者網瑞典茉莉博客,作者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