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台時艾森豪當家主政,他謝幕時歐巴馬即將卸任》卡斯楚與美國的恩怨情仇

2016-11-26 20:56

? 人氣

1959年4月19日,卡斯楚(左)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尼克森 (Richard Nixon)在華府會面(AP)

1959年4月19日,卡斯楚(左)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尼克森 (Richard Nixon)在華府會面(AP)

「你知道我有鐵的意志,至死也會名符其實。」 ──古巴革命傳奇 菲德爾‧卡斯楚 1954年寫於獄中

古巴革命傳奇、前強人領袖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25日以90歲高齡辭世,被他獨自掌握半世紀的古巴,以一介彈丸之地與世界強權美國對抗,差點引發核子大戰,但最終隨著蘇聯垮台,古巴也不得不漸漸走向開放,與美國一笑泯恩仇。卡斯楚的離去,彷彿也預示了超過半世紀的古美敵對落幕到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9年,菲德爾・卡斯楚一邊演說,一邊比出手勢(AP)
1999年,菲德爾・卡斯楚一邊演說,一邊比出手勢(AP)

才從西班牙獨立...美國之手又伸入

古巴與美國的糾葛,早在100多年前就已開始。19世紀末,古巴人開始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而遭受無情鎮壓,當時急欲擴張影響力的美國刻意挑起美西戰爭,大敗西班牙後承認古巴獨立,並在往後的50多年間一再扶植古巴親美政權,強占海軍基地(包括關塔那摩灣,Guantánamo Bay),近乎壟斷古巴的旅遊業、農業、商業等生計,古巴淪為美國的從屬國與半殖民地。

1952年,軍事獨裁者巴蒂斯塔(Rubén Fulgencio Batista y Zaldívar)發動二次政變,在美國支持下實行軍事獨裁25餘年,又縱容美國黑手黨,令古巴成了毒梟、皮條客和資本家天堂,財富嚴重集中在外資與少數人手裡,最終引爆民眾不滿情緒,也揭開了卡斯楚傳奇的序幕。

1957年的菲德爾・卡斯楚(AP)
1957年的菲德爾・卡斯楚(AP)

紅色革命與古美之交破裂

1959年,卡斯楚推翻巴蒂斯塔政權,儘管他一度赴美與時任總統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會面,希望能維持古美關係,但他對巴蒂斯塔政權和美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干預的批評,根本得不到美國信任。加上古巴革命後的第一步就是土地改革,美國當時佔有古巴40%的蔗田、幾乎100%的養牛場,90%礦場和80%的公共事業等等,全部都被卡斯楚政府收歸國有,古美之交如泡泡般立刻破滅,美國迅速與古巴斷交,實行經貿和金融制裁,至今都未真正解除。

在斷交之前,古巴其實相當依賴美國,2/3的進口物資都來自美國,但經濟制裁迫使卡斯楚轉向蘇聯,原本微微左傾的新政府也因此加入冷戰一方,更藉地理優勢,成為美國枕邊的心腹大患。

1963年,古巴強人菲德爾・卡斯楚(左二)、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左)、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AP)
1963年,古巴強人菲德爾・卡斯楚(左二)、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左)、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AP)

豬灣事件與飛彈危機

卡斯楚掌權不久,便發生了兩件撼動世界的大事,第一是1961年「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當時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策劃入侵古巴,試圖協助巴蒂斯塔流亡政權回到古巴,再以古巴政府的名義向美國求救,讓其名正言順的出兵。結果卡斯楚狠狠打擊美軍,俘虜了4/5的美軍,讓甘迺迪總統(John F. Kennedy)顏面掃地,更堅定了卡斯楚向蘇聯靠攏的決心,導致接下來差點毀滅世界的飛彈危機。

1962年10月16日,古巴飛彈危機(Cuban Missile Crisis)爆發,起因是美軍偵察機飛越古巴上空時,發現蘇聯在那裡部署飛彈,射程可以達到美國包括首都在內的所有大都市,預警時間只有五分鐘。在甘迺迪與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13天談判過程中,兩國都處於極度緊繃的開戰邊緣,一度還真的差點發射核彈,是人類史上最接近「核子大戰」的一次,也被視為整個冷戰(Cold War)的頂峰。爾後成為許多電影與小說的創作靈感之一。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美軍偵察機飛越蘇聯運輸艦(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美軍偵察機飛越蘇聯運輸艦(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蘇聯的SS-4核彈頭飛彈(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蘇聯的SS-4核彈頭飛彈(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美軍U2偵察機拍攝到的古巴飛彈陣地(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美軍U2偵察機拍攝到的古巴飛彈陣地(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投靠蘇聯、輸出革命

雖然蘇聯在飛彈危機中以妥協作收,但迫於美國威脅,古巴還是投向了蘇聯,也奠定其在共產主義陣營的地位。隨後的30年間,古巴依靠蘇聯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援助,生產總值年年增長,遠超過拉丁美洲其他國家,加上徹底實施健保與義務教育等社會主義政策,至今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人類發展指數」(HDI),還位列188個國家的第67名

古巴也不忘發揮盟友價值,致力鼓動世界各地的社會主義革命,如1975年的安哥拉內戰中,古巴支持左傾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以及1978年的瓜地馬拉革命和內戰中,也與美國雷根(Ronald Raegon)政府站在對立陣營,支持左傾的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FSLN,桑解陣)。

1960年,卡斯楚與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上相見歡(AP)
1960年,卡斯楚與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上相見歡(AP)

冷戰落幕後的改革開放

不過,如同許多前共產國家一般,冷戰結束令古巴失去強大靠山,古巴與美國之間厚厚的冰牆才終於出現裂縫。1991年蘇聯解體,古巴失去龐大經濟援助,起初卡斯楚還堅持計畫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但美國隨後祭出更嚴格阻斷外界投資古巴的數個制裁法案後,古巴終於於1993年逐步軟化,包括合法化美元、開放民營企業以及旅遊業等,一步步走向改革開放。

不過在這之中,卡斯楚仍不忘支援拉丁美洲的左派政治人物,如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和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等,讓這些人繼承他的社會主義及「反美」先鋒,持續宣揚他的理念。

2006年,手術後靜養的菲德爾・卡斯楚(右)拉著前來探望的委內瑞拉時任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的手(AP)
2006年,手術後靜養的菲德爾・卡斯楚(右)拉著前來探望的委內瑞拉時任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的手(AP)

美古破冰

從90年代21世紀初,古巴與美國仍經歷了長長一段拉扯,包括1996年古巴空軍擊落2架美國民航機、1998年美國逮捕5名古巴間諜等等,但自從卡斯楚因為健康欠佳,將位子交由弟弟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開始,古美關係就不斷升溫,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也持續釋出善意,於2014年宣布美古關係正常化,更於2015年正式恢復邦交。

2015年4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在巴拿馬舉行的美洲高峰會握手,象徵雙方破冰的開始(AP)
2015年4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在巴拿馬舉行的美洲高峰會握手,象徵雙方破冰的開始(AP)

2016年3月,歐巴馬訪問古巴,這是繼1928年之後,88年來第一次有美國總統訪問古巴,歐巴馬與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還在會後一起觀賞美國與古巴的棒球友誼賽,歐巴馬告訴勞爾:「時候到了,我們可以翻開歷史新頁,為兩個國家發展出新的關係。」勞爾也回應,「任何議題我們都願意討論。今天或許仍有歧見,但明天可以建立共識。」。

在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的樂觀其成中,這場美古的敵對狀態真的結束了,美國已成為古巴主要的進口來源國之一,美國企業到古巴投資也已打開了大門,這對世紀冤家的未來,似乎真的正邁向一片光明。

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的死訊傳出後,古巴駐美國華府的使館26日凌晨降半旗(AP)
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的死訊傳出後,古巴駐美國華府的使館26日凌晨降半旗(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