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政專欄:學學中國的觀光統戰

2019-11-16 06:40

? 人氣

如果說民族主義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那麼支持中國觀光客「觀光凝視」背後的「想像的共同體」,其實是「旅遊代表中國的富強與現代化,是民族的榮光」,從而顯示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重新恢復固有的國族優越性。這個目標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清楚地寫在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的網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當中國觀光客來到台灣時,這個觀光利益的輸入同時也是帶著深刻的中國政治符碼。面對這個政治符碼,台灣的媒體與業者一方面以「發大財」、「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顧巴肚」等個人商業利益自我去政治化,另一方面卻又藉集會遊行、選舉動員,要求政府接受九二共識。

20171202-陸客 大陸 中國 旅遊 中國旅行團。(台北市政府提供)
來台旅遊的中國旅行團。(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灣的在地協力者其行為模式其實就像是跟中央爭取景點設立的地方勢力,裡外配合,在台灣上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難怪陸客會認為他們是來給台灣送錢,台灣跟香港一樣,都是要靠中央經援。

民進黨政府在陸客限縮的情況下,基於選票考量,必須對一系列的相關業者進行紓困。但諷刺的是,台灣其實每年有一千億新台幣以上的觀光赤字,到中國旅遊人數從來都是高於來台陸客。現狀是台灣擁有極大的國內觀光潛能,台灣政府應該學習中國政府的經濟民族主義,重新塑造台灣地景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詮釋,讓包括陸客在內的國外旅客,在休閒旅遊中體會台灣人的主體性。

觀光產業的文化想像

從荷西時代、東寧王朝、清帝國、日本殖民到美國的控制,台灣一直處於強權的割據,歷史記憶與集體認同破碎不連續。如果能以在地觀點重新組織,文化的歧異與豐富反而是台灣的獨特性,觀光旅遊因此是一種文化創意產業。目前觀光局隸屬交通部,其想像只是在進行人數統計與運輸,政府對台灣人存在價值的想像、對地景與歷史的時空詮釋都很貧乏,這才是台灣觀光赤字最核心的部分。

政府應學習中國的經濟民族主義,重新塑造台灣地景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詮釋。

*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706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