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連「政治素人」慈禧太后都能駕馭整個清朝?嘉慶皇帝落實這項制度,才讓大帝國免於崩壞

2019-11-15 17:37

? 人氣

慈禧太后。(圖/取自維基百科,風傳媒合成)

慈禧太后。(圖/取自維基百科,風傳媒合成)

到了十九世紀,奏摺體制與軍機處仍然存在,但清王朝官僚體制「常規化」的情況卻越加明顯,皇帝的專制與獨裁已隨之褪色。以軍機處為例,嘉慶皇帝繼位後的改革方案,讓軍機處與外朝的官僚體系愈加趨同,「非正式性」的色彩也隨之銳減。例如:嘉慶朝《大清會典》首次收錄「軍機處」相關條目,意味著該單位公開成為國家官僚體制的一環。軍機處官員的人數在此時也被固定下來,而皇帝任免軍機大臣時,更多的是考慮到他們的出身與資歷,擁有科舉功名的人數取得優勢,但他們也容易犯下輕微的錯誤而遭到議處。此外,軍機大臣拔擢家族子弟為軍機章京的作法遭到禁止,改由部院大臣推薦人選,後來又以考試進行甄別,最後才由軍機大臣從中舉薦。雖然新的選任模式看似規範化,但皇帝大多遵循軍機大臣的推薦名單而任免軍機章京,從人事裁擇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看不到皇帝個人意志的運作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軍機處並不是個案,十九世紀以後清朝的諸多官僚衙門都出現類似的趨勢。另外一個與皇權休戚相關的內務府,是處理皇帝生活起居最直接的機構。十八世紀內務府的堂官—總管內務府大臣的選任模式與十九世紀差異也甚大。乾隆朝以前的皇帝,喜歡任用侍衛、乳母、后妃家族的外戚,或是與皇室關係親密的顯貴重臣來為他管理家務。這些人常年行走御前,熟知皇帝的喜好與習性,與皇室擁有高度親密的私人連結。盛清君王任用內務府總管的人事模式,與杉山清彥描繪的清帝國統治原則十分符合:以皇帝為權力中心,依照時間與空間為基礎的等差關係。而在這層關係中,屬於皇帝家內奴僕的包衣與皇權關係的緊密程度,則是無庸置疑。然而,在十九世紀之後,內務府堂官的選任型態也同樣出現定制化的趨勢:

擁有科舉功名、文官(筆帖式、堂郎中)資歷者逐漸取代了侍衛、外戚等與皇權親密的群體。從這個變化可以注意到,清初皇帝選擇他的管家時,重視彼此之間的親密連結與信任關係。但嘉慶朝以後,皇帝更看重官員的資格、出身與任官資歷。

紫禁城(圖/維基百科)
紫禁城(圖/維基百科)

官僚選任定制化的現象不僅出現在王朝的內廷機構,即便是在十九世紀的邊疆,也出現類似的現象。在清代的中央官僚體制中,蒙古旗人一直是理藩院官員的重要構成群體。他們對於蒙古、滿洲語的熟練,加上藏傳佛教的信仰,經常被派任至蒙藏等藩部地區出任將軍、參贊大臣等職。盛清君王在裁擇外派藩部官員時,會交錯考慮到他們的家世、背景、履歷、經驗,以及在軍事上的成果。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上半葉,先後擔任過駐藏大臣、伊犁將軍或理藩院尚書的松筠,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蒙古旗人。但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類似松筠這樣出身的實務官僚卻逐漸消失,科舉也同樣成為蒙古旗人仕途的重要經歷。換言之,官員個人的資歷對其仕途發展的比重增加,君王的選任考量走向單一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