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韶觀點:川普揮手告別全球化的美好年代

2016-11-23 06:40

? 人氣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保護主義,意味「全球化美好年代」的崩解?(AP)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保護主義,意味「全球化美好年代」的崩解?(AP)

英國脫歐與美國川普勝選的結果,意味著雷根與柴契爾夫人所建構的「新自由政經秩序」與「全球化美好年代」的崩解,更徹底讓新黑格爾主義學者福山預言的歷史終結說,諷刺地劃上句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樂觀人士始終相信脫歐與民粹效應,應會在美國民主制度迎回理性的鐘襬後果,但川普仍舊在本次大選中顛覆主流媒體與政治學界的預測,顯然輿論與民調過度低估了全球化下貧富兩極化與相對剝奪感,特別是美國傳統白人社群與勞動階層對經濟議題的反噬能力。尤其川普在競選期間刻意操作三個面向的極端論述:國際關係的孤立主義、國際政治經濟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國內政治的新保守主義,這使得問題更加複雜難解。在激化國內矛盾對立以及57%低頭票率(咸信是厭惡選戰)的策略與氛圍下,川普的時代即將來臨。

我們關注的是在這三股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如何勾勒美國未來外交政策的基本輪廓?對於亞太情勢、美中關係以及台海情勢將會有什麼影響。答案暫時仍是個問號。

在後冷戰時期,新自由制度主義始終是民主黨所標榜的外交戰略主軸。有別於新現實主義主張的國際體系與物質力量,由市場經濟與民主價值所建構而成的國際建制(Regime)則是管理世界秩序的基礎。透過全球互賴與區域經濟整合所產生的誘因與利益,使得各國更願意遵守美國所主導的遊戲規則。這個外交戰略可從柯林頓時期的接觸與擴大交往(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與歐巴馬所倡議的TPP中看處端倪。

然而,這個國際政經秩序存在以下幾個假設才得以恆常運作。首先,美國必須是個樂於提供參與國公共財且是負責任的善霸。然而在後布雷頓森林體系下,華府顯然逐漸揚棄了這個角色,取而代之則是更多的干涉與對抗,歐巴馬的重返亞洲與再平衡則為代表。

再者,美中。關係必須建立在實質的利害合夥人關係之上。但是包括東海、台海與南海的區域利益衝突,使得兩國之間短暫存在的G2關係早已過眼云烟,兩強之間的關係仍停留在鬥而不破的階段上。

最後,美國擁有足夠實力管理全球秩序。後冷戰時期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WTO功能停滯、恐怖主義威脅....使得美國領導面臨各種挑戰,在中國大陸為首的金磚五國與G20國家的崛起下,美國霸權的美好年代也日益式微。

美首府華盛頓抗議川普的民眾,高舉「對抗種族主義」的旗幟。(美聯社)
美首府華盛頓抗議川普的民眾,高舉「對抗種族主義」的旗幟。(美聯社)

如果說民主黨的外交政策正走向異化的最高形式,那麼嶄新的辯證性思維必然脫繭而出:一個標榜美國利益優先與戰略退卻的新孤立主義,融合了貨幣戰爭、關稅壁壘、貿易制裁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時結合民族主義與種族歧視的新保守主義遂構成了川普外交與亞太政策的內容,然而這些政策存在甚多不確定性。

就美中關係而言,未來華府將全面檢討再平衡政策並終止TPP,這將有利北京開展其穩健的區域外交政策。但有別於小布希的單邊主義與歐巴馬的多邊主義的兩個極端,川普顯然會在對美國有利的立場上建構新的雙邊關係。基於美國利益,高層次的政治軍事議題必然少了衝突的引爆點,但未來在低層次議題中人民幣升值、提高進口關稅、課徵傾銷稅、美國資本的移出、華人移民問題將有更多的角力點。

在東亞情勢中,美國雖揚言要對日韓的出口商品採取貿易制裁,以及軍事「使用者付費」的態度,但咸信這是川普標準的商業談判中的議價策略,看準的是日韓由需美國提供強大的軍事保護傘的政治需求。因此在南韓部署薩德導彈以及維繫美日安保的雙邊關係仍是美國的基本策略,差異只在於美國的主導角色。必須注意的,美國是否將與北京存在主權爭議的搖擺國如越南、菲律賓、印度甚至緬甸積極納入攻勢現實主義所主張的「離岸平衡者」(off-shore balancer)的角色,運作新型態的權力制衡關係值得觀察。

最後,在兩岸關係中,雖然共和黨早在七月分的時候特別將雷根時期的六項保證納入新黨綱,傳統基金會的創辦人佛訥也以特使身份選前訪台,當相對於民主希拉蕊承襲歐巴馬「一個中國政策」的內涵而言,川普的兩岸政策仍具有不確定性,未來究竟走的是戰略清晰或模糊的路徑仍未定之數,目前釋放的政策訊息(如軍售議題)是目標還是手段也難以推測。台北與北京當局仍應透過溝通管道與時間因素才能一窺真實面貌。

*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