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由,東德人展開千奇百怪的逃亡!搭熱氣球、開飛機、挖隧道,創意逃出柏林圍牆

2019-11-09 09:20

? 人氣

1979年,德國兩對夫婦與4個孩子搭乘熱氣球飛到2500公尺高空,飄離東德。(截取自YouTube電影《奇蹟熱氣球》預告)

1979年,德國兩對夫婦與4個孩子搭乘熱氣球飛到2500公尺高空,飄離東德。(截取自YouTube電影《奇蹟熱氣球》預告)

東德政府1960年代興建的柏林圍牆,實際上不是一堵「圍牆」,而是一座長達167.8公里、環繞西柏林的邊防設施;並非用於防禦邪惡外敵,而為阻止百姓奔往西德自由世界。柏林圍牆基金會典藏與檔案主任維希曼告訴《風傳媒》:「然而,牆攔不住人對生存與自由的渴望,反倒激發了東德人的無限潛力與創意,只要能逃離,他們能做出超乎你想像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維希曼(Manfred Wichmann)表示,東德最初以鐵絲網作為簡易的拒馬,接著開始興建混凝土牆、碉堡、瞭望台、自動機槍、反車輛壕溝(anti-vehicle trenches),派駐重兵與獵犬看守,「它一直升級,即使是在圍牆倒下的1989年,東德政府還預先規畫2000年代圍牆的擴建方向,它可能會裝有密集的監視器與電子監控系統。」

1961年,東德政府開始在西柏林邊界修築柏林圍牆。(AP)
1961年,東德政府開始在西柏林邊界修築柏林圍牆。(AP)

大興土木建圍牆,也使國庫縮水不少,維希曼說:「由於東德很重視牆,所以用的都是最高級、最貴的建材,共花費至少千萬東德馬克,為此縮減民生與基礎建設的預算,可見比起人民福祉,東德政府更在乎阻止人民逃離的牆。」東德政府還下達《開槍射擊令》,邊防守衛殺人也恰好證明了東德政府有多藐視人命,「如果你想穿越邊境,那麼政府很樂意射死你,」維希曼補充說道。

柏林圍牆基金會主任維希曼(蔡娪嫣攝)
柏林圍牆基金會典藏與檔案主任維希曼(鍾巧庭攝)

方法一:翻牆──躍向自由!

1961年8月15日,19歲東德士兵舒曼(Conrad Schumann)越過圍住西柏林的鐵絲網,叛逃至西柏林去。(取自柏林圍牆紀念館官網)
1961年8月15日,19歲東德士兵舒曼(Conrad Schumann)越過圍住西柏林的鐵絲網,叛逃至西柏林去。(取自柏林圍牆紀念館官網)

維希曼指出,東德人逃到西德的方式,隨著柏林圍牆升級而改變,1961年至1963年期間,只有鐵絲網與大概1至2公尺高水泥牆的時候,許多人是徒步穿越或在夜裡冒險翻越圍牆。

柏林圍牆興建後的第三天、1961年8月15日,19歲東德士兵舒曼(Conrad Schumann)在東柏林邊界貝爾瑙街(Bernauer Strasse)值勤時,聽到西德人在對面善意地喊著:「過來!快過來!」(Komm' rüber!),一輛西柏林警車也停在鐵絲網對面等他。

幾乎是一念之間,舒曼雙腿邁開,跳得飛高,輕鬆躍過鐵絲網籬笆,在西柏林警方的協助下迅速離開,整個過程不到4秒。這精采畫面被剛好經過的攝影師萊賓(Peter Leibing)拍下,成為冷戰最著名的歷史照片──躍向自由(Sprung in die Freiheit)。

方法二:泳渡河川

直到1965年,真正的邊防設施出現了,維希曼說,當時人們改由圍牆圍堵不到的河川、運河逃離。游泳渡河的最強案例是1966年的18歲青年瑞希特(Hartmut Richter)。瑞希特躲過邊境巡邏隊的監視,並發揮超乎常人的耐力,游泳4小時穿越泰爾托運河(Teltow Canal)、逃到西柏林。幾年後,「膽大包天」的瑞希特竟回到東柏林旅遊,還開車幫忙30幾個人從東德「叛逃」。

1961年,東德政府開始在西柏林邊界修築柏林圍牆。(AP)
1961年,東德政府開始在西柏林邊界修築柏林圍牆。(AP)

方法三:挖隧道──最大規模成功案例

維希曼指出,1960年代中末期,柏林圍牆的殺人邊防工事都完成得差不多了,人們知道邊境守衛被下達了《開槍射擊令》,「穿越圍牆等於找死」,有大概數百個人靠著挖地道逃脫,「然而這也是非常困難的方式,你必須一邊躲過東德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東德國家安全部),一邊在牆下修建秘密逃生隧道」。

1964年,20多歲的西德土木工程系學生卡比許(Ralph Kabisch)和朋友們花了3個月時間,在西柏林貝爾瑙街邊界廢棄的麵包店裡,開挖長達145公尺的隧道,直通東柏林史特雷利策街(Strelitzer Strasse),以營救在東邊的親友與同胞。為確保隧道不會被淹沒,必須剛好挖到地下水層的上方;為避免史塔西察覺隧道的存在,施工人員得幾乎住在麵包店內。

該年10月,卡比許一行人挖掘到較為鬆軟的土壤,以為這是安全的東部出口,所以放心地向上挖,沒想到鑿開了臨時廁所溝渠,「卡比許一行人被糞便砸個正著、臭氣薰天」,但仍有57名東德人願意穿越黑暗隧道,跟隨他們離開。維希曼說,這是最多人成功的隧道逃生案例,「儘管東德警察隔天就發現了隧道,並把它封鎖起來。」

卡比許的才能也造福世界各地的人們,他後來成為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undesbahn)、德國鐵路諮詢公司(Deutsche Eisenbahn-Consulting)、西門子曼谷分公司的高階主管,並協助監管南韓、中國,泰國、台北與雅典等地區的地下鐵路及捷運建設。

柏林圍牆基金會主任維希曼(蔡娪嫣攝)
柏林圍牆基金會主任維希曼(鍾巧庭攝)

方法四:搭車與為愛冒險

1970年代的柏林圍牆。(AP)
1970年代的柏林圍牆。(AP)

維希曼表示,自1972年起,東德政府開放一般民眾過境西德,但申請者必須經歷重重難關,贏得上級與警方的信任,申請簽證與護照,才能短暫到西德探親。西德人到東邊的限制則較少,許多東德人會躲藏在外地親友的後車廂,試圖過境,「但乘客與司機都冒著生命危險」。

在東德開放探親前,邊界曾上演一次明目張膽的逃亡。一位到東柏林工作的奧地利年輕人麥克斯納(Heinz Meixner)愛上了當地女孩圖拉(Margarete Thurau),但當局不允許她移民到奧地利,麥克斯納決定靠一己之力救出愛人。1963年5月5日,麥克斯納租來一輛豪華敞篷車,拆除擋風玻璃,將輪胎放一些氣,讓車身的高度低於檢查站柵欄放下的高度。

圖拉與她的母親躲藏在改裝車的後座,麥克斯納駛近邊境的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時,駕駛座上的他突然低下身子,猛踩油門,直接從檢查點的柵欄下開進西柏林。

方法五:水與陸上行不通,那就飛吧!

維希曼說,到了1980年代,人們逃到西德的方式簡直是千奇百怪,既然水與陸上方法行不通,人們想到「用飛的」,有兩家人搭著熱氣球逃亡,也有人駕駛飛機離去。

1979年,技師斯特雷茨奇克(Hans Strelczyk)、砌磚工韋特澤(Gunter Wetzel)私下建造熱氣球底座,與丙烷鋼瓶為燃料,兩人的妻兒則合作把帆布與床單等碎布縫製成球皮,該年9月16日,兩對夫婦與4個孩子搭乘熱氣球飛到2500公尺高空,飄向自由。2018年上映的電影《奇蹟熱氣球》(Ballon)即改編自這兩家人的真人真事。

另外還有貝克三兄弟(Bethke Brothers)創意百出的逃亡。1975年,大哥因戈(Ingo Bethke)先搭乘橡皮艇度過易北河(Elbe river)到西德去;1983年,二哥霍格(Holger Bethke)帶著弓箭,從東德一座建築的屋頂射了一條繩索到西邊,在那邊接應的大哥因戈固定好繩索後,霍格沿著繩線順利爬過去。但輪到小弟埃格柏特(Egbert Bethke)要逃時,水陸方式都已經用盡,兩個哥哥在焦頭爛額之下決定開飛機救人。

兩人變賣財產買了2架小飛機,大哥因戈報名輕型飛機駕訓班,之後親身教二哥霍格怎麼駕駛。1989年5月,他們飛到東柏林上空,為混淆邊防守衛隊,將機身塗上蘇聯紅星,身穿軍服、頭戴鋼盔。大哥駕駛的飛機降落,二哥則在空中注視周圍情況,躲在灌木叢中的埃格柏特一眼認出14年未見的兄弟,跳上飛機,最終他們直飛過柏林圍牆,戲劇性地降落在西德國會大廈前面。

史塔西私下解決叛逃者,受害人數還有更多

二戰結束到1961年8月13日柏林圍牆一夜建成以前,約有350萬東德居民逃離,他們大多是徒步離開,危險程度較低。隨著圍牆興建,移居變得越來越困難,維希曼說:「任何想逃離的人都清楚自己須冒生命危險。」1960年代成功越牆者降至每年2300人;1970年代銳減至每年868人;到了邊防士兵對「叛逃者」殺無赦的1980年代,每年只剩下約334人順利涉險。

「成功的案例驚心動魄,但是失敗者以及潛在的逃脫者人數仍是未知數。牆是可見的物理屏障,但史塔西規模龐大,耳目眾多,大多數是隱形的,這些祕密警察才是阻止人們逃離的最大阻力,往往在叛逃者走出家門前就將其攔住,」維希曼說,因為只有在家裡面,才方便史塔西「悄然無聲地」解決叛逃者,沒有人知道誰喪命了,永遠不會有報導與證據。

維希曼表示:「在那個家人都有可能出賣你的時代,許多想逃出東德的人不會說出計畫,只會一個人默默做準備。但當他們失敗,被秘密警察殺害,沒有人知道他死了,只會說他失蹤了。這也是為什麼,關於圍牆受害人數的研究迄今已經30年,我們已知有140人因此喪命,但犧牲者也許還有300到1000人,甚至更多、更多。」

1989年11月10日,西德民眾幫助東德人民爬上分隔城市的柏林圍牆。(AP)
1989年11月10日,西德民眾幫助東德人民爬上分隔城市的柏林圍牆。(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