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農場到餐桌」還是全球化食物經濟?—《第三餐盤》選摘(1)

2016-11-29 05:40

? 人氣

科學教導我們,想了解某些複雜的東西,就要把它分解成更小的元素,比如傳統的烹飪法堅持所有的材料要精細測量秤重過。然而,互動和關係──這就是謬爾所說的相繫相關,以及我們所說的生態──是無法被測量或秤重的。比如我發現,西班牙南部的水產養殖是否良好,與人們對待土地的方式有關,而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在某種程度又會決定我們如何生產穀物,尤其是小麥,而我們如何生產小麥,又必然跟我們挑選麵包的方式息息相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以為食物鏈有起頭和尾端──比如農場裡的田地是一端,盤中飧是另一端──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所謂的食物鏈根本不是一條長鏈,而是更像奧林匹克的五環,重疊互掛。由此,我才明白正確的烹飪和正確的農業是同一件事。我們以為,只要精挑細選最棒的食材,我們就能創造出對環境和自己有利的永續飲食,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能只想著改變食物系統的其中一部分──這樣的觀念太過狹隘──我們必須想的是,重新設計整套系統。

最好的起始點就是一種全新的盤中飧概念,也就是第三盤。然而,與其說是盤中飧,倒不如說是一種不同的烹飪法,或者組合食物的方式,或者不同的菜單寫法,或是,以不同的方式來尋找食材──或者,是上述所有的總和。在這種新概念底下,各種食物味道之所以用某種方式來組合,並不是依循傳統,而是因為這樣的組合對於生產這些食物的環境來說是有利的。第三盤這個新概念不只能讓大家更意識到農人與永續農業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幫助我們認知到,我們所吃的食物其實是整體及一組錯綜複雜關係的其中某部分──這種整體與關係無法被化約為一個一個的單一食材。這概念所支持的是一組整合的穀物和肉,換句話說,最美味的食物,正是源於這種還沒受到重視的整合關係。就跟所有偉大的料理一樣,第三盤也不斷演化,以便反映出大自然所能提供的最佳食材。

對任何廚師來說,這是一大挑戰,遑論對消費者而言,不過,這也是一種關於直覺的挑戰,因為根據本書裡的故事,第三盤往往可以創造出美味的食物。真正的美妙滋味──尋常樸實,但令人驚喜不已的滋味──就像很厲害的鏡頭,讓我們得以透過鏡頭窺見神奇的大自然,因為味道可以穿透我們無法眼見或察覺的細微東西。味道是占卜師,是言必信實者,透過它,我們就可以從頭開始,重新想像我們的食物系統和飲食方式。

*本文選自商周出版的《第三餐盤》。作者為曼哈頓西村Stone Barns藍山餐廳的廚師,此處同時結合非營利農場與教育中心。他對於食物與農業政策提出諸多見解,發表於《紐約時報》與其他出版品中。Barber曾獲James Beard美國傑出廚師大獎,2009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