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恩專欄:《台北法案》的虛與實

2019-11-07 12:00

? 人氣

美國國會通過《台北法案》,蘊涵正式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種子。(AP)

美國國會通過《台北法案》,蘊涵正式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種子。(AP)

十月二十九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二○一九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 of 2019),由於名稱字首放在一起就是TAIPEI,簡稱《台北法案》(TAIPEI Act)。次日,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內容一樣的法案。此案將於參眾兩院皆通過之後送交總統簽署,或者若國會尚在會期中,於送交總統十天後自動生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案三重點保護台灣對外關係

消息一出,中國國台辦嚴詞批判美國干涉中國內政,並聲言台灣發展外交關係「是癡人說夢,永遠不可能實現」。果真如此,何必如此生氣?

《台北法案》的實質內容主要有三項,第一,運用美國的力量保護台灣的外交關係,措施包括「胡蘿蔔」與「棍子」:對「採取可見措施強化或提升與台灣關係的國家」,增加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的往來;對於「採取嚴重或重大行動對台灣造成傷害的國家」,降低美國與該國的經濟、安全及外交往來。第二,對於美國有所參與、不以國家地位(statehood)為要件的所有國際組織,支持台灣取得會員(membership)資格;對於其他適當的國際組織,支持台灣取得觀察員(observer)地位。第三,呼籲行政部門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為目標,與台灣展開雙邊貿易協商。

綜觀法案全文,挺台的意味無可置疑。前言提到《台灣關係法》中促進美台民間友好關係、維持美國抵抗改變台灣現狀恫嚇行動的能力等政策、《亞洲再保證倡議法》中要求總統對台灣經常性地售予防衛性武器,以因應來自中國現時及未來的軍事威脅,以及依《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問台灣。法案也特別提到台灣與澳洲、印度、日本間的實質關係,並支持台灣「與印太地區國家」及世界其他國家強化關係,再次表明台灣為其印太戰略盟邦。在這些背景下提到台灣所遭遇的外交打壓,以及中國自二○○六年來,一連串強奪台灣邦交國的行為,暗示這些已經上達恫嚇的層次,危及美國與其區域盟邦的利益。

但若考慮其實質內容,《台北法案》的政策宣示大於實質意義。這出於幾個原因:

第一,法案所涉及的外交政策,權限屬於美國政府的行政部門,國會僅有預算控制與建議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法案多限於政策的重申,通篇也只用不具拘束力的「應當」(should),而非規範性的「應」(shall)。

第二,各項措施中加入了許多軟性的語言,讓行政部門享有裁量權。例如,美國重量相挺台灣外交關係的條款,行政部門得「於適當的個案」,「以符合美國之利益」的方式,祭出胡蘿蔔或棍子;在命美國代表於國際組織,或建議總統對中國雙邊關係發言支持台灣國際參與上,也都加入「視適當情況」的語言。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美聯社)
10月29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台北法案》,中國國台辦嚴詞批判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美聯社)

「牙齒」規定全遭刪除

若是比較五月間議員的原始提案,與參議院現在所通過的《台北法案》,在以下兩方面存在顯著的差別:第一,報告義務:原提案規定,法案通過九十天內及其後每一八○天,國務卿應向國會委員會遞交報告,陳述鞏固與強化台灣國際盟邦的行動。第二,具體措施:原提案規定,相挺台灣外交關係的具體措施,包括降低與台灣斷交國家於美國的外交關係,以及裁減美國經濟與軍事的援助。這些帶有「牙齒」的規定,在通過的法案中全都遭到刪除,相關條款也以軟性的「國會意向表示」形式加以規定。這些在在顯示,《台北法案》的政策宣示大於實質意義。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審查《台北法案》過程中,多位議員呼籲美國應該承認台灣為國家。眾議員夏波(Steve Chabot)主張,台灣符合主權國家的所有要件,美國的政策早就應該跟上台灣的事實存在。

綜觀《台北法案》條文,美國並未改變對台灣國家地位的認定。最清楚的在國際參與條款:僅有對不以國家地位為要件的國際組織,始支持台灣取得會員資格。若用白話文翻譯,就是美國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這個柯林頓(Bill Clinton)時代立下的界限尚未打破。美國雖早已承認台灣是事實上的國家,自己的「一中政策」也與中國的「一中原則」不同,但對於台灣做為法理國家的障礙尚未完全清理。這點有賴台灣人民展現清楚毫不猶疑的集體選擇。

即使妥協多但絕非無實效

即使存在眾多的妥協,《台北法案》絕非欠缺實效。關鍵在「外交」二字。對於中國嘲諷式地質疑台灣到底有沒有進行「外交」的資格,《台北法案》不但聲音宏亮地給予肯定答覆,而且把台灣的外交列為美國的關切。這點在召回中美洲三國大使的白宮聲明已初露端倪,在《台北法案》中,更因為被正式賦予法律地位而成為創舉。由這個觀點,雖然路還沒走完,《台北法案》已經蘊涵正式在外交上承認台灣的種子。

*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承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