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莫讓黑韓選舉操作成為移工融入主流社會的逆流

2019-11-07 06:00

? 人氣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市長(見圖)捲入所謂疑似「歧視移工」的言論。(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市長(見圖)捲入所謂疑似「歧視移工」的言論。(資料照,顏麟宇攝)

這一兩天佔盡各大報紙版面與輿論場域的政治議題,即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市長捲入所謂疑似「歧視移工」的言論。韓市長因為業者相關提問所被動提及移工休閒區設置,被別有用心操作成欲「反人權地透過專區集中管理休假的移工」。敝人欲藉本短文警示:針對這個議題的惡質政治操作,不僅讓移工在台灣社會的待遇雪上加霜,甚至疑為成熟「黑韓產業鏈」典型示範,期待訴諸選民理性公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韓市長在4日的南投傾聽之旅中,有業者提到由於假日「外勞」不管去哪都影響周遭,不單當地工業區的「外勞」,甚至其他地方的也會跑到這裡,「這會破壞當地的鄰居感情」,當地里長也因此週末不得閒,故建議是否設置「專業區」給「外勞」休閒,例如透過當地墓地活化,設立休閒綜合區。韓市長的答覆約略為:如果地方政府提報、立委也支持,中央願意來研究。韓市長並且進一步提到對移工休閒需求未能被滿足的現況了解,提及目前移工聚集熱點多為交通要衝,例如台北與台中火車站,因此是可以考量休閒區設置,「這是符合人權」。

還原當下對話情境,吾人可看出韓市長的「委婉」。這是傾聽之旅而非政治辯論;參選人來到現場是尋求支持而非政策或價值之辯。市長的回應主軸尊重地方政府民意決策,並扣緊「滿足移工需求」與「重視人權」,試圖委婉扭轉業者發言中所折射出當前為數不少國人對移工的不恰當預設與偏見,表達自身認識到移工目前休閒區不足的窘境,並以「人權價值」的強調,事實上是間接軟性地、不讓發言者感到受辱地教育了業者與公眾。然而,有心人士透過其後記者提問開始衍生的一系列政治渲染,將業者發言的價值預設與態度強塞到韓市長的嘴中,並強將「集中管理」一詞扣到市長頭上,此舉不僅未能矯正當前台灣社會對移工顯性與隱性的歧視,反而進一步增加移工融入社會的困難度。

20190609-印尼移工出席台北開齋節活動。(盧逸峰攝)
20190609-印尼移工出席台北開齋節活動。(資料照,盧逸峰攝)

移工在台灣的社會融入仍然是條漫長道路。從「外勞」到「移工」的詞彙改變是一個重要宣示意義,但遠遠不夠。遠離家鄉來台工作的勞工,過去統稱「外勞」(foreign workers)。所謂的外勞就字面而言是中性的,也適用泛稱的「白領」或「藍領」,但使用多年後,中性字詞承載過多負面指涉與價值判斷(特別是「藍領」部份),民間團體倡議應該以「移工」(migrant workers)替代,今年5月3日,移民署從善如流更名(這點敝人給予肯定),不過,字彙的替代只能改變一時,如果沒有積極矯正不斷供給字詞負荷的不道德指涉與價值意涵來源、背後更廣大的歧視與偏見背景,恐怕「移工」日後的再改名也是意料之中。

不可否認(也應該標舉),比起過去(特別是東南亞成為爆發性的新興經濟引擎與新南向政策推出後),中央到地方行政對於移工融入的作為有所增加。然而,除了官方文化交流活動多尚停留在相對表面的文化認識(甚至少數徒迎合台灣主流對東南亞的偏狹想像,而非出自於對等尊重,造成移工客體感受到「偽善」),很遺憾地,主流社會對於東南亞國家的認識增加與偏見矯治上仍然有很大進步空間,例如,有多少人知道前幾天(2日到4日)第35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高峰會(ASEAN Summit)與相關會議,以及4日的第14屆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在曼谷北郊的IMPACT展覽中心舉行?另外,不時看到在網路論壇上有論者公然地發表歧視言論並且不認為錯,甚至自以為這樣才是「直率」、「誠實」,而這種高舉言論自由、包裹坦率的惡意歧視,還能得到不少網友共鳴的現象,凸顯移工融入主流社會這條路,還相當漫長。

韓市長的「移工休閒區」概念對於促進移工融入主流社會有正面幫助。或許因為被動回應的論述,並不如主動提出的相關規劃完備,但至少顯示韓國瑜團隊已經看到移工假日休閒無處去的侷促。有論者以為,吾人並未限制人身自由,為何要特別為移工設置「專區」?如果移工在台灣不受到上述的顯性與隱性歧視,已經為國人接受甚至歡迎,移工休憩需求已獲得滿足,當然大可不必。不過,現況明顯不如此美好。

必須不厭其煩澄清的,雖然在同一個場域,韓市長與業者提出的移工休閒區概念與預設有根本性不同。業者所提休假移工有效管理專區的想法是不合時宜的,也是移工融入主流社會的「逆流」。不過,韓市長提及的移工休閒區,以目前親口吐出的論述,可視為維護社會弱勢權益的積極矯治措施(affirmative action),藉以矯正如是「逆流」隱含歧視的積極作為。所謂的「專區」(或是優惠性特區、共享區)概念應該是以滿足移工需求為「首要目的」,但並非排他式集中管理。這樣說明可能不易懂,一個簡單清楚的釋例是台中火車站附近的「東協廣場」原有願景目標的良善立意;「 6成服務提供予國際移工及新移民,3成服務為本國民眾,1成服務國際遊客為願景目標。」(雖然敝人過去文章對林佳龍時任台中市長多有批判,雖然東協廣場實際經營不若預期,但這樣的願景,若配合有效的策略計畫與行政作為,對於促進移工與主流社會的互動、交流、認識,進而促進社會共好,有相當益處)相信這幾天更多的澄清與釋疑,也讓韓市長主張能相對正確被認識。

20190724-台中東協廣場14日傳出驅趕移工。(資料照,取自臉書TIWA Taichung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中辦公室)
台中東協廣場傳出驅趕移工。(資料照,取自臉書TIWA Taichung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中辦公室)

然而,何以第一時間韓市長的主張被扭曲到背道而馳?如同敝人去年底台中市長選舉觀察到的一條龍攻擊選舉「奧步」,在國人眼前上演的儼然是成熟黑韓產業鏈完整「示範」。事實上,從此前韓市長下鄉之旅被動論及高山國旗設置、主張陸籍孕婦納入健保、針對學生符合一定條件祭出的學貸寬限措施,乃至這一波的移工休閒區設置議題,對手並不是提出更好政策芻議來理性「拚政見」,而是透過斷章取義、扭曲言論並訴諸情緒動員「拚情緒」。可以發現,移工休閒區刻意以「集中管理」一詞扭曲,正是為了訴諸聽者有意識或無意識對中共在西藏不人道治理的恐懼,仍然是延續所謂「中國孕婦強搶健保資源」的「抹紅」技倆。甚至,一系列雷同的「黑韓」事件,開始有論者不免懷疑韓市長下鄉傾聽之旅的接觸人員有否「被安排」(或是對手政營全程監控並伺機而動),透過提問問題內含的預設價值或一些引導,配合後面記者提問製造爭議,刻意讓韓市長在公眾面前表現出「屢屢發言產生爭議」或「不斷改口」,再加上後續對手陣營酸言酸語、紮「不存在的稻草人」攻擊,以及政論節目三人成虎,擴及網路眾多「黑韓」粉專的推波助瀾,繼續塑造韓市長「草包」、「不做功課」…等印象。

為何對手要如此扭曲?因為有效。這些扭曲與帶風向遠不需要理性拚政見的長時間醞釀,但卻能得到更大的政治操作效果。簡單以本波議題為例,無須動用大數據分析即可得知,近日輿論界「韓國瑜、歧視、移工」的關鍵字組合,肯定遠大於「韓國瑜、人權、移工」,而且,很無奈地,即便是被動回應與澄清(甚至包括本文),莫不加深前組關鍵字在閱聽人的印象,所以此舉很缺德但很有效;對於「鬼混與偷懶」的政客而言,正可謂「事半功倍」。然而,選舉是一時的,如此政治操作對於台灣民主與移工融入主流社會而言,是重大戕害。在這「長路漫漫」,需要日後更多公私協力的努力才能化解選舉一時操作產生的對立與誤解;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停止衍生的倒退。還望選民能理性明鑑。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