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觀點:從川普當選 看社群媒體時代知識傳播的困境

2016-11-16 06:50

? 人氣

3. 解釋的衝動

就算我們都能理性地撇除確認偏誤來討論事情好了,更大的問題是我們內心依舊對於獲得解釋、或賦予解釋有強烈的渴望。當人類的老祖先在草叢中行走,看見草枝擺,拔腿就跑為上策,待在原地思考跟遲疑的則成了猛獸的餐點。如今的我們絕大多數都繼承了老祖先的快速判斷本能,以幫助我們在不安的狀態下找尋安定,但往往是在還不了解事情的全貌之前就下判斷,而不是問自己:為何會有這則消息?為何我會看見這則消息?這則消息有哪些值得商榷之處?我們的壽命已經比老祖先長了三倍以上,但我們的內在衝動顯然沒有改變,更隨著臉書等社群媒體的設計而節奏加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甚至,我們更將自己的思考工作外包給某些名嘴、專欄作者、臉書意見領袖,由他們來大量生產看似有獨特觀點的解釋,我們只需要跟隨,頂多加一句「我也是這樣想」。

以上三個難關,是我認為就算沒有臉書,也一樣困擾著媒體人的大挑戰,而且遠比臉書演算法更難解決。臉書有時加強了三個難關帶來的挑戰,但有時也著實地幫助了一些知識傳播者去跨越這些挑戰。就如同歐巴馬當選時,我們說都是因為他跟團隊善用社群媒體,足為典範,川普當選時,我們就說都是社群媒體惹得禍,痛斥其不負責任。當中東茉莉花革命透過社群媒體獲得全球關注,推翻了獨裁者,我們說這是 FB 革命、Twitter 革命,當 ISIS 用社群媒體招募士兵,我們再次把矛頭轉向網路公司,要他們立下重重限制,或把資料交出來。但其實這些針對臉書等網站的反覆論述,背後都是媒體人與知識傳播者的失落。

若要超越前述知識傳播的困境,終究還是要正本清源。也就是,我們該鼓勵創造讓專業者更願意分享的空間、讓專業者認同知識傳播工作的重要性,並提供他們協助以傳播得更好。我們該避免「打臉」式的更正,或由上至下的「宣導」,而是更用心地設計不同立場人士能夠遇見彼此,共同參與討論的方法。我們也都該抑制自己追逐事件,渴望獲得解釋的衝動,畢竟我們不再生活在猛獸四出的時代,而衝動的解釋往往帶來更大傷害。我相信,若我們都能往這個方向去做,臉書對媒體人、知識傳播者來說,會是助益大於阻力。就試試吧,反正也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不是嗎?

我們最近在籌辦華文世界最大最開放的「泛.知識節」,以「知識版的春吶」為定位,邀請近百位各領域知識達人「翻越知識溝通的牆」,在兩個整天的活動、上百個講次中,多元交流領域的知識,其中特別關注新媒體與知識傳播,邀請了《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端傳媒》主編李志德、臺灣吧共同創辦人 DJ Hauer (謝政豪) 對談媒體人在新媒體時代的角色,也邀請中國最賺錢的獨立商業媒體《好奇心》創辦人楊櫻、搭橋中國和美國科技社群的《PingWest 》共同創辦人駱軼航,談新媒體經營的思路。

泛知識節11月19、20日開跑!
泛知識節11月19、20日開跑!

線上社群媒體雖然方便快速動員和交鋒,但是面對面高頻寬的交流對於知識的對話更有幫助,我們在「泛.知識節」把泛科學多年累積的科學人文知識社群帶到現場,想知道電影「冰與火之歌」如何還原中世紀的劍術嗎?想知道如何用「科學」育兒?街頭巷尾常見的眼鏡行,又有什麼know-how呢?「基因編輯」的食物到底該怎麼看待?「司法科學」又如何用在冤案翻案?上至「太空計畫」,下至比人聰明的「海底烏賊」;往前回溯「台灣老墓」不為人知的秘密,向後看未來如何設計「循環經濟」,避免大洪水的到來;甚至有讓人臉紅心跳的「按摩棒的迷思」。

最後,我們都該警惕那些故意塑造出不安氛圍的人跟行為,因為這些人跟行為逼使我們走上無視專業、固執己見之路,最後衝動解釋也衝動行事,結果當然令人傻眼,這是這次美國選舉教我的事。

*作者為泛科學總編輯。更多活動請看讓知識翻牆!泛知識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