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蔣經國如何應對臺美斷交?

2016-11-13 07:10

? 人氣

沈昌煥 (取自維基百科).jpg
已故外交部長沈昌煥就臺美可能斷交的情勢,已準備好「應變計畫」,而經過三小時的討論,蔣經國決定採取三項緊急處分。 (取自維基百科)

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點,中美發表建交公告,蔣經國於同一時刻發表嚴正聲明,指責美國政府背信毀約,聲明一切後果完全由美方負責。同時呼籲臺灣同胞與政府通力合作,一心一德,團結奮鬥,共渡此一難關。強調中華民國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與共匪偽政權談判,絕不與共產主義妥協,亦絕不放棄光復大陸、拯救同胞之神聖使命。蔣經國又向全國發表電視談話,號召大家拿出最大的決心與力量,保障我們國人和國家的安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8年12月20日,外交部次長錢復約見安克志,提出六件事項:「護僑,保產,協助我維護與他國之外交關係 ,維護條約協定效力,設立新機構,繼續軍售」,以確定臺美實質關係得以延續。錢復特意提出「我在美設立之機構應訂名為『中華民國聯絡辦事處』,這是經我當局核定的」。安克志對其中五項敷衍了事,唯獨正面回應設立新機構一事:「本人初步之瞭解,可能成立一種『公司』,其人員可能保留部份現職大使館人員,此一『公司』並非商業性質,而是法律個體,目的在維持並處理實質問題,它將不具有外交地位,或代表美政府,此為初步之構想,迄今並不具體。」錢復當即正告「公司」方式非中華民國所願接受。錢復的方案實際是季辛吉和范錫曾向鄧小平提出過的「倒聯絡處方案」,但早已被鄧小平堅決否決了。事後證明,臺灣在美機構名稱成為臺美談判的焦點。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取得聯合國席次代表權。(新華網)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取得聯合國席次代表權。(新華網)

12月27日,美國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多福率團抵臺磋商臺美未來關係。錢復在機場迎接時,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發表了一篇措辭強硬的談話。這份稿子不是外交部寫的,而是宋楚瑜召集學者專家草擬,經沈昌煥和蔣經國修改批准的,因為蔣經國體認到「如果這個時候政府表現軟弱的話,將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且內憂將比外患來得嚴重。」此外,美國代表團除了在機場裡面對臺灣官方強硬的態度,在機場外也遭到民眾示威抗議,讓克氏飽受驚嚇,吵着要立即返回華盛頓。後來經臺灣官方再三保證其安全,才勉強留下來談判。

卡特來台(取自網路).jpg
1978年12月27日,美國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多福率團抵臺磋商臺美未來關係。(取自網路)

中華民國與美國對於斷交後的關係安排,其談判過程持續數日。12月29日,蔣經國第二次接見美國代表團,親自提出臺美關係的五項新原則:「持續不斷、事實基礎、安全保障、妥訂法律以及以政府關係為依據。」蔣經國重新確認中華民國的國際法地位:「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國以來,一直是一個獨立之主權國家,中華民國是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唯一真正的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所產生的合法政府。中華民國的存在一向是一個國際的事實。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及國際人格,不因任何國家承認中共偽政權而有所變更。美國應當繼續承認並尊重中華民國的法律地位和國際人格。」在此,蔣經國已不再同中共爭論誰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轉而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存在是一個國際法的事實。中華民國的國際法人格,不因美國終止外交承認而有所變更。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