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渡專文:《人間》回眸,還留幾許溫暖?

2016-11-14 06:30

? 人氣

是這樣的一種心力,一種精神,影響著《人間》的所有工作者,發而為文,感動一個世代的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一九八五到八九年,台灣的社會運動幾乎無日無之。在社會運動風潮中,民進黨宣告成立,老兵運動催促開放兩岸探親。終於蔣經國在晚年宣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開放兩岸探親。台灣終於向一個自由民主、開放多元的社會,邁出了一大步。

而《人間》雜誌不僅推動台灣社會的轉變,更紀錄台灣社會劇變下的容顏。直到陳映真用盡自己的積蓄,《人間》宣告停刊。停刊那幾天,正是台灣股票上萬點的時刻,人們只能用「股票上天,文化落地」來形容內心的悲愴。

李長榮化工廠座落在水源里一片稻田與菜園之間。(蔡明德攝,南方家園提供)
李長榮化工廠座落在水源里一片稻田與菜園之間。(蔡明德攝,南方家園提供)

 

白天,阿嬤們是圍堵李長榮化工廠的主力,她們以做手工藝品渡日。(蔡明德攝,南方家園提供)
白天,阿嬤們是圍堵李長榮化工廠的主力,她們以做手工藝品渡日。(蔡明德攝,南方家園提供)

三、

蔡明德在《人間》雜誌成立之前就已替陳映真的醫藥雜誌工作,也一路工作到《人間》停刊。之後,他曾到報社,擔任攝影記者。在社會、政治運動興起的那些年,他在街頭,用影像紀錄了這個時代。

然而,蔡明德與一般攝影記者仍有不同之處,在於他終究是《人間》訓練出來的攝影者,他的影像,總是有著願意「去相信、希望、愛與感動」的精神。他的影像讓人深心觸動的,往往不是那些街頭衝突的瞬間,而是在事件的背後,呈現那些質樸的、溫煦的、純厚的、天真的、堅毅的,甚至是絕望的人的容顏。有時只是那回眸的一瞬,卻讓人心中生起憐憫、希望、愛和溫暖。

去年因為整理家中舊照片檔案,才發現一張蔡明德、鍾喬、范振國、粘鍚麟等在鹿港參與反杜邦運動時的照片。他們坐在一輛中型貨車上,我拍了一張留念。那時蔡明德還年輕,大家都少年意氣,好像準備要去參加活動,還是活動結束了要去喝酒的樣子。背後是鹿港龍山寺,古老的紅磚老牆,雕花飛簷,配合一臉不知畏懼的眼神,彷彿天地都可以翻過來看一看。

而那些已經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

回眸一望,《人間》溫暖還有幾許?

蔡明德攝影集《人間現場》封面 (南方家園提供)
蔡明德攝影集《人間現場》封面  (南方家園提供)

*作者為作家,本文選自蔡明德攝影集《人間現場:八0年代紀實攝影》推荐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