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自由寶島校園成港、陸生「反送中」戰場,台生多只在旁看熱鬧

2019-10-26 11:50

? 人氣

校園中的「連儂牆」,成為來台就學中、港學生的新戰場。(林瑞慶攝)
校園中的「連儂牆」,成為來台就學中、港學生的新戰場。(林瑞慶攝)

曾發生港陸生衝突的文化大學,其陸生人數排名全台第五。「陸生政策即是兩岸關係的一環,政治早已進入校園。」九月下旬,自發在校內張貼文宣的港生何泳彤,遭到一群路過的中國學生攻擊。經歷這起衝突,她與校內同學決定成立「文大反修例關注組」,希望擴大校內同學關注反送中抗爭的管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何泳彤感嘆,不僅校方再三強調「政治敏感事務勿進入校園影響學習環境」,就連台灣同學也避之唯恐不及。她想起哲學概論的課堂上,一群中國同學論證台灣不應該獨立,台灣同學雖然皺著眉頭,卻只有她和其他港生起身反駁。

更讓在台港生灰心的是,台灣同學也和校方統一口徑。參與「逢甲大學反送中關注組」的港生馮庭寬(化名)感嘆,雖然有不少台灣同學關心香港,但仍有些「吃瓜群眾」,每當他開口分享時總是愛理不理,還回他一句「學校裡不要談藍綠」。

中國國慶隔天,鄰近逢甲夜市的牆上遭陸生噴上「支持港警」的字樣,校內Dcard板上竟然有不少人因「香港很危險」而支持港警攻擊示威者。馮庭寬只好努力地向同學說明,真正危險的是警察和政府,因為上街的民眾不會看到穿黑衣、戴面罩的人就往死裡打。

港生透過通識教育訓練批判性思考

另一位逢甲大學的港生張傑(化名)直言,香港的國高中非常重視訓練批判性思考的通識教育,老師經常在課堂上討論香港的貨幣、房價等經濟問題,不只是抄寫、閱讀資料,還必須學會判斷資料來源與正確性,大家從小就知道什麼是「紅色媒體」和「內容農場」。

輔大香港政改反送中關注組的羅俊回憶五年前的雨傘運動,各學校早已罷課,當時他就讀的學校還積極串連學生連署聲援;如今,警察打得愈兇,同學卻愈冷漠。「這群台灣大學生不是『天然獨』世代嗎?大家為什麼對中國、對香港不太關心?」羅俊問道。

羅俊打趣地引用毛澤東的名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說,台灣的敵人是中國,中國的敵人是香港,所以台港正在面對同一個敵人,台灣並不是局外人。不少港生從香港的街頭前線退下後,站上台灣的國際前線,正是擔心台灣將變得和香港一樣而不自知。

「針刺到肉了才會痛!」同是輔大香港政改反送中關注組的周鳳婷(化名),參加的第一場社會運動即是二○一二年的反國教抗爭,當時她擔心可能施行的愛國教育與思想教育將扼殺通識課程的討論空間。有一就有二,她又陸續參加反東北開發、雨傘運動等大型社會運動。

「台灣太和平了!」所有受訪的港生不約而同地感嘆。相較之下,現在的台灣大學生幾乎沒有經過社會運動的洗禮。周鳳婷與羅俊都觀察到,校內較關注香港的台生或港生幾乎都是大三、大四或研究所的學生,他們多少還對五年前台灣發生的占領國會行動有印象。

台灣公民陣線、香港邊城青年等團體發起「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活動。(柯承惠攝)
台灣公民陣線、香港邊城青年等團體發起「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活動。(柯承惠攝)

不想自嗨,上街和台灣人「街聊」

馮庭寬坦言,這是在台港人最大的難題,他很擔心隨著抗爭延長,遊行、連儂牆、校園人鏈、紀錄片放映等活動只是香港人自嗨,影響力愈來愈低。最近他打算嘗試「街聊」,甚至擴大成中部的港人演講或分享會。

「黃藍是政見,黑白是良知。」余明君引用了一句香港抗爭現場經常提及的口號,傘運時綁黃絲帶的是抗爭者,藍絲帶是建制派。因為輿論壓力,銘傳大學先設立電子連儂牆(可透過校內IP登入留言的網頁),最後終於開放校內部分公布欄做為「民主牆」,余明君期待校內的學生能透過這面牆接觸到更多資訊,以便做出正確判斷。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