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從善意角度看「洪習會」

2016-11-07 07:10

? 人氣

洪習會。(取自洪秀柱臉書影片截圖)

洪習會。(取自洪秀柱臉書影片截圖)

洪秀柱這趟大陸行,洪是興致高昂,中共是行禮如儀;沒有一方看好「洪習會」,包括國民黨內部。因為劇本經過中共審查,劇情是中共安排,洪又是大統派,結果早在預料之中。但基於兩岸和與戰、友好與敵對,對兩岸未來關係重大,從另一角度(也就是善意角度)看「洪習會」實屬必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洪習會」是為習近平重申對台政策佈置的舞台,國民黨是配角,因此接待規格自有等差;馬英九時規格最高,洪秀柱時規格最低。這不只緣於國民黨在台處境今非昔比,也緣於中共的「大國崛起」今昔異勢;不只中共要與美國比高,中共從政治、經濟到文化,還想用「中國模式」取代「西方模式」,推廣到世界各地。(請注意,中共並非痴心妄想,而是根據三十年改革的成果得出「中國模式」。兩位前經濟學人雜誌總編輯2O14的傑作《第四次國家革命》一書,即曾專章討論新加坡李光耀及中共的成功,對他們的「亞洲替代模式」頗為讚賞。)

在這種「氣勢如虹」下,習近平「洪習會」的談話更值得台灣思考。例如他說讓中國百姓過好日子是努力的目標,他二〇一三年已解決七億人口的貧困問題,要在二〇二〇年徹底消滅貧困,讓中國變成小康社會(這是鄧小平以來中國歷任統治者的目標),做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水準,但他不是要去爭取(他笑說這個奬也不會頒給他)。

從這裡看出「民族復興」(脫貧與強大)確實是習近平念之在茲的任內大事。而要做到這點,應該維持兩岸和平,全心致力內政,不輕啓戰端。如果中共願與台灣(蔡英文政府)一起努力,光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中國進入小康社會,習近平就有資格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即使他不爭取,該獎項也很可能頒給他!

習近平又說,歐巴馬曾對他說,中國是搭美國的便車發展,他回話道,歡迎全球各國都來搭中國發展的便車。他向洪秀柱一行強調,中國的發展要和全球分享,中國的格局和美國不同;特別是「兩岸一家親」,台灣是「自家人」,自家人分享當然比較自然。

他舉福建發展為例,說他一九八五年在福建任職時,福建GDP只有台灣十分之一,台商不多,後來許多台商來福建投資、工作,現在再過幾年,福建的產值將要超越台灣,證明了兩岸經貿合作可以雙贏;「大陸有好機會,別人都能分享,自己人怎麼不來分享?」

洪習會,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首度會面,雙方座位。(羅暐智攝)
洪習會,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首度會面。(羅暐智攝)

更有意思的是,習近平在「洪習會」致詞時,說出了「兩岸是命運共同體」這句話,比「兩岸一家親」聽來更覺親切,與幾年前殺氣騰騰的「地動山搖」完全不同。只是他把「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當做「命運共同體」意涵,未免美中不足。

「命運共同體」是要以愛為前提,要求更多關懷與寬諒,更少強迫,形成更自然、更合乎人性的關係。如果蔡政府針對「洪習會」,呼籲北京當局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中華民國在台灣本來就不是常態國家,兩岸來往秉持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更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同義詞,中共根本毋需擔心台獨問題)、正視台灣人民對民主制度的堅信,而中共也願以更彈性、更耐心且更體諒蔡政府難處的方式回應,則民進黨的友誼都能獲得,何愁「命運共同體」沒有實現的一天!

台灣是很獨特的社會,國家認同極其分歧,但「中華民國台灣」終於成為最大公約數。「中華民國」(廣義中國)與「台灣」兩個異質元素,若能在台灣由敵對變和平相處,甚至互相期許成為「命運共同體」,那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只要互相容忍體制的差異、尊重「中華民國台灣」的生存空間(中共不以「併吞式統一」為職志),又為什麼不能互許成為「命運共同體」?

現在的中華民國是民主體制,是中華民國的「第二共和」。它縱然在一九四九年遭中共滅亡,卻在台灣再生,並曾長期擔任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直到一九七一年被逐出聯合國。而逐出聯合國後,它經歷了廿多年民主運動及改革,完成「第二共和」,已經是主權在民,擁有人民、領土、政府、主權的國家。這樣的民主國家,要強迫說它不是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絕大多數台灣人是不能同意的。不只民進黨不同意,國民黨中也很少人會同意。

試想,連洪秀柱這個大統派在南京中山陵謁靈,祭文都要清楚以「民國一百零五年」紀元,以示中華民國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同時在「洪習會」中,她也強調「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也就是「求同存異」。中共難道看不出洪秀柱是「眾怒難犯」,必須以國民黨中大多數人的「主流意向」為公開意向嗎?

「洪習會」後,許多外媒都有評論。其中卜睿哲的觀點最為公道。他說,中國不信任蔡總統的意圖,一再要她就她宣稱的「善意」提供保證,但台灣也有理由不信任北京的意圖,難道台灣不應也要求中國提供保證嗎?他認為,兩岸需要的是一個能累積小進展,由互惠建立互信的過程。

換言之,中共與其以「九二共識」這個蘇起杜撰、原意為「求同存異」的名詞,強求蔡英文「只准求同,不准存異」,何不以「九二諒解」、「九二精神」的實踐,評估台方誠意,看蔡英文有沒有違反「九二共識」?

而從蔡就任至今,不論用人、行政,包括在台陸生納入健保、專案補助陸客業者等,她的「善意」是無可置疑的。中共身為泱泱大國,實不必太斤斤計較於幾個字(這四個字全台灣都知道正是蔡英文的「難處」)的芝麻小事,而大肆打壓台灣,破壞更遠大的兩岸關係及中國格局。

更重要的是,習近平談到與台灣關係,常不時流露溫暖。這源自他在福建的經歷,他並被稱為「知台派」,很多人(尤其是我們的老友阮銘夫婦)都對他上台後促進兩岸關係有所期待。他的「兩岸一家親」、「自己人」、「命運共同體」談話,絕不只是單純統戰,而與他的「台灣經驗」相關。如果兩岸關係在他任內反而惡化,甚至走上兵戎相見一途,這是非常可惜的。

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這段話用在兩岸關係可以大好也可以大壞的現在,堪稱恰當。而變好變壞、天堂地獄的關鍵,就在習近平一念之間。亦即,習近平在「洪習會」中宣稱「中國和美國的格局不同」,這句話能否讓他口中的「台灣自家人」產生共鳴,就在他的一念之間。

*作者為時事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