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治療希望「類器官」傳對痛覺有反應 恐踩人體實驗道德紅線

2019-10-22 10:00

? 人氣

研究活體器官有其難度,因此類器官被視為重要代替手段。(AP)

研究活體器官有其難度,因此類器官被視為重要代替手段。(AP)

許多科學家相信培養自幹細胞的「類器官」(organoids)能成為病人的替身,在對病人沒有副作用的情形下精準測試藥物療效。類器官研究也一躍成為現代神經科學中最熱門的領域,但卻傳出有些科學家可能踩到人體實驗的道德紅線,不僅在實驗室中培育人類大腦,甚至有把類器官移植到動物身上的個案發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些類器官可能只有一顆豌豆大,有些卻發展出和早產嬰兒類似的自發性腦電波。由於研究活體人腦有諸多實行上的困難,類器官問世後,就被視為一項神經科學的里程碑。許多科學家紛紛將類器官投入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自閉症(autism)等疾病研究,甚至拿來分析為何有些在母體內感染茲卡病毒(Zika virus)的嬰兒會出現小頭畸形症狀。研究者也想藉著類器官來研究阿茲海默症(Alzheimer)到帕金森氏症(Parkinson)等一系列腦部疾病,甚至是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的眼部問題。

隨著人口老化,許多大腦相關疾病都有賴類器官研究測試解藥。(AP)
隨著人口老化,許多大腦相關疾病都有賴類器官研究測試解藥。(AP)

類器官若有痛覺 是否踩倫理界線?

儘管類器官看似能為醫學、藥物領域寫下新篇章,許多研究者卻對這種研究方式感到不以為然,甚至要在21日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年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中昭告天下,質疑有些研究類器官的學者已太過接近道德紅線,有些實驗室甚至已經製造出有知覺的大腦塊,可能早已違反科學倫理道德。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綠色神經科學實驗室(Green Neuroscience Laboratory)主任奧哈揚(Elan Ohayon)稱,就算類器官有知覺的可能性只有一點點,科學家同樣違反人體實驗禁令。他表示:「我們不希望人們所做的實驗,會有東西經歷痛苦。」《衛報》指出,奧哈揚及同事林安(音譯,Ann Lam)、曾保羅(音譯,Paul Tsang)將在芝加哥的年會上,呼籲為了避免大腦類器官產生痛覺,檢查措施一定要到位。奧哈揚說,就他們觀察,許多類器官已發展出類似發育中動物的生物活性。

此外,一份近期由哈佛研究團隊發表的報告還指出,大腦類器官竟能發育出各種組織,大腦皮質神經元(cerebral cortex neurons)到視網膜細胞(retinal cells)等都在其中。該研究亦稱,類器官生長8個月之後,竟發展出獨立的神經元網絡。這些網絡對外界的刺激有所回應,當實驗人員用光照射的時候也會做出回應。另一篇由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神經生物研究學家蓋奇(Fred Gage)主導的研究則發現,若將人類大腦類器官移植到老鼠大腦,類器官竟成功和老鼠的血液供應連結,甚至發展出新的連結。

類器官可能對醫學帶來重要改變,但有學者認為類器官若產生知覺,可能違反實驗倫理。(AP)
類器官可能對醫學帶來重要改變,但有學者認為類器官若產生知覺,可能違反實驗倫理。(AP)

奧哈揚希望贊助機構,能凍結所有研究移植人類大腦類器官到動物身上的實驗,包含那些很可能讓類器官出現知覺的研究。他聲稱自己已經研發出一套電腦模型,能夠協助科學家辨識類器官何時可能會產生知覺,並強調這個領域急須更多類似的研究。

目前英國禁止科學家接受成長14天以上的胚胎進行研究,雖然有些科學家希望14天的日期能夠延長,但此禁令正是為了保護成長中的人類不被折磨。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是類器官會成真嗎?

一群科學家、律師、倫理學家、哲學家在2018年主張,要進行一場關於大腦類器端的倫理辯論,並發表在《自然期刊》(Nature)。作者之一的史丹佛大學生物科學與法律中心(Center for Law and the Bioscienc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主任葛聿利(Hank Greely)認為,類器官研究目前還不夠深入,如今就想引起社會對此議題的關注為時尚早,但他認為現在正是開始討論實驗方針的時機。

有學者認為如今就想引起外界對類器官關注還為時尚早。(AP)
有學者認為如今就想引起外界對類器官關注還為時尚早。(AP)

葛聿利認為,過去還未有任何關於類器官的道德界線,並以猶太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名著《變形記》(Die Verwandlung)中,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巨蟲的桑姆薩(Gregor Samsa)為例,稱目前人類還不到一起床就發現自己其實是個類器官的境界。

但葛聿利也表示,「若類器官已有潛力感知或對刺激產生反應」,那狀況就很嚴峻了。他認為若類器官真的能感知,甚至對會造成痛覺的刺激產生反應,也就是「感覺得到痛」,那各界將對此更加擔憂。但他也補充,自己不認為目前有任何人已經達成類似的研究,連接近完成都不太可能。

蓋奇則向《衛報》強調:「我認為提出科學倫理的問題永遠不嫌早,如此才能產出深思熟慮的對話,也才能藉此指導科學研究及決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