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投資不是投機!熊市、通膨好可怕?長期持有股票就多賺5%!

2019-10-15 09:00

? 人氣

藉由長期投資複利,我們便能創造可觀的報酬(取自pixabay)

藉由長期投資複利,我們便能創造可觀的報酬(取自pixabay)

投資是為了人生

你也應該買股票嗎?多數人相信,買房比租房更有道理,只要逐步還清貸款,便能擁有一項有價的公開資產。同樣地,如果可以選擇,多數人或許寧可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而不是員工,因為當老闆可以有比較高的自主性,賺更多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同的邏輯也適用於投資。我們可以借錢給別人,例如開立儲蓄帳戶或是購買債券。我們允許別人使用我們的資金,然後支付利息給我們。我們也可以成為股東,例如購買股票。我們要如何善用漫長的生命時光以及數十載的投資期限?對我來說答案很明顯:我們應該成為股東,購買分散在全球的股票投資組合。

許多人聽到這個建議可能會因此想起二○○○到○三以及二○○七到○八年間的股市崩盤。在第一次熊市,如果依據以英國大型企業為主的「富時一百指數」(FTSE 100)的股價峰谷差來計算,原先投資的十萬英鎊只剩下大約四萬七千元英磅。如果是以美國大型企業為主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來看,十萬美元只剩下五萬一千美元。若是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計算,情況更糟,十萬美元只剩下兩萬兩千美元。

第二次熊市情況同樣嚴重。如果是富時一百指數,十萬英鎊縮減為五萬二英鎊;如果是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十萬美元剩下四萬三千美元。這些數字不包括投資人運用股息進行再投資所獲得的些許報酬。

但如果我們將眼光從短期的危機移開,轉而關注長期的趨勢,那麼結果就相當驚人了。包括位於芝加哥的晨星公司旗下的伊帕森顧問公司,以及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金融教授、《散戶投資正典》作者傑諾米.席格爾(Jeremy Siegel)等人,都在文章或書中特別提到驚人的投資報酬。就歷史來看,如果長期持有美國股票,一年的報酬率會比通貨膨脹高出七%。也就是說,如果通貨膨脹為三%,一年的名目報酬率便有一○%。

透過投資複利效果,投資人每年不僅可從投資本金賺取報酬,還包括將前一年投資所得再投入股市之後獲得的報酬,如此一來每七年我們的金錢價值就會翻倍。

藉由長期投資複利,我們便能創造可觀的報酬,不妨試試簡單的練習:在計算機輸入一○○○,這數字代表你的第一筆投資本金,一千元。然後不斷乘上一.一。每乘上一次一.一,你的投資本金就會增加一○%。第一年,增加的一○%等於一百元。但是每過一年,一○%所代表的實際金額會逐漸增加。當你乘上第五十次的一.一,代表第五十年的一○%年投資利得相當於一萬○六百七十二元。原本一千元的投資本金,如今已增加到十一萬七千三百九十一元。

買進股票,分析「投資」報酬率

或許,美國股市驚人的長期報酬率正好驗證了「歷史是由贏家撰寫的」。實際的數據也確實支持這樣的說法。

根據瑞士信貸出版的《全球投資年報》,自一九○○年,美國股市年報酬率比通膨高出六.五%,優於日本的四.三%、瑞士的四.五%以及英國的五.五%。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投資組合分散全球,並持有這麼長的時間,那麼你的投資報酬率將比通膨高出五.二%。

但或許,美國股票創下的歷史性紀錄不會再有,因為它反映的是估值成長的一次性利得。衡量股票市場價值最受歡迎的兩大指標分別是股息殖利率與本益比。本益比的計算是將企業的股價除以一年創造的利潤,後者以每股盈餘的方式呈現。一九一三年底,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前不久,美國股票的股息殖利率為六%,過去十二個月的本益比為十三。到了二○一七年底,殖利率降至一.八%,本益比將近二十五倍。

如今美國股票市場估值飆漲,報酬率很有可能會大幅下滑,因此未來十年其他國家的股市報酬率或許會比美國股市要好。但即使我們假定報酬率偏低,或假定我們沒那麼幸運,只投資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必須分散投資全球,對於抱持長遠投資觀點的人來說,股票依舊相當具有吸引力。

首先,如果要仔細分析全球股市的表現,可參考「摩根指數」(MSCI World Index),它的資料最早是從一九六九年底開始。直到二○一七年底的四十八年期間,有各種理由告訴你應該要避開股市,包括: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石油禁運以及一九七○年代通膨飆漲、美國一九八○年代初期的二次衰退(經濟衰退之後出現短暫的復甦,隨即再度陷入衰退)、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暴跌二二.六%、一九九七年亞洲貨幣危機、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發生恐怖攻擊、二○○八到二○○九年爆發金融危機等等。但那些挺過危機、持股不放的投資人,也因此獲得了鉅額的報酬。一九六九年底至二○一七年底,摩根史坦利世界指數上漲五八二九%,如果進行股息再投資,原本一萬美元的投資本金,如今已高達五九.三萬美元。五八二九%的成長率相當於一年上漲八.九%,而美國的通膨率平均為四%。

但要注意的是,未來幾年的年報酬率恐怕會低於八.九%。究竟會低多少?我猜測,長期年報酬率大約為六%,通膨為二%。稍後我會解釋原因。這或許是本書最複雜的部分,但是請稍微忍耐一下,我會試著引導你理解這部分內容。

(延伸閱讀:工作四十年後...「那現在我要做什麼?」你都有錢了,為什麼不做「有錢時想做」的事?

門外漢看股市績效或許會覺得一頭霧水,但如果將股市表現劃分成三大要素,就清楚多了:殖利率、企業獲利成長率以及本益比。

先鋒集團創辦人約翰.柏格(John C. Bogle)運用這三大要素區分股市的「投資」報酬率與「投機」報酬率。投資報酬率包含股息殖利率以及企業每股盈餘成長率。如果盈餘出現成長,企業可提高股息、買回自家股份、擴大營運規模,或是收購其他公司。

當我們買進股票時,我們已經知道會有多少的殖利率。如同先前提到的,二○一七年底,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殖利率大約為二%。雖然有時股息會減少,不過我們假設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投資人可獲得二%的股息,這是比較安全的預估,當企業獲利提升,發放的股息也會增加。

那麼每股盈餘成長率呢?這就需要一些猜測了。首先我們要預估經濟成長率。在美國,二○一七年之前的五十年,每年平均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經通膨調整後)為二.八%。二○○九年情況最糟,負二.八%;一九八四年表現最好,高達七.三%。不過,在這五十年期間,其中有三十八年經濟成長率介於○與五%之間。因此,我們或許可稍微安心:由此可見,多數時候國內生產毛額並未偏離長期平均值二.八%太多。此外,有十二年出現異常,其中有九年是發生在頭二十年,自此之後的三十年間只出現三次異常。

但接下來要說的不算是好消息:過去五十年來,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逐漸趨緩。自從二○○○年以來,平均只比通膨高出一.八%。部分原因是二○○八到○九年的經濟大衰退。而這也反映出勞動力成長率趨緩,且不只有美國,所有已開發國家都面臨了相同的人口結構問題。戰後嬰兒潮開始退出勞動市場,由年輕人取代,然而新進員工數量遠不及離開的人數。若考慮到勞動人成長減緩,我們可以預估,未來十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會高出通膨二%。如果通膨依舊維持在二%,那麼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將為四%。

企業盈餘成長率也會維持在四%的水準嗎?經濟和盈餘成長率並不會同步。如果企業利潤率下滑或是稅率提高,獲利成長率便會趨緩。此外,我們也必須計算國際經濟成長率。許多美國企業在國外有龐大的業務。如果其他國家經濟成長,也會提升美國企業的獲利。另一方面,即使企業盈餘每年成長四%,但是每股盈餘成長率仍有可能更低,因為企業有可能發行新股,取得成長所需的融資或是用來做為員工的獎酬。

根據歷史經驗,企業的每股盈餘年成長率大約低於盈餘年成長率二%,未來有可能會更低,因為現在的企業會透過股份回購的方式,避免股權被稀釋。

你或許發現,預測企業盈餘成長率的作法有些粗略。我們假定盈餘成長率為四%,但也必須承認或許會更高或更低。以現今二%的殖利率來推算,我們預估股票投資的年報酬率為六%,通膨為二%。依照柏格的說法,這就是市場的投資報酬率。我相信,以美國股市而言,這是相當合理的預估,而且同樣適用於分散全球的股票投資組合。其他國家的每股盈餘成長率或許低於美國,不過在二○一八年,多數國家的預估殖利率比美國高,但是相較於企業盈餘,其實並不算太高。

作者/喬納森.克雷蒙

本文摘自《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超連結:http://bit.ly/2SyetnF)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超連結:http://bit.ly/30MDZIF)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