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中互表」的戰略意涵與戰術運用

2016-10-25 06:00

? 人氣

但是,在「一中」的概念上,我們不是為了差異而差異化,我們(兩岸)是為了兩岸人民美好未來所展現出的差異化「優點」。 因此這個戰略意涵是以「融合」、「競爭」、「合作"」這三個核心精神與行為準則做為支柱來進行發展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若雙方都能從對未來 「中華民族」 好處的角度思考,在這 「一中」 的前提下,從這三個核心精神出發所展開的各種有建設性的互動及所產生的良性循環,將可為雙方再創造出後續發展的其他戰略空間。這樣,「一中互表」就賦予未來兩岸發展互動一個有意義、有方向、新的活力與價值的時代使命;而這是雙方皆可操作「一中互表」的終極戰略意涵。

「一中互表」的戰術運用

承上,當我們為兩岸互動建立了一個正向的戰略思考方向,則將其實現的做法就是所謂的戰術運用;而運用的方式就是從前述這三個核心原則所做的各種思考定位及實際展開的各種計畫與活動了。

個人前次所發表的文章中,曾對這三個核心原則各以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其運用的方式。本文則進一步說明其運用的基本概念:

一、「融合」的戰術運用概念:

兩個有明顯差距又具有 「國家」 本質的政治實體如何透過和平的方式、平順地完成合併?基本前提當然是這兩個政治實體所擁有的支持群眾及掌握政治權力的政治人物都有這個意願。

但就以香港97年回歸中國的和平合併為例,這個合併當時還有國家主席鄧小平所保證的50年不變的承諾。因為雙方對政治參與方式及對社會制度管理理念上的差距,這幾年雙方兩極化的衝突,反造成彼此差異的擴大與心理上的距離,進而讓港人對50年後(自97年算起)的未來產生隱憂與不滿。此一情勢也讓我們民眾對兩岸和平發展進程所可能產生的 「合併」 發展也產生更多的疑慮且不敢寄予期望。

但是,我們若採取對立拒絕的方式,除大大觸動大陸的敏感神經,也逼使大陸方面因為不放心而採取更緊縮、激烈手段做為回應;也因此讓我們一步步自陷困境,無法避免的要提早面對統一或分裂的挑戰與衝擊。因此,在 「一中互表」戰略思維下,採取 「融合」戰術,掌握兩岸互動發言權是一個積極且務實的做法。(要提醒;因為這個議題是雙方都可操作的,因此掌握發言權並非代表誰高誰低,而指的是可以站在平等地位的)

融合戰術運用主要可從兩岸政府(非政治)制度、社會制度、文化及價值觀等的差異做起。當我們盤點出兩岸在這些領域上的差異後,挑選主題順序,以彼此尊重的態度進行深入了解及研究交流,分析出彼此的優缺點做為對方與己方的參考。這個互動過程必須包含/考慮因不同民族/種族所產生的差異性特質及其與當地融合或歧異現況、及當地人因應處置的做法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