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沁瑜觀點:販賣機進不進校園不是重點,賣什麼才是關鍵

2019-10-14 06:40

? 人氣

販賣機進不進校園不是重點,賣什麼才是關鍵。圖為日本的販賣機。(顏麟宇攝)

販賣機進不進校園不是重點,賣什麼才是關鍵。圖為日本的販賣機。(顏麟宇攝)

販賣機是否進入校園這件事吵得沸沸揚揚,臺灣的學校裡不是第一次有販賣機在校園,但這次大規模的政策引發各界的不安,同時這件事參與的因子很多,從新聞中也看不出販賣機進入校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究竟是因為『為學校福利社人員薪資太貴所以以販賣機取代?」『學校請不到福利社的工作人員?』『學校沒設置福利社導致學童飢餓營養不良?』還是要從使用販賣機提早讓學生適應老年化社會、AI人工智慧、無人商店、無人駕駛的未來世界呢?這些問題對我太難,但基於我的營養領域,對於營養與兒童健康的立場,我們可以試著釐清一些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販賣機進入校園後會不會讓學生變胖?

我們在作兒童體重控制的時候,介入第一週的暖身期不會讓孩子太害怕,我只讓他們做三件事:『1.每天量體重;2、做飲食記錄;3、戒除飲料』,沒有太多的飲食修正,都可以讓這些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7的孩子在一週後減輕0.5~1公斤。臨床問題告訴我們,這些肥胖孩子的含糖飲料實在喝太多,比對2015年美國一篇發表在「營養教育與行為」期刊的研究,探討校園裡販賣機的可獲性與肥胖的關係。這研究分析了2263位學童(白人、西班牙裔、非裔美國人),分別在五年級和八年級的人口學數據、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健康狀態,結果顯示校園販賣機尤其影響西班牙裔的男生和低收入的學童的BMI,可能是因為語言、父母的教育程度、營養知識、是否在家製備健康食物、家庭人口結構等,共同導致了這個結果,另外生活在都會區的孩童、看電視時間較長的孩童,也有較高的肥胖機會。這群孩子從五年級到八年級後,從學校販賣機買甜食、含鹽餅乾和含糖飲料、氣泡飲料的比例也倍數增加了。

販賣機的存在,的確是增加孩童肥胖的潛在危險因子。

台北市教育局推動校園設置智慧支付商店(自動販賣機)引發爭議,有不少綠營人士群起撻伐,台北市教育局今(9)日特別召開記者會,一一針對問題做出回應。(方炳超攝)
台北市教育局推動校園設置智慧支付商店(自動販賣機)引發爭議,有不少綠營人士群起撻伐,台北市教育局今(9)日特別召開記者會,一一針對問題做出回應。(方炳超攝)

販賣機進入校園後會不會讓學生蛀牙變多?

早在2006年一個倫敦的觀察性研究指出,孩童家庭的社經情況和是否使用販賣機,與其食物選擇、攝取甜食餅乾的頻率和蛀牙、缺牙等情況有關。但現階段尚未限制販賣機食物種類或含糖飲料的情況下,要如何阻止學生選擇含糖飲料?在美國2016年預防醫學期刊中指出,線上調查2202名12~18歲的青少年,在含糖飲料上給予警告標示(熱量、可能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和蛀牙),都能夠有效降低他們從虛擬販賣機選擇含糖飲料的信念和動機。

就算無法抵擋販賣機進入校園,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食物放在販賣機裡面?

在日本的旅遊經驗發現,日本隨處可見的販賣機數量之多已經堪稱國家特色了。而且依照環境的不同,販售機的飲料商品內容也會有所差異。例如一般都會區的販賣機就是茶類、咖啡和汽水供一般上班族購買;在溫泉旅館裡就會放鮮奶,尤其是玻璃瓶裝的古樸樣子,在泡得熱呼呼的時候將冰鮮奶一飲而盡;在兒童樂園中,便還會有相對適合孩童專用的販賣機,販售果汁、牛奶或調味乳等不含咖啡因的飲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