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不是天天都在玩猜謎遊戲!長期投資10年後見真章

2019-10-11 11:00

? 人氣

只要投資期限夠長,便能有不錯的報酬。(圖/PeteLinforth@pixabay)

只要投資期限夠長,便能有不錯的報酬。(圖/PeteLinforth@pixabay)

思考「大多數人會怎麼想」

如果六%的投資報酬率是市場的實質報酬率,那麼股價必須每年上漲四%,每股盈餘年成長率必須達到四%。但是,股價有可能成長如此快速嗎?這就是我們的市場投機報酬率。

這裡指的是投資人對於企業盈餘,也就是本益比的估值的變化。如果市場本益比維持不變,股價成長率就會等同於企業盈餘,換句話說,我們的年度總報酬率會接近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市場的本益比不可能維持不變。這時就出現了兩難:為了精準預測股票的市場報酬率,我們不僅要知道當下的股息殖利率,並預估每股盈餘的成長率。同時,我們還必須推測其他投資人會如何投機。這種猜謎遊戲消耗太多投資人的精力,以至於我們忘記了股息殖利率和每股盈餘成長率的基本價值,卻把心力耗損在不斷地猜測投資人的心思是看漲還是看跌。我們每天緊盯著道瓊工業指數持續上下變動,費心預測未來的走勢。

經濟學家約翰.凱因斯(John Marynard Keynes)在一九三○年代時曾寫道,這種猜測其他人會如何投機的現象,就如同報紙的選美競賽,「參加的人必須從上百張照片中挑出最美的六張臉蛋,最後由挑出最符合所有參賽者平均喜好的人獲勝」。

凱因斯解釋:「要贏得比賽,關鍵不在於依據個人最佳判斷,選出最美麗的(臉蛋),甚至不是選出整體認為最漂亮的。我們運用個人的智慧去推測多數人會如何預期多數人的想法,這已經是第三層思考。」

在股票市場,這種瘋狂的舉動常使我們看不清長期的未來趨勢,而且更不幸地,反而讓我們變得更窮。事實上,如果我們是長期投資者,而且多數人都是,那麼投資人的心情變化就如同本益比的漲跌,相對來說並不重要。好比想像自己現在二十歲,正要為七十歲、也就是漫長退休人生的第一個十年做好規畫。或者想像自己七十歲,再努力投資一下,這些財產未來都將留給二十歲的孫女,放到她退休時便可動用這筆遺產。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們看的都是長達五十年的投資期限。假設我們有一萬美元的投資本金。如果我們預期投資人看壞股市、本益比將下滑,我們可能會因此選擇投資殖利率三%的債券。五十年後,我們手中的債券價值將高達四萬四千美元。但如果計算二%的通膨率,再折算成美元現值,原本一萬美元的本金五十年後只會增到一萬六千美元。如果再計入課稅,金額會更低。

現在,假設我們手中持有分散全球的股票投資組合。一年報酬率為六%,原本的一萬美元投資本金將會增加為十八萬四千美元,若計入通膨的影響,則為六萬八千美元。

但是風險呢?我們假設市場估值減半,本益比從二十降為十。即便如此,五十年後我們手上還有九萬二千美元,或是經過通膨調整後為三萬四千美元。這個數字是我們投資債券時的兩倍,而且我們還假設市場會崩盤。

此外,如果市場估值暴跌,我們還是有可能獲益。多數人不會一次將大筆資金投入股票,然後再也不投資半毛。相反地,我們會逐步買進,同時將每個月的部分薪資存入退休計畫,或是投入我們最喜歡的投資基金。

定期儲蓄再加上股票投資所得,將會創造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我們成為投資人的頭幾年,或許看不出來有這個可能性,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的資產組合的成長最主要來自於存款。但是如果我們能持續投資十多年,就會達到引爆點,我們的一年投資所得會開始超越我們每年的存款。我們的資產組合表現將會非常驚人,而且呈現跳躍式成長。但是,如果出現嚴重的熊市,導致我們的獲利成長被打斷呢?只要我們堅持到底、持續存錢,就可在假設市場部分恢復成長的情況下趁機逢低買進。一旦股價回升,便能獲利了結。

我為大學生講授個人理財時,都會在期末考時問這個問題:「想像你現在二十多歲,每個月要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存錢。假設未來股票的累計收益相同,哪一種市場績效模式有助於你累積最多的財富?」他們可以從三個選項中選出一個答案:

A.現在高報酬率,未來低報酬率。

B.現在低報酬率,未來高報酬率。

C.每年報酬率相同。

學生老是會選錯答案。多數人都選C,我猜想部分原因是他們喜歡每年都能獲得相同報酬的這個想法。但是,正確答案當然是B。對於有勇氣持續投入股市的投資人而言,無論發生什麼事,長期的熊市反而是意想不到的賺錢機會,可以趁機逢低買進股票。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沒有人應該把所有資金投入股市。如果未來五年我們預計會支出一筆大錢,那麼就應該退出股市,轉而投資短期債券、儲蓄帳戶或是其他類似的保守性投資。但大部分的長期資金仍應該投入股市。經濟成長率和股價之間的關係雖然複雜,但是兩者之間確實是相互關聯的。只要經濟持續成長、只要投資期限夠長,便能賺到不錯的報酬。有時,我們的信念難免會受到考驗。這時候就要提醒自己,不要投資短期的變動,而是長期的經濟成長。

當然,經濟和市場有可能出現嚴重的衰退。不妨回想一則虛構的華爾街故事,內容是關於一九六二年古巴導彈危機時期,一名年輕交易員和資深交易員的對話:

資深交易員:「他們說可能會引發核戰。」

年輕交易員:「那我們應該買進債券,對吧?」

資深交易員:「不,我們應該買股票。如果危機和平落幕,股價必定上漲。如果真的發生核戰,那麼不論我們投資什麼,一切都不重要了。」

二○○八年底和二○○九年初,經濟和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接近災難的邊緣,許多人都以為金融業再也無法回復到過去的正常水準。當時我告訴自己這位年輕交易員和資深交易員的對話。如果全球經濟崩盤,所有的金融資產都將受創,即便握有債券和儲蓄帳戶,恐怕也賺不到錢。但如果最壞的情況沒有發生呢?那麼股票必定會上漲。

作者/喬納森.克雷蒙

本文摘自《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