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難題》明年你吃的魚可能是在太陽能板下養出來的!文蛤、虱目魚養殖重鎮如何與光電共存?

2019-10-14 08:10

? 人氣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出席中央三年七十三億補助地方推動節能-2017全台縣市政府能源政策評比正式啟動記者會。(陳明仁攝)
參與台南市漁電共生專區審查的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見圖)認為,漁電共生並非不可行,但需要針對不同的養殖物種、養殖模式及生態訂出更細的規範。(資料照,陳明仁攝)

居民反彈!學者籲能源轉型不該只是「誰有錢就來投資」

除了養殖規範,面對漁民的反彈,學者也認為,接下來應想辦法調整光電設置模式,讓當地居民不用被動、甚至被迫地接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地里長也說,像社區活動中心屋頂放光電板,市府說做就做,」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參與七股漁電共生討論,觀察當地漁電共生程序並不透明,居民初期缺乏充分資訊,導致明明是設在地方的裝置,卻跟居民沒什麼關係,「這讓他們覺得,大家都來他們的土地種電、對他們沒什麼好處、生活卻還得承受劇烈改變,才會引發反彈。」

「能源轉型不該只是引進新技術、誰有錢就來投資,」邱花妹建議,在大面積太陽能選址過程,應該要納入生態及社會經濟等評估面向,並找在地利害關係人討論。此外,比起業者總是先規劃完才開說明會,早在一開始就找在地居民討論設置及分潤方式,才能讓綠能發展權利更平衡地回到地方,也能提升居民接受度。

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則指出,相較歐盟躉購制度一開始是為了鼓勵一般人設屋頂光電、賺取躉購價差,台灣現在許多地方開發綠能仰賴市場機制;資本家為了取得最大利益,以尋租模式尋找阻力最小、成本最低的設置地點,過程中即可能造成綠能利益不平均分配,「應要開始討論是否能有更公平的發展模式。」

20180709-七股漁民陳情,呼籲政府建立光電與原承租魚塭之養殖戶權益雙贏模式,七股區十份里里長張水金。(甘岱民攝)
學者指出,當地漁電共生程序並不透明,這讓居民覺得,大家都來他們的土地種電、對他們沒什麼好處、生活卻還得承受劇烈改變,才會引發反彈。圖為2018年7月9日七股漁民陳情。(資料照,甘岱民攝)

主責能源政策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出席立法院辦的光電總體檢公聽會時為接下來的光電發展定調,強調無論是屋頂型、地面型,都將以共生為核心,意即農地、漁電共生都不只是在土地上多蓋一塊太陽能板而已,而是要把土地環境、及仰賴土地維生的人都納入考量。如今政府除了願意幫忙降低溝通成本,也希望以科學為基礎找到設置方法,「要靜下心解決問題,體諒所有人考慮的各種事,」曾文生總結。

太陽能電廠沒有圍牆、也沒有空污,本該是和一般人最沒有距離的發電方式,如今卻經常在地方引發衝突及反對。作為漁電共生的指標性地區,七股的漁民、居民接下來如何也能與光電能找到共生的方式,將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觀察點之一。

20180810-台電在大甲溪馬鞍壩打造首座水上太陽光電站,圖為水上光電設備。(廖羿雯攝)
太陽能電廠沒有圍牆、也沒有空污,本該是和一般人最沒有距離的發電方式,如今卻經常在地方引發衝突及反對。圖為水上太陽光電站。示意圖。(資料照,廖羿雯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