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北京下錯藥,誤解「發大財」能解決香港問題

2019-10-08 15:20

? 人氣

標榜「公平」建國的中共,如今卻造成各領域的發展不平衡。(美聯社)

標榜「公平」建國的中共,如今卻造成各領域的發展不平衡。(美聯社)

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年大慶,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天安門舉行盛況空前的大閱兵,展示各種尖端武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習近平信心滿滿地宣布:「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還預告中國人民要「繼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香港人十一離心離德

中國的雄心是顯而易見。然而,十一這天沒有普天同慶。中國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南方邊陲的香港,在當天陷入空前激烈的警民大混戰。大批港人走上街頭,在全港十八區遍地開花。

香港警察忙於四處鎮壓,共發射了六發實彈、大批海綿彈、橡膠子彈和催淚彈,一八○人被捕,槍聲和煙霧讓慶祝生日的大國充滿不和諧。香港人沒有為中國的強大而自豪,而是高唱《願榮光歸香港》,踐踏著中國國旗。

這種情況肯定不是中國領袖所樂見的。中國外交系統和宣傳系統把香港動亂歸罪於以美英為首的「外國勢力」煽動的「顏色革命」,有時也歸罪於台灣蔡英文政府。

當然也有「深刻反思」的,那就是認為香港問題是「地產霸權」、「青年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等經濟因素造成。現在很難判斷,這到底只是一種對內對外宣傳的需要,還是一套領導真心相信的理論?如果是後者,這正好反映了中國在邁向世界大國時的盲點。

誠然,在七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中國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它不但是中國常說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更重要的是領域發展不平衡。

一個國家的發展領域不外乎幾個:經濟、政治、國際關係、人民生活水準和精神文明。在經濟和人民生活水準上,中國取得的成就無可否認,但在其他幾方面卻明顯沒有相應進步。

用經濟成功來強化制度自信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沒有接受普世價值觀,還片面地把經濟視為社會發展唯一重要元素、唯一重要指標,構成「經濟至上論」。經濟和民族主義一度成為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兩個基石。國內生產毛額(GDP)構成了中國特色的「歧視鏈」中最重要指標。

在經濟至上的思路下,中國又把當今社會的種種特徵視為經濟成功的原因,再加以包裝,搞出一套制度自信的理論。這套理論漠視公民的民主、自由和多樣性,追求一黨專政、領袖崇拜、同質化、依法治國,追求一人一黨對社會的絕對控制。它與西方普世價值觀格格不入,唯一論證其吸引力之處,就是這套理論能帶來經濟發展。

可以推斷,中國領導層很可能真心相信這一套理論。他們在自己能控制的地方貫徹這套理論,在不能控制的外國則推廣這套理論。中國能控制香港,但不能直接控制香港,於是這個中間地帶成為首當其衝的衝突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