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打破「買電只能從台電」規則,陽光伏特家召喚民眾參與綠電

2019-10-10 11:50

? 人氣

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致力降低綠能參與門檻,口頭禪是「把民眾召喚出來」。(柯承惠攝)

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致力降低綠能參與門檻,口頭禪是「把民眾召喚出來」。(柯承惠攝)

二○一九年九月,綠能募資平台「陽光伏特家」取得售電執照,不僅是國內目前除了台電以外的第二家電力公司,也是台灣第一家純賣綠電的售電業者。兩年半前,《電業法》三讀通過,將電業拆分為發電、輸電與售電三大區塊,其中發電與售電業開放民間再生能源業者加入,不再由台電獨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福島核災感悟人民能源選擇權

「這是陽光伏特家的一小步,卻是台灣能源轉型的一大步。」創辦人陳惠萍在撰寫博士論文時看見民眾認識綠能的困境,便於四年前成立陽光伏特家,就是為了讓一般民眾可以透過一片太陽能板共享綠色能源產業的商機。如今成為售電業者後,民眾甚至可以直接購買、使用綠電。

與其說陽光伏特家協助民眾共享商機,倒不如說是解決問題。「能源科技帶來希望,卻也帶來風險。」福島核災當年,陳惠萍深深感覺到,社會大眾集體遺忘自己的能源選擇權。「不過,當我們在談不要核能的時候,必須選擇要用什麼能源取代。」太陽能是參與門檻最低的再生能源。

然而,不少民眾對於再生能源抱有「又貴又不穩定」的迷思,加上「太陽能板有毒」的假新聞滿天飛,儘管政府在二○○○年就訂定《太陽光電發電示範系統設置補助辦法》,認識太陽光電的民眾仍是少數,我們與綠能的距離仍然很遙遠。

陽光伏特家近年媒合建置的太陽能板已超過10MW,直逼1支離岸風機的裝置容量。(苗栗縣政府提供)
陽光伏特家近年媒合建置的太陽能板已超過10MW,直逼1支離岸風機的裝置容量。(苗栗縣政府提供)

早在成立公司前,陳惠萍就發現能源轉型政策無法接地氣,因此她當時就提議「陽光開講」,培訓社大講師、社區規畫師為陽光講師,只要有十五人想要瞭解就到府說明,把正確的資訊帶給民眾。她的這個想法在一二年就被能源局推出的「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採納。

當太陽光電的經濟與環境效益終於漸漸被大眾看見,但陳惠萍又發現「民眾不是不參與,而是無法參與」。對於公寓大廈而言,安裝太陽能板得整合整棟住戶的意見,耗時費力;對透天厝或一般民宅來說,又經常因為屋頂不夠大而遭業者拒絕。民眾想要使用太陽能發電,卻不得其門而入。

匯集民間小坪數、資金聚沙成塔

大部分的太陽光電系統業者講求規模經濟,往往需要大筆資金與大面積的案場才有參與機會。四年前,群眾募資正夯,陽光伏特家打破傳統商業模式,媒合小面積的屋頂共同施作以壓低成本,找來許多民眾共同投資以匯集資金,聚沙成塔。

陽光伏特家的第一個開發案是位於台南的擔仔一號,面積約三十坪,致力於乾淨、環保能源的屋頂主人一直想要安裝太陽能板,卻總是因高成本被打回票,甚至受到系統業者刁難。經過陽光伏特家的努力,終於成功設置四十四片太陽能板,總發電量約十一.五KW。

擔仔一號主人提供屋頂,主婦聯盟則率先認購二十片太陽能板,注入資金活水。在陳惠萍眼裡,陽光伏特家不僅是一間公司,更像是一場社會運動,有錢出錢,有屋頂出屋頂,每個人只要貢獻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就能成事。

陳惠萍的口頭禪是「把民眾召喚出來」。陽光伏特家致力於降低參與門檻,擔仔一號旗開得勝,打造知名度後,另外一個發電量約五百KW的案場擔仔六號就吸引三八六位民眾投資,每個人平均花費一萬五千元就能購買一片太陽能板,每兩個月就能獲得一筆售電收入,內部報酬率約六%至八%。

擴大捐款效益,成就社福單位薪火

投資太陽光電不僅可以增加額外的收入,也可以協助社福單位穩定發展。陽光伏特家去年就協助桃園真善美基金會募資裝設太陽能板,捐款者的善心不單是一筆捐款,還能成為重要的薪火。據瞭解,真善美基金會未來每年能靠賣電賺進二十萬,這是過去一整年聯合勸募專案的總和。

這幾年下來,陽光伏特家媒合的太陽能板已經超過十MW,直逼一支離岸風機的裝置容量,發電量已超過六一○萬度,約有一.五萬民眾參與,盈餘超過兩千萬元。購買太陽能板的民眾每天可以透過手機,查看自己的太陽能板發了多少電、賺了多少錢。

然而,陳惠萍的理想不僅是讓民眾有機會參與綠能發電,更希望未來家家戶戶可以使用綠電。《電業法》修正前,所有發電量都必須賣回台電,仰賴台電保證收購二十年的價格回收成本;陽光伏特家取得售電執照後,民眾與企業不必只能向台電買電,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能源。

不只環保,夏季用電尖峰更省錢

使用太陽光電不只是為了環保的理想,更是基於經濟的理性選擇。陳惠萍分析,夏季用電尖峰同時是太陽能發電高峰,此時用電量高的小商家若改使用太陽光電,以一度收費四.五元而言,其實低於台電的尖峰電價。

對一般民眾來說,雖然沒有電價做為經濟誘因,但每發一千度綠電所獲得的綠電憑證卻是另一項商機。陳惠萍提到,許多公司為了符合產品供應鏈的需求或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取得綠電憑證。民眾可用一度一至二元的費用賣出,實際繳納的電費就是一度三元,增加購買綠電的意願。

陳惠萍說,民眾只要裝上智慧電錶,系統將以每個時段(十五分鐘)使用的電力來計算,當太陽光電發電大於用電時,就能全力供電;若發電小於用電,則使用台電提供的電力,因此未來可能收到兩份帳單。

「電證合一」制度尚待修法

不過,大部分的發電廠都和台電簽了躉售合約,仍在觀望自由買賣的盈虧。而台電目前尚未開放住宅的用電選擇權、「電證合一」的制度尚未解套,一般民眾仍無法自由購買綠電、甚至賣出憑證,供給量與需求量都不大,仍有待相關單位修法配套。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名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奇蹟真的在陳惠萍身上發生了。四年前,她發心打造一個讓民眾輕鬆參與綠能發電的平台;如今,她正一步步實現人人使用太陽光電的理想。惟等待台電的相關合約上路,第一筆交易預計在明年初開張。

每發1000度綠電所獲得的綠電憑證,增加一般企業購買綠電的意願。(柯承惠攝)
每發1000度綠電所獲得的綠電憑證,增加一般企業購買綠電的意願。(柯承惠攝)

太陽光電屢破紀錄!拚明年達標6.5GW

蔡政府規畫於2025年完成20GW的太陽能發電,包含3GW的屋頂型與17GW的地面型裝置,至今總共完成3.7GW,屋頂光電已累積2.8GW,進度大幅超前。能源局官員評估,屋頂光電發展潛力超乎預期,不排除調整兩者比例,增加屋頂光電的開發量。

太陽能發電已經在今年屢破紀錄。台灣史上用電量最高的是今年7月17日,當天太陽能就提供4.8%的電力,創下今年新高。9月上旬,太陽光電又一度貢獻超過2GW,占總供電量的5.8%,超過核二或核三廠兩部機組。

太陽光電發展超標,經濟部最近提出「2020年太陽光電6.5GW達標計畫」,要加強進度比較緩慢的地面光電,以「產業園區」、「畜、農、漁電共生」、「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為未來兩年推動的目標,選定嘉義與台南做為示範場域。(李佳穎)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