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錫輝觀點:見證古寧頭戰役70周年

2019-10-13 07:00

? 人氣

從荒謬的年代到吊詭的年代

李楨林原來是山東流亡學生,1949年在澎湖被強迫從軍,1954年陸軍官校25期畢業,後來成為同期畢業生中最高軍階的三位上將之一。李楨林上將和筆者的年紀相近,都是成長在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動盪不安的時代,他是山東人,我是廣東人,分別從大陸的「天南地北」來到台灣,都是被強迫從軍,走過了荒謬的年代,同時進入陸軍軍官學校25期畢業,將人生的精華歲月奉獻給了國家,如今,卻因國家定位困局難解,進入了吊詭的年代?豈能不令人悲乎![7]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家突然變成「匪區」,音訊不通四十年

筆者原名劉錫光,民國21年生於廣東省興寧縣水口鎮石塘村,名實相符的窮鄉僻壤,八年對日抗戰沒有遭受到災難,卻在1949年9月,突然發生了一個幸福家庭,被「國民革命軍」違法亂紀毀滅的悲慘故事,17歲的少年劉錫光從此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他的父親被違法亂紀的敗軍槍殺,他自己被抓當兵,未穿軍服即被趕上古寧頭戰場,兩岸從此分治,老家突然變成「匪區」,音訊不通,生活在兩個互相敵對的環境之下。

劉錫光自此之後為求生存,就讀陸軍軍官學校變成職業軍官(被改名為劉錫輝),參與八二三砲戰,立下戰功,在砲戰中幾乎殉職,幸運的逃過劫難,但返回台灣的承平時期,卻遭受到軍中暴行,身受重傷,住院療養一年。棄武就文,就讀民間大學及研究所,變換職業從事高科技工作,參與國防科技尖端武器研發,著有積效,獲得國家頒發等同作戰有功的雲麾勳章。開放大陸探親,卻受到公職人員的管制,飽受煎熬,童年的美好回憶反而變成痛苦的負擔。為探親而急流勇退,舉家移居美國。因為戰亂被迫離鄉背井,終身揹負「殺父之仇」的枷鎖,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隨著國家的發展所給予的機會,讓他能夠逆流而上,在人生旅途中,歷經滄桑,從大陸到台灣,再從台灣到美國。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前院長馬忠良教授表示:「 劉錫輝的人生遭遇,堪稱舉世罕見。」

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

近讀許劍虹〈古寧頭大捷的時代意義〉[8],無限感慨。該篇文章對古寧頭大捷的時代背景,作戰雙方兵力,及戰爭經過,描述甚詳,時代意義更具獨到的見解,值得一讀。在2017年4月5日,由沈清楷教授、曾建元教授合作舉辦的《抓伕:未曾出現的道歉-胡璉兵團與歷史正義》座談會[9],筆者擔任主講人,許劍虹大作中,多處引用筆者談話內容,作為戰爭經過的見證參考。並且提到:「胡璉將軍之孫胡敏越牧師親筆致函出席活動的劉錫輝老先生,代祖父表達了遺憾與虧欠之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