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關係70年:中國因素如何催生「港獨」與香港本土意識

2019-10-07 20:00

? 人氣

「六七暴動」也是香港社會改革的催化劑,迫使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改善施政。 1971至1982年,麥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擔任港督。他在任期內,在香港大刀闊斧地推行了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其中包括設立廉政公署、發展新市鎮、廣建公立醫院、推行十年建屋計劃及九年免費教育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在他的主持下,香港還興建了地鐵、海底隧道等大型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麥理浩任港督的十年被認為成就了香港發展的「黃金十年」,奠定了當時乃至今日香港的社會民生面貌。

程翔說,香港的蓬勃發展在香港居民中第一次催生了本土意識,使得香港人從鄉土觀念上切斷了與大陸的聯繫,以香港為自己的鄉土。

他說:「在六七暴動之前,香港的中國人都覺得香港是暫居地,早晚是要回到大陸去的。那個時候有個英國記者,叫理查德·休斯(Richard Hughes),他寫了本書叫《借來的地點,借來的時間》( 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 Hong Kong and its Many Faces)。這種心態在暴動前都非常的普遍,他們覺得自己根在大陸,要葉落歸根。在六七暴動後,他們看到了香港的恐怖主義,看到了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是恐怖主義的根,百倍於香港,大家都不會想著要葉落歸根了。」

1970年代的香港與處於封閉和動亂狀態的中國大陸相比,是個充滿機遇的地方。香港人開始對自己的出生地擁有一種認同和自豪感。程翔說,香港上世紀70年代流行的歌曲《獅子山下》是香港人本土意識萌芽和發展的重要標誌。這首歌折射港人在不依賴英國也不依賴中國的情況下,逆境自強、靈活適應、和衷共濟等精神特質。

後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港英政府之所以要刻意打造香港人對香港的認同,是為了在1980年代初與中國就香港前途談判時增加籌碼。而香港人以及香港人對殖民管治的認同就是港英政府最重要的籌碼。

「六四天安門」事件震驚香港 再次催化港人本土意識

1980年代初,英國與中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中國決定收回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立在1997年移交香港主權。中國政府在聲明中還承諾,香港現行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在「一國兩制」下享有不同於中國大陸的自由與司法獨立。

《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也像徵著香港開始進入長達13年的回歸過渡期。但是,1989年春夏之交的天安門民主運動在6月4日凌晨以坦克機槍鎮壓而結束,震驚了過渡期的香港人,讓本來就對中共感到恐懼的香港人更加擔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