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大選年的兩岸關係,台灣的風險與蔡英文的機遇

2019-10-13 06:50

? 人氣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已於9月4日宣佈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港府或認為這是一項重大讓步,反對人士卻認為來得太遲於事無補。如果這是北京的緩兵之計,香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對陸政策與台美關係

雖然進入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蔡英文並沒有變成「跛鴨」,她的一言一行仍是動見觀瞻。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職演說提及新政府的大陸政策時表示,她會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所謂政治基礎,蔡強調包含四項關鍵元素: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蔡總統並在同年10月的國慶演說中,提出包括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在壓力下屈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等「新四不」。

蔡英文認為她的講話是向對岸釋出善意,得到的回應卻是一句「未完成的答卷」。因雙方缺乏溝通管道,兩岸出現了錯估和誤判的「敵意螺旋」。

2019年元旦,蔡英文在新年談話中,提出大陸政策的「四個必須」,即呼籲中共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歧異,也必須是政府或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從「新四不」到「四個必須」,意味著蔡的大陸政策已開始反守為攻。

在守勢方面,蔡把民進黨在「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挫敗歸咎於「外力介入」。她必須避免國民黨藉對岸之助,以「地方包圍中央」之勢,在2020年總統選戰中乘勝追擊。此外,蔡也為兩岸交流建立了下列三道防護網:一是民生安全防護網,二是資訊安全的防護網,三是強化兩岸互動中的民主防護網。

立法院於2019年5月7日迅速三讀通過《國家機密保護法》,以及下會期即將展開的「中共代理人」修法工作,目的就是製造「寒蟬效應」,同時防止國民黨取得兩岸交流的主導權。

在攻勢方面,蔡政府的國安團隊事前應已掌握到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所要釋出的訊息。習在講話中倡議「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和「民主協商」,讓民進黨找到借題發揮的機會。蔡英文利用台灣民眾反對「一國兩制」以及對「統一」的疑懼,把這兩個概念和「九二共識」巧妙結合起來。有人形容蔡英文撿到了槍,她喊出「護民主,守主權」的口號,不僅讓她在黨內初選擊敗了賴清德,並在大選前就取得大陸政策議題的發言權。

對蔡英文而言,香港的「反修例」抗議,無異是一件「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蔡把香港事件當作一國兩制的負面教材,強化她「護民主,守主權」要求的正當性。如果香港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民進黨不但撿到槍,還外加一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彈藥。

陳菊(左)在蔡英文(右)政府舉足輕重。(郭晉瑋攝)
總統蔡英文(右)因香港反送中事件得以強化她所主張「護民主,守主權」要求的正當性。(資料照,郭晉瑋攝)

2019年8月28日,蔡英文以錄影方式在「美國退伍軍團協會」(American Legion)年度全國大會發表談話稱:「我們絕不會刻意挑釁中共,不會尋求和中共發生衝突,但請中共尊重我們的民主制度。」看來兩岸關係呈現「鬥而不破」的狀態,應是符合蔡英文的選舉利益。「鬥」有助於凝聚黨內的基本盤,「不破」則是避免中間選民的大量流失。所謂過猶不及,這需要高度的政治技巧來操作。

對於港人追求自由民主的要求,蔡強調「支持但不會介入」的立場;對川普政府此時的友台措施,蔡則是被動表示配合,以避免被戴上「挾洋自重」的帽子。雖然台美關係因中美對抗而水漲船高,「反中友台」也成為當前美國國內的民意主流,但川普行事作風一向難以預測,蔡英文應存警惕,必須考慮「親美抗中」所付出的代價。勝選雖是蔡的優先課題,但也須為選後的大陸政策保留行動空間。

雖然涉及台灣總統選舉的所有「利益攸關者」,檯面下動作頻頻,但大選年的兩岸關係,仍會持續呈現「兩個固定對手間的不穩定共存」狀態。若有重大改變,將會在2020年1月選舉之後。

20191004-多維觀點047期。(多維提供)
多維觀點047期。(多維提供)

*作者為係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47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